宋高宗的吳太后是一位幸運的女子,她不僅躲過了靖康之變,而且憑借著各種機遇,最終當上了皇后。而且,她活得很長,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之一,因此,她不僅經歷了很多事件,而且還在不經意間,改變了許多人、許多事。宋寧宗的第二任皇后楊氏,就是被她改變了命運,而楊氏又改變了南宋的命運。
楊氏出身很平凡,家中幾代都是普通百姓。然而,楊氏出生之后,就因為長得太過貌美而被直接送到宮中,作為一名宮女服侍太后。宮中的生活簡單而乏味,楊氏本來應該默默無聞度過一生,然而有一個人卻打破了這份寧靜。
他就是宋光宗的皇太子趙擴,因為要進宮向吳太后請安,無意中見到了太后身邊的侍女楊氏。吳太后本身無子,宋孝宗只是他的養子,作為宋孝宗的孫子,趙擴與吳太后其實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在禮法上和制度上,他都必須經常入宮問安。楊氏的存在,讓這位年輕的皇太子走得更加勤快。
其實,楊氏比趙擴要年長六歲,再加上女孩子特有的細膩心思,早就對太子的用意了如指掌。她也并不逃避,每次也用含情脈脈的眼神直視太子火辣辣的目光。雖然礙于太后在場,兩人并沒有什么過分的舉動,但每次見面,空氣中總是彌漫著愛情的味道。
這一切,當然沒有瞞過經歷無數人和事的吳太后。她發現兩人眉來眼去,立即爽快地將楊氏賜給了趙擴。其實,這在宋朝非常常見,吳太后就曾經將夏氏、謝氏兩個宮女賜給了宋孝宗,而那兩位宮女后來都當上了皇后。
雖然進入太子府,楊氏一開始的地位并不高,她只是普通的侍妾。而且,太子本身就有原配的嫡妻,那是出身高貴的韓氏。韓氏是北宋名相韓琦的后人,叔祖父韓侂胄還在朝中頗有權勢。相信那時候的楊氏,只會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并沒有癡心妄想取而代之。
然而,楊氏卻非常得寵,她不僅長得漂亮,而且生性十分聰慧,平時也讀了不少書。趙擴歷來就有“不慧”的差名聲,被楊氏哄得團團轉。等到宋寧宗趙擴繼承皇位后,韓氏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后,出身低微的楊氏,也撈到了貴妃的封號,在六宮之中僅次于韓皇后。
本來,楊氏應該對自己的經歷感到慶幸,沒想到韓皇后卻在不久意外去世,這讓她滋生了野心。其實,按理來說,貴妃當皇后是情理之中的,但韓皇后的叔祖父韓侂胄卻差點讓此事節外生枝。
韓侂胄本來就是重臣,又有擁立宋寧宗的功勞,再加上韓皇后的里應外合,權勢熏天。在宋朝來說,韓侂胄這樣級別的外戚,是屈指可數的。他看出楊貴妃不好對付,建議宋寧宗立性格溫柔的曹美人為后,并指出楊氏“頗涉書史,知古今,性復機警”并不是國家的幸事。
但是,宋寧宗喜歡的就是楊氏,因此在立后這件事上拒絕了韓侂胄。這樣一來,楊氏與韓侂胄的關系瞬間緊張起來。楊氏當上皇后后,心里所想所念就是除掉為難自己的韓侂胄。
楊皇后多次向宋寧宗吹枕頭風,狀告韓侂胄亂政、專權等大罪。然而,宋寧宗卻不置可否,從來沒有問罪的意思。這種話說多了,楊皇后也害怕走漏風聲,最后竟然與禮部侍郎史彌遠合謀,將韓侂胄謀殺在玉津園。宋朝的斗爭相對溫和,這是為數不多的流血事件,可見楊皇后也是心狠手辣之輩。
然而,楊皇后對于政敵心狠,對于恩人卻是心善。她的一生富貴,無非來自于吳太后的賞賜。所以,她一直心存感恩之心。在她居住的宮殿之中,貼著吳氏家族的名字,時時指著上面的名字問:“此人現居何職?”不光如此,她還常常托太子轉告宰相,用人一定要優先吳氏家族族人。吳太后推薦了三位皇后,最終讓族人受益的,還就是這位楊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