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構圖中,點、線、面不僅是畫面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也是提升設計感染力的途徑。
利用“點“來進行構圖
點是線的開端,點表示位置是視覺的中心。點在我們的概念中習慣是圓形,但并不一定局限于此。方形、三角形、多邊形以及不規則的形狀都可以表現為點。點在構圖中是最基本的形態,它具有焦點性、聚散性、遠近性、韻律性等基本屬性。
焦點構圖
點的焦點性是在畫面中引起人們注意的一個點,它是力的中心它在畫面空間中具有張力。在設計中,我們可以利用點的焦點特性來進行構圖,把主體元素放于接近畫面中心的位置,來構圖并利用色彩明暗等對比來突出主體的焦點性。
聚散構圖
點的聚散是以最少兩點為基本單位的,點越多、聚集感越強。點的疏散和聚集是相對的,點的虛實、疏散整齊、均衡、重復、變異都能組成作品的不同構圖和不同風格。
構圖時利用點綴嚴肅作為點分布在畫面中,不刻意去突出某元素,完全是自由的聚散式構圖結構,但通過點的疏密、均衡或視覺重心去組織畫面,使無序的各種元素置于有序的畫面之中。
遠近構圖
畫面中的點作為構圖的基本元素也存在著大小的變化。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并具有大小變化,那么它會在視覺上給人以遠近空間感,大的點感覺近,小的點感覺較遠,這樣有利于表現出空間感。
均衡構圖
在構圖中幾個點同時在畫面中出現,它可以按聚散、呼應等關系排列起到平衡畫面的作用。例如:我們可以將兩個不同形狀的點,通過不同的形狀和位置的不同,使兩個點產生呼應,從而達到畫面構圖的均衡。
利用“線”來進行構圖
在幾何學中,線是點的移動軌跡并且是一切面的邊緣和面與面的交界,以造型來說線必須使我們能看得到。所以線具有位置,長度和一定的寬度。線比點具有更強的感情和個性,一般來說,直線表示靜、曲線表示動、折線則有更強的動感。
在構圖中,對線條的運用可以總結為:水平線表現平穩、垂直線表現崇高、曲線表現優美、放射線表現奔放、斜線表現動感、圓形線條表現流動、三角形線條表現穩定等。
分割構圖
線在畫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進行畫面分割創造新的空間,在構圖時要合理地利用線的分割性來完善構圖。線的分布均勻有致,使畫面具有空間、面積的秩序變化。
匯聚構圖
線可以有遠近透視的變化,它可以遵循近大遠小的秩序排列,給人以延伸匯聚的感覺,這在構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直線形可以充分表現出男性剛正耿直的性格,直線的方向也使畫面空間得到延伸。
線對比構圖
在構圖中會經常用到不同線條的對比來參與構圖。線的對比有很多種,直線與曲線的對比、硬與柔的對比、大小的對比、粗細的對比等,使畫面富有變化。
旋律構圖
線是有感情的,它是有節奏、有旋律、有生命的。我們可以利用線的重復排列形成視覺上的節奏相似的畫面條的變化和差異產生韻律,畫面上線條的形狀不同。排列疏密不同,使人在視覺上有節奏感,有的明快、有的柔和有的急劇、有的舒緩等等。
利用“面”來進行構圖
線的移動產生了面,面具有長度和寬度。面在畫面構成中,往往占的比重較大,面的大小、形態、位置就顯的很重要,面的形態在畫面中會起主導作用。例如:幾何形的面,表現規則、平穩、較為理性的視覺效果;有機形成的面,產生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態;偶然形成的面自由、活潑而富有哲理性。
面對比構圖
面存在著形狀對比、大小對比等等,合理地使用能突出主體,增強對比效果,使畫面活潑、富于變化。使畫面產生一種強烈的面積對比效果,給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間。
重疊構圖
面與面的覆蓋,面與面的重疊,產生上與下、前與后的空間層次,使畫面靈活有變化。構圖時重疊來建立空間關系具有強烈且厚重的縱深感,這完全是通過面的重疊方式所達到的效果。
透視構圖
如果面的兩邊具有不同高度的變化,則會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使人產生縱深感和空間感,并使畫面更具立體變化。盡管縱深感只是人眼所產生的一種透視錯覺,并非真實存在,但是這種錯覺卻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大大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圖底構圖
任何形都是由圖與底兩部分組成的。要使形象存在,必然要將其襯托出來。在一幅畫面中,成為視覺對象的叫圖,其周圍的空虛處叫底。圖具有緊張、密度高、前進的感覺,并有使形象凸出來的特性;底則有使形象顯現出來的作用。利用底去表現形象的一種簡單方法,但要注意所選的底要能襯托或突出主體,而不能搶奪主體,這是運用圖與底的最基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