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匯編氏族典 第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匯編氏族典

 第九十五卷目錄

 蘇姓部列傳二
  北周
  蘇亮       蘇讓
  蘇綽       蘇椿
  蘇師       蘇武周
  蘇順
  隋
  蘇孝慈      蘇沙羅
  蘇威       蘇夔
  唐
  蘇世長      蘇勖
  蘇定方      蘇良嗣
  蘇榮       蘇冕
  蘇弁       蘇味道
  蘇珦       蘇干
  蘇瑰       蘇安恒
  蘇踐言      蘇晉
  蘇颋       蘇乂
  蘇詵       蘇務元
  蘇源明      蘇震
  蘇巢       蘇檢
  后梁
  蘇循
  后唐
  蘇楷       蘇瓚
  蘇章
  后漢
  蘇逢吉
  宋
  蘇協       蘇易簡
  蘇曉       蘇澄隱
  蘇祐       蘇德祥
  蘇紳       蘇耆
  蘇慶文      蘇杲
  蘇序       蘇舜元
  蘇舜欽      蘇洵
  蘇緘       蘇鱗
  蘇丕       蘇頌
  蘇軾       蘇轍
  蘇隨       蘇利涉
  蘇寀       蘇子元
  蘇炳       蘇庠
  蘇伯材      蘇煜
  蘇邁       蘇迨
  蘇過       蘇元老
  蘇欽       蘇洸
  蘇為       蘇符
  蘇云卿      蘇總龜
  蘇權       蘇竦
  蘇大璋      蘇溥
  蘇椿       蘇福

氏族典第九十五卷

蘇姓部列傳二

北周

蘇亮

《周書·蘇亮傳》:亮,字景順,武功人。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舉秀才。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后寶夤開府,復為其府主簿。從寶夤西征,轉記室參軍。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尋行武功郡事。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及寶夤敗,唯亮獲全。長孫稚、爾朱天光等西討,并以亮為郎中,專典文翰。累遷鎮軍將軍、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岐州大中正。賀拔岳為關西行臺,引亮為左丞,典機密。魏孝武西遷,除吏部郎中,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大統二年,拜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為秦州刺史,以亮為司馬。七年,復為黃門郎,加驃騎將軍。八年,遷都官尚書、使持節、行北華州刺史,封臨涇縣子。除中書監,領著作,修國史。十四年,除秘書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拜大行臺尚書,出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先還其宅,然后入州。世以為榮。十七年,徵拜侍中。卒于位。贈本官。所著文筆數十篇,頗行于世。

蘇讓

《周書·蘇亮傳》:亮弟讓,字景恕。幼聰敏,好學,頗有人倫鑒識。初為本州主簿,稍遷別駕、武都郡守、鎮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太祖為丞相,引為府屬,甚見親待。出為衛將軍、南汾州刺史。治有善政。尋卒官。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涇州刺史。

蘇綽

《周書·蘇綽傳》:綽,字令綽,武功人。魏侍中則之九世孫也。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從兄讓薦綽。太祖召為行臺郎中。臺中咸稱其能。尋除著作佐郎。屬太祖與公卿往昆明池觀漁,行至城西漢故倉地,顧問左右。或曰:蘇綽博物多通,請問之。太祖乃召綽。具以狀對。太祖大悅,還。留綽至夜,問以治道,詰朝。即拜大行臺左丞,參典機密。大統三年,齊神武三道入寇,諸將咸欲分兵禦之,獨綽意與太祖同。遂并力拒竇泰,擒之于潼關。四年,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封美陽縣子。加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伯。十年,授大行臺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性儉素,不治產業,家無馀財。以海內未平,常以天下為己任。博求賢俊,共弘治道。積思勞倦,遂成氣疾。十二年,卒于位。太祖痛惜之。及綽歸葬。武功太祖與群公,皆步送出同州郭門外。明帝二年,配享太祖廟庭。隋開皇初,追封邳國公。

蘇椿

《周書·蘇綽傳》:綽弟椿,字令欽。性廉慎,沉勇有決斷。正光中,關右賊亂,椿應募討之,授蕩寇將軍。累功封遷奉朝請、厲威將軍、中散大夫,賜爵美陽子,加都督、持節、平西將軍、太中大夫。大統初,拜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姓賀蘭氏。四年,出為武都郡守。改授西夏州長史,除帥都督,行弘農郡事。椿當官彊濟,特為太祖所知。十四年,置黨州鄉帥。令椿領鄉兵。其年,破槃頭氐有功,除散騎常侍,加大都督。十六年,征隨郡,軍還,除武功郡守。既為本邑,以清儉自居,小大之政,必盡忠恕。尋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為侯。武成二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保定三年,卒。子植嗣。

蘇師

《周書·蘇亮傳》:亮子師,起家為黃門侍郎。

蘇武周

《隋書·蘇孝慈傳》:孝慈父武周,周兗州刺史。

蘇順

《隋書·蘇孝慈傳》:孝慈兄順周,眉州刺史。

蘇孝慈

《隋書·蘇孝慈傳》:孝慈,扶風人。少沉謹,有器干,美容儀。周初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齊,以奉使稱旨,遷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齊,還受宣納上士。后從武帝伐齊,以功進位開府,賜爵文安縣公。尋改封臨水縣公,累遷工部上大夫。高祖受禪,進爵安平郡公,拜大府卿。俄遷大司農,歲馀,拜兵部尚書,待遇踰密。時皇太子勇頗知時政,上欲重宮官之望。于是拜孝慈為太子右衛率。又領太子右庶子,轉授左衛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書,稱為干理。數載,進位大將軍,轉工部尚書。開皇十八年,將廢太子,出為浙州刺史。仁壽初,遷洪州總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為亂,詔孝慈為行軍總管,擊平之。卒官。有子會昌。

蘇沙羅

《隋書·蘇孝慈傳》:孝慈兄子沙羅,字子粹。仕周,釋褐都督。后從韋孝寬破尉迥,以功授開府儀同三司,封通秦縣公。開皇初,蜀王秀鎮益州,沙羅以本官從,拜資州刺史。八年,授邛州刺史。后數載,檢校利州總管事。擊西爨,累戰有功,進位大將軍。尋檢校益州總管長史。除名,卒于家。有子康。

蘇威

《隋書·蘇威傳》: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父綽。威少有至性,五歲喪父,哀毀有若成人。周太祖時,襲爵美陽縣公,仕郡功曹。大冢宰宇文護見而禮之,以其女新興主妻焉。見護專權,恐禍及己。屏居山寺,以諷讀為娛。未幾,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懷道縣公。武帝親總萬機,拜稍伯下大夫。前后所授,并辭疾不拜。宣帝嗣位,就拜開府。高祖為丞相,高颎屢言其賢,高祖召之,與語大悅。居月馀,威聞禪代之議,遁歸田里。及受禪,徵拜太子少保。追贈其父為邳國公,以威襲焉。俄兼納言、民部尚書,與高颎參掌朝政。尋復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未幾,拜刑部尚書,解少保、御史大夫。后京兆尹廢,檢校雍州別駕。俄轉民部尚書。屬山東諸州民饑,上令威賑恤之。后二載,遷吏部尚書。歲馀,兼領國子祭酒。九年,拜尚書右仆射,以母憂去職。未幾,起令視事,固辭,不許。明年,上幸并州,命與高颎同總留事。俄追詣行在所,使決民訟。威子夔,少有盛名于天下,四海士大夫多歸之。后議樂事,夔與國子博士何妥各有所持。妥遂奏威免官爵,以開府就第。歲馀,復爵邳公,拜納言。從祠太山,坐不敬免。俄而復位。尋令持節巡撫江南。時突厥屢為邊患,使威至可汗所,與結和親。以勤勞,進位大將軍。仁壽初,復拜尚書右仆射。上幸仁壽宮,以威總留后事。及上還,御史奏威職事多不理。上怒,詰責。后上幸仁壽宮,皇太子自京師來侍疾,詔威留守京師。煬帝嗣位,加上大將軍。高颎、賀若弼等之誅也,威坐與相連,免官。歲馀,拜魯郡太守。俄召還,參預朝政。未幾,拜太常卿。其年從征吐谷渾,進位左光祿大夫。后歲馀,復為納言。及遼東之役,以本官領左武衛大將軍,進位光祿大夫,賜爵房陵侯,進封房公,以本官參掌選事。明年,從征遼東,領右禦衛大將軍。楊元感之反也。威見勞役不息,百姓思亂,微諷帝,帝不寤。從還至涿郡,詔安撫關中,為開府儀同三司。后從幸雁門,為突厥所圍。帝欲輕騎潰圍而出,威諫乃止。突厥俄解圍而去。車駕至太原,威言于帝曰:今者盜賊不止士馬疲敝。愿陛下還京師,為社稷計。帝初然之,竟用宇文述等議,遂往東都。屬帝問盜賊事。威對曰:不知。帝不悅。后復問伐遼東事,威對愿赦群盜,遣討高麗,帝益怒。御史大夫裴蘊希旨,令白衣張行本奏威。除名為民。后從幸江都宮,帝將復用威。裴蘊、虞世基奏言昏耄羸疾。帝乃止。宇文化及之弒逆也,以威為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化及敗,歸于李密。未幾密敗,歸東都,越王侗以為上柱國、邳公。王充僭號,署太師。及唐秦王平王充。歸長安。卒于家。時年八十八。威治身清儉,以廉慎見稱。每至公議,惡人異己,至于論功行賞,威每承望風旨,輒寢其事。由是為物議所譏。

蘇夔

《隋書·蘇威傳》:威子夔,少聰敏,有口辯。及長,博覽群言,尤以鐘律自命。楊素甚奇之,素每戲威曰:楊素無兒,蘇夔無父。

蘇世長

《唐書·蘇世長傳》:世長,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騎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縣侯,世長襲爵。入隋,為長安令,數條上便宜。大業末,為都水少監,督漕上江。會煬帝被弒。更為王世充行臺右仆射,與世充兄子弘烈戍襄陽,高祖與之舊,數遣使者諭降,輒殺之。洛陽平,始與弘烈歸。授玉山屯監,拜諫議大夫。從獵涇陽,大獲。帝入旌門,詫左右曰:今日畋,樂乎。世長曰:不滿十旬,未為樂。帝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耶。侍宴披香殿,酒酣,進曰:天下厭隋之侈,以歸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復樸素。今乃即其宮加雕飾焉,欲易其亂,得乎。帝咨重其言。歷陜州長史、天策府軍咨祭酒,引為學士。貞觀初,使突厥,與頡利爭禮,不屈,朝廷壯之。出為巴州刺史,舟敗,溺死。

蘇勖

《唐書·蘇瑰傳》:瑰從父勖,字慎行,武德中,為秦王咨議、典簽、文學館學士,尚南康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卒。

蘇定方

《唐書·蘇定方傳》:烈,字定方,以字行,冀州武邑人,后徙始平。父邕,當隋季,率里中數千人為本郡討賊。定方驍悍有氣決,年十五,從父戰,數先登陷陣。邕卒,代領其眾,鄉黨賴之。貞觀初,為匡道府折沖,從李靖襲突厥頡利于磧口。遷左衛中郎將。與程名振討高麗。拜右屯衛將軍、臨清縣公。從蔥山道大總管程知節征賀魯。擢定方伊麗道行軍大總管,復征賀魯。策功拜左驍衛大將軍、邢國公,別封子慶節為武邑縣公。會思結闕俟斤都曼先,劫所部叛,詔定方還為安撫大使,都曼遂面縛降,遷左武衛大將軍。出為神丘道大總管,率師討百濟,王義慈降,俘獻東都。定方所滅三國,皆生執其王,加慶節尚輦奉御。未幾,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俄徙平壤道。破高麗之眾于浿江,還。拜涼州安集大使,以定吐蕃、吐谷渾。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謚曰莊。

蘇良嗣

《唐書·蘇世長傳》:世長子良嗣,高宗時為周王府司馬,遷荊州長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將蒔上苑,宦者所過縱暴,至荊,良嗣囚之,上書言狀。帝下詔慰獎。徙雍州。垂拱初,遷冬官尚書,拜納言,封溫國公。遷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遇薛懷義于朝,懷義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頰,曳去。載初元年,罷左相,加特進,仍知政事,卒。

蘇榮

《萬姓統譜》:榮,宰相味道之父,嘗為梓州參軍。

蘇冕

《尚友錄》:冕,字元佩,武功人。與弟弁袞皆以友愛、文學見稱于時。纂國朝政事,撰《令要》四十卷行世。

蘇弁

《尚友錄》:弁,字元容,少博學,聚書二萬卷,手自讎定,當時稱其為秘府。高宗時擢進士,召見延英,賜紫衣金魚。

蘇味道

《唐書·蘇味道傳》:味道,趙州欒城人。九歲能屬辭。逮冠,州舉進士,中第。累調咸陽尉。吏部侍郎裴行儉才之,會征突厥,引管書記。延載中,以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歲馀為真。證圣元年,坐法系獄,降集州刺史。召為天官侍郎。圣歷初,復以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更葬其親,侵毀鄉人墓田,蕭至忠劾之,貶坊州刺史。遷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張易之敗,坐黨附,貶眉州刺史。復還益州長史,未就道卒,贈冀州刺史。味道練臺閣故事,善占奏。然其為相,特具位,未嘗有所發明。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摸棱持兩端可也。故世號摸棱手。

蘇珦

《唐書·蘇珦傳》:珦,雍州藍田人。中明經第,調鄠尉。垂拱初,為監察御史。詔監軍河西。五遷右司郎中,進左肅政臺御史大夫。后營大像,珦上疏切諫。中宗將斬韋月將,珦執據不可,忤三思意,改右臺,俄出為岐州刺史。復為右臺大夫。會節憫太子敗,詔株索支黨。時睿宗居藩,為獄辭牽逮,珦密啟保辯。擢戶部尚書,封河內郡公。以檢校太子詹事致仕。卒。

蘇干

《唐書·蘇瑰傳》:干,瑰從父兄也。擢明經,授徐王府記室參軍,王好畋,每諫止之。垂拱中,遷魏州刺史。拜右羽林軍將軍,遷冬官尚書。來俊臣素忌之,誣干與瑯邪王沖通書,系獄,發憤卒。

蘇瑰

《唐書·蘇瑰傳》: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書仆射威之曾孫。擢進士第,補恒州參軍,歷朗、歙二州刺史。久之,轉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徙同州刺史。神龍初,入為尚書右丞。再遷戶部尚書,拜侍中。中宗復政,鄭普思以妖幻,相煽訹為亂。瑰捕系窮訊,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韋后,有詔勿治。瑰廷爭不可,帝猶依違。司直范獻忠,瑰使按普思者,進曰:瑰為大臣,不能前誅逆豎而報天子,罪大矣,臣請先斬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頓首曰:瑰長者,用刑不枉。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累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睿宗即位,進左仆射。景云元年。卒,謚曰文貞。

蘇安恒

《唐書·蘇安恒傳》:安恒,冀州武邑人。武后末年,太子雖還東宮,政事一不與,大臣畏禍無敢言。安恒投匭上書,后雖猜克,不能無感,慰遣之。明年,復諫曰:唐祚中弱,陛下因以即位。今太子年德已盛,尚貪有大寶,忘母子之恩,以據神器,何施顏面見唐家宗廟、大帝陵寢哉。不報。于是魏元忠為張易之兄弟所搆,獄方急,安恒獨申救,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殺之,賴桓彥范等悉力營解,乃免。神龍初,為習藝館內教。節憫太子難,或讒安恒豫謀,死獄中。

蘇踐言

《唐書·蘇世長傳》:世長子良嗣,良嗣子踐言,官太常丞,為酷吏所陷,死嶺南。

蘇晉

《唐書·蘇珦傳》:珦子晉。舉進士及大禮科,皆上第。先天中,為中書舍人。出為泗州刺史。珦卒,歷戶部侍郎,襲爵,遷吏部。時宋璟兼尚書事,晉與齊浣更典二都選,既糊名校判,而晉獨事賞拔,當時譽之。及裴光廷知尚書,有過官被卻者,就籍以朱點頭而已。晉因榜選院曰門下點頭者更擬,光廷以為侮己,出晉汝州刺史。遷魏州,終太子左庶子。

蘇颋

《唐書·蘇瑰傳》:瑰子颋,字廷碩,弱冠。第進士,調烏程尉。再遷監察御史,拜中書舍人。遷太常少卿。為中書侍郎。加知制誥。俄襲封許國公。吐蕃盜邊,諸將數敗,寇益張。帝怒,欲自將兵討之。颋諫不省。開元四年,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與宋璟同當國。璟剛正,多所裁決,颋能推其長。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輒助成之,有不會意,颋更申璟所執,故帝未嘗不從,二人相得歡甚。璟嘗曰:吾與蘇氏父子同為宰相,仆射長厚,自是國器;若獻可替否,事至即斷,則今丞相為過之。八年,罷為禮部尚書。俄檢校益州大都督長史,按察節度劍南諸州。巂州蠻苴院與吐蕃連謀入寇,獲諜者,吏請討之,颋不聽,移書還其諜曰:毋得爾。苴院羞悔,不敢侵邊。從封泰山。還,分主十銓事。卒,謚曰文憲。颋性廉儉,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儲無長貲。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號燕許大手筆。

蘇乂

《唐書·蘇瑰傳》:瑰中子乂,左補闕。

蘇詵

《唐書·蘇瑰傳》:瑰子詵,字廷言,舉賢良方正高第,補汾陰尉,遷秘書詳正學士,累轉給事中。頃之,出徐州刺史,治有跡。卒,贈吏部侍郎。

蘇務元

《唐書·蘇世長傳》:世長子良嗣,良嗣子踐言,踐言子務元,終邠王府長史。

蘇源明

《唐書·蘇源明傳》: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預,字弱夫。少孤,寓居徐、兗。工文辭,有名天寶間。及進士第,更試集賢院。累遷太子諭德。出為東平太守。召為國子司業。安祿山陷京師,源明以病不受偽署。肅宗復兩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誥。數陳政治得失。及史思明陷洛陽,有詔幸東京,將親征。源明因上疏極諫。帝嘉其切直,遂罷東幸。后以秘書少監卒。

蘇震

《唐書·蘇瑰傳》:瑰子詵,詵子震,以蔭補千牛。累遷殿中侍御史、長安令。安祿山陷京師,震與尹崔九遠殺開遠門吏,棄家出奔。會肅宗興師靈武,震晝夜馳及行在,帝嘉之,拜御史中丞,遷文部侍郎。廣平王為元帥,崇擇賓佐,以震為糧料使。二京平,封岐陽縣公,改河南尹,貶濟王府長史。起為絳州刺史,進戶部侍郎,判度支,為泰陵、建陵鹵簿使,以勞封岐國公,拜太常卿,卒。

蘇巢

《唐書·錢徽傳》:徽拜禮部侍郎。段文昌、李紳以所善楊渾之、李紳以周漢賓諉徽求致第籍。徽不能如二人請,自取楊殷士、蘇巢。巢者李宗閔婿,殷士者汝士之弟,皆與徽厚。文昌怒,奏徽取士以私。

蘇檢

《陜西通志》:檢,字圣用,武功人。舉進士,歷中書舍人。昭宗天復二年,拜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朱全忠、崔引反,覆為奸,朝廷危于累卵,檢以韓偓有才辨,數言于李茂貞,欲以相偓,茂貞以偓陰附引之事,不肯拜。初,茂貞與諸宦者恐上自別用人,協力薦檢。明年二月丙子,引與全忠竟害檢。

后梁

蘇循

《五代史·蘇循傳》:循,不知何許人也。為人巧佞,無廉恥,惟利是趨。事唐為禮部尚書。是時,梁太祖已弒昭宗,立哀帝,唐之舊臣皆憤惋切齒,而循特附會梁以希進用,倡言:梁王功德,宜即受禪。明年,梁太祖即位,循為冊禮副使。子楷,為起居郎。父子皆自以附會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見進用,敬翔惡之,謂太祖曰:梁室新造,宜得端士以厚風俗,循父子皆無行,不可立于新朝。于是父子皆勒歸田里,乃依朱友謙于河中。其后,友謙叛梁降晉,遣循至魏州。是時梁未滅,晉諸將相多不欲晉王即帝位。循始至魏州,望州廨聽事即拜,謂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萬歲而稱臣,晉王大悅。明日又獻畫日筆三十管,晉王益喜,因以循為節度副使。已而病卒。

后唐

蘇楷

《五代史·蘇循傳》:循子楷,同光中為尚書員外郎,以憂死。

蘇瓚

《宋史·蘇曉傳》:曉父瓚,仕后唐,歷秘書少監。

蘇章

《十國春秋·南漢》:蘇章以牙校事高祖,積功至左右街使。大有初,楚人舉水軍,侵封州,章將神弩三千、戰艦百艘往救。既至賀江,章沉鐵縆于水中,為巨輪,兩岸上筑堤以隱之,因輕舟迎戰,陽敗而奔,楚人以為怯也,逐之。章舉巨輪挽縆,鎖楚舟,楚舟不得進退,用強弩夾江射之,楚人大敗,解圍遁去。高祖改章封州團練使。章驍勇善戰,而行軍多合古法,遂為一時名將。子五人,俱為中郎將,豪俠任氣,當世號五郎將云。

后漢

蘇逢吉

《五代史·蘇逢吉傳》:逢吉,京兆長安人也。漢高祖鎮河東,父悅為高祖從事,逢吉常代悅作奏記。高祖召見,以為節度判官,甚愛之。然逢吉為人貪詐無行,喜為殺戮。高祖嘗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獄囚以祈福,謂之靜獄。逢吉入獄中閱囚,無輕重曲直悉殺之,以報曰:獄靜矣。高祖建號,拜逢吉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時,制度草創,朝廷大事皆出逢吉,逢吉以為己任。然素不學問,隨事裁決,出其意見。尤納貨賂,市權鬻官。嘗從高祖征鄴,數使酒辱周太祖于軍中,太祖恨之。乾祐二年,加拜司空。周太祖至北郊,官軍敗于劉子陂。逢吉與隱帝走趙村,自殺于民舍。

蘇協

《宋史·蘇易簡傳》:易簡,父協舉蜀進士,歸宋,累任州縣,以易簡居翰林,任開封縣兵曹參軍,俄遷光祿寺丞,卒,特贈秘書丞。

蘇易簡

《宋史·蘇易簡傳》: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人。少聰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贍。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太宗臨軒覆試,擢冠甲科。解褐將作監丞,通判升州,遷左贊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遺知制誥。雍熙初,以郊祀恩進秩祠部員外郎。二年,知貢舉。有詔,凡親屬就舉者,籍名別試。易簡妻弟崔范,匿父喪充貢,奏名在上第;又王千里者,水部員外郎孚之子,協為孚門生,千里預薦。上聞,坐范及千里罪。易簡緣是罷知制誥,以本官奉朝請。未幾,復知制誥。三年,充翰林學士。連知貢舉。淳化元年,丁外艱。二年,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會郊祀,充禮儀使。知審官院。改知審刑院,俄掌吏部選,遷給事中、參知政事。時趙昌言亦參知政事,與易簡不協,至忿爭上前,上皆優容之。未幾,昌言出知鳳翔府。明年,易簡亦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移陳州。至道二年,卒,贈禮部尚書。三子,曰宿、曰壽、曰耆,大中祥符間,皆錄之以官云。

蘇曉

《宋史·蘇曉傳》:曉,字表東,京兆武功人。長興初,曉辟鄧州從事。漢祖鎮太原,表為觀察支使。周廣順初,由華州支使入為大理正。以讞獄有功,遷少卿。顯德中,歷屯田郎中。宋初,詔詳定《刑統》《編敕》。建隆四年,權大理少卿事,遷度支郎中。乾德三年,出為淮南轉運使,遷司勛郎中,改西川轉運使,掌京城市征。擢拜右諫議大夫。七年,監在京商稅。九年六月,卒。曉深文少恩,當時號為酷吏。

蘇澄隱

《宋史·蘇澄隱傳》:澄隱字棲真,真定人。為道士,住龍興觀,得養生之術,年八十馀不衰老。后唐明宗嘗下詔召之,又令宰相馮道致書諭旨,歷清泰、天福中繼有聘命,并辭疾不至。開運末,契丹主兀欲立,求有名稱僧道加以恩命,惟澄隱不受。當時公卿自馮道、李崧、和凝而下,皆在鎮陽,日造其室與談宴,各賦詩以贈。周廣順、顯德中,詔存問之。太祖征太原還,駐蹕鎮陽,召見行宮,命中使掖升殿,謂之曰:京師作建隆觀,思得有道之士居之,師累辭召命,豈懷土耶。對曰:大梁帝宅,浩穰繁會,非林泉之士所可寄跡也。上察其意,亦不彊之,賜茶百斤、絹二百匹。又幸其觀,問曰:師年逾八十而氣貌益壯,善養生者也。因問其術,對曰:臣之養生,不過精思練氣耳,帝王養生即異于是。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正。無為無欲,凝神太和,昔黃帝、唐堯享國永年,得此道也。上大悅,賜紫衣一襲、銀器五百兩、帛五百匹。僅百歲而卒。

蘇祐

《尚友錄》:祐,眉山人,味道后。少穎悟過人,至成都遇道士,異之,屏人謂曰:吾能變化百物,將以授子。祐固辭,道人笑曰:是果有以過人矣。自是隱名益彰。

蘇德祥

《益都縣志》:德祥,建隆間狀元。

蘇紳

《宋史·蘇紳傳》:紳,字儀甫,泉州晉江人。進士及第。歷宜、復、安三州推官,改大理寺丞。再遷太常博士,舉賢良方正科,擢尚書祠部員外郎、通判洪州,徙揚州。歸,上十議,進直史館,為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安化蠻寇宜州。紳上言。朝廷施用其策,蠻遂平。又陳便宜八事,帝嘉納之。進史館修撰,擢知制誥,入翰林為學士。再遷尚書禮部郎中,改龍圖閣學士、史館修撰、權判尚書省。紳銳于進取,善中傷人。陰中王德用,其疏至有宅枕乾岡,貌類藝祖之語,帝惡之。遂出紳,以吏部郎中改侍讀學士、集賢殿修撰、知河陽,徙河中。未行感疾,為醫者藥所誤,猶力疾笞之,已而卒。

蘇耆

《宋史·蘇舜欽傳》:舜欽父耆,有才名,為工部郎中、直集賢院。

蘇慶文

《宋史·蘇慶文傳》:慶文,夏縣人。事父母以孝聞。母少寡,慶文懼其妻不能敬事,每戒之曰:汝事吾母,少不謹必逐汝。妻奉教,母得安其室終身。

蘇杲

《尚友錄》:杲祐子,以施予顯名。

蘇序

《尚友錄》:序,杲子,讀書通大義,為詩務達志,子澹、渙、洵。

蘇舜元

《宋史·蘇舜欽傳》:舜欽兄舜元,字子翁,為人精悍任氣節,為歌詩亦豪健,尤善草書,舜欽不能及。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蘇舜欽

《宋史·蘇舜欽傳》:舜欽,字子美,參知政事易簡孫。少慷慨有大志,狀貌怪偉。當天圣中,學者為文多病偶對,獨舜欽與河南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俊多從之游。初以父任補太廟齋郎,調滎陽縣尉。玉清昭應宮災,舜欽年二十一,詣登聞鼓院上疏。尋舉進士,改光祿寺主簿,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在京店宅務。康定中,河東地震,舜欽詣匭通疏。范仲淹薦其才,召試,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舜欽娶宰相杜衍女,衍時與仲淹、富弼在政府,多引用一時聞人,欲更張庶事。御史中丞王拱辰等不便其所為。會進奏院祠神,舜欽與右班殿直劉巽輒用鬻故紙公錢召妓樂,間多會賓客。拱辰廉得之,諷其屬魚周詢等劾奏,因欲搖動衍。事下開封府劾治,于是舜欽與巽俱坐自盜除名,同時會者皆知名士,因緣得罪逐出四方者十馀人。世以為過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舉網盡矣。舜欽既放廢,寓于吳中。二年,得湖州長史,卒。舜欽數上書論朝廷事,在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憤懣于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善草書,每酣酒落筆,爭為人所傳。及謫死。世尤惜之。

蘇洵

《宋史·蘇洵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馀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祐間,與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所著《權書》《衡論》《機策》,文多不可悉錄。宰相韓琦見其書,善之,奏于朝,召試舍人院,辭疾不至,遂除秘書省校書郎。會太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霸州文安縣主簿,與陳州項城令姚辟同修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方奏未報,卒。賜其家縑、銀二百,子軾辭所賜,求贈官,特贈光祿寺丞,敕有司具舟載其喪歸蜀。有文集二十卷、《謚法》三卷。

蘇緘

《宋史·蘇緘傳》: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舉進士,調廣州南海主簿。再調陽武尉。累遷秘書丞,知英州。儂智高圍廣,緘募士數千人,殺賊有功。仁宗喜,換為供備庫副使、廣東諸監,管押兩路兵甲,遣中使賜朝衣、金帶。襲賊至邕,大將陳曙以失律誅,緘貶房州司馬。復著作佐郎,監越州稅十馀年,始還副使。知廉州,戍卒楊禧醉焚營,延燒民廬,因乘以為竊,緘坐謫潭州都監。未幾,知鼎州。熙寧初,進如京使、廣東鈐轄。四年,交阯謀入寇,以緘為皇城使知邕州。邕既受圍,緘畫夜行勞士卒,發神臂弓射賊,所殪甚眾,以外援不至,城遂陷。緘猶領傷卒馳騎戰愈厲,而力不敵,乃亟還州治,殺其家三十六人,縱火自焚死。神宗聞緘死,嗟悼,贈奉國軍節度使,謚忠勇。子子明、子正,孫廣淵、直溫,同死。緘沒后,交人謀寇桂州,行數舍,其眾見大兵從北來,呼曰:蘇城隍領兵來報怨。懼而引歸。邕人為緘立祠,元祐中賜額懷忠。

蘇鱗

《萬姓統譜》:鱗工詩有近水樓臺先得月之句,范文正公薦用之。

蘇丕

《益都縣志》:丕祖德祥,建隆間狀元。丕少有高行,一試不中,拂衣去,居洱水之濱,五十年不踐城市,歐陽修言于朝,賜號沖退處士。

蘇頌

《宋史·蘇頌傳》:頌,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父紳,葬潤州丹陽,因徙居之。第進士,歷宿州觀察推官、知江寧縣。調南京留守推官。時杜衍老居睢陽,見頌,深器之。自謂平生人罕見其用心處,遂自小官以至為侍從、宰相所以施設出處,悉以語頌。故頌后歷政,略似衍云。皇祐五年,召試館閤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富弼與韓琦為相,同表其廉退,知潁州。英宗即位,召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遷度支判官。命為淮南轉運使。召起居注,擢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知審刑院。大臣薦秀州判官李定,召見,擢太子中允,頌當制。執奏不已,于是落知制誥,歸工部郎中班。歲馀,知婺州。徙亳州。加集賢院學士、知應天府。凡更三赦,頌才授秘書監、知通進銀臺司。吳越饑,選知杭州。及修兩朝正史,轉右諫議大夫。使契丹。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有僧犯法,事連祥符令李純。御史舒亶糾其故縱,貶秘書監、知濠州。以泄獄情,罷郡。未幾,知河陽,改知滄州。召判尚書吏部兼詳定官制。契丹通好八十馀年,盟誓、聘使、禮幣、儀式,皆無所考據。頌書成,帝喜。賜名《魯衛信錄》。除吏部侍郎遷,光祿大夫。元祐初,拜刑部尚書,遷吏部兼侍讀。既又請別制渾儀,因命頌提舉。遷翰林學士承旨。五年,擢尚書左丞。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門下侍郎。頌為相,務在奉行故事,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杜絕僥倖,上章辭位,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繼出知揚州。徙河南,辭不行,告老,以中太一宮使居京口。紹圣四年,拜太子少師致仕。徽宗立,進太子太保,爵累趙郡公。建中靖國元年卒,年八十二,詔贈司空。

蘇軾

《宋史·蘇軾傳》: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祐二年,試禮部,擢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丁母憂。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復對制策,入三等。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召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會洵卒,賻以金帛,辭之。熙寧二年,還朝。王安石執政,素惡其議論異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變科舉、興學校,詔兩制、三館議。軾上議不可,神宗悟。即日召見,問:方今政令得失。安石不悅,命權開封府推官,將困之以事。軾決斷精敏,聲聞益遠。軾見安石贊神宗以獨斷專任,因試進士發策,以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為問,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通判杭州。時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氏賴以安。徙知密州。未幾,徙知徐州,復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言摭其語,并媒糵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臺獄,欲寘之死,鍛鍊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三年,神宗數有意復用,輒為當路者沮之。神宗嘗語宰相王圭、蔡確曰:國史至重,可命蘇軾成之。圭有難色。神宗用曾鞏。鞏進《太祖總論》,神宗意不允,遂手札移軾汝州。軾未至汝,上書自言,有田在常,愿得居之,報可。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遷起居舍人。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不許。元祐元年,遷中書舍人。尋除翰林學士。二年,兼侍讀。每進讀,反覆開導。三年,權知禮部貢舉。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有德于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生作祠以報。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軾在翰林數月,復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七年,徙揚州。未閱歲,以兵部尚書召兼侍讀,哲宗親祀南郊,軾為鹵簿使。尋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為禮部尚書。八年,宣仁后崩,哲宗親政。軾乞補外,以兩學士出知定州。紹圣初,御史論軾掌內外制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又貶瓊州別駕。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團練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讜論,挺挺大節,群臣無出其右。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以其文寘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太師,謚文忠。

蘇轍

《宋史·蘇轍傳》:轍,字子由,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制舉,極言得失。策入。考官胡宿以為不遜,請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棄之,天下其謂我何。宰相不得已,寘之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時父洵被命修《禮書》,兄軾簽書鳳翔判官。轍乞養親京師。三年,軾還,轍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憂。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轍上書言事,召對延和殿。時王安石以執政與陳升之領三司條例,命轍為之屬。呂惠卿附安石,轍與論多相牾。安石行青苗法,轍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升之止之,以為河南推官。會張方平知陳州,辟為教授。三年,授齊州掌書記。又三年,改著作佐郎。復徙方平簽書南京判官。居二年,坐兄軾以詩得罪,謫監筠州鹽酒稅。移知績溪縣。哲宗立,以秘書省校書郎召。元祐元年,為右司諫。遷起居郎、中書舍人。進戶部侍郎。代軾為翰林學士,尋權吏部尚書。使契丹。使還,為御史中丞。六年,拜尚書右丞,進門下侍郎。紹圣初,哲宗起李清臣為中書舍人,鄧潤甫為尚書左丞。二人久在外,不得志,稍復言熙、豐事以激怒哲宗意。會廷試進士,清臣撰策題,即為邪說。轍諫。哲宗覽奏,以為引漢武方先朝,不悅。落職知汝州。居數月,元豐諸臣皆會于朝,再責知袁州。未至,降朝議大夫、試少府監,分司南京,筠州居住。三年,又責化州別駕,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即位,徙永州、岳州,已而復大中大夫,提舉鳳翔上清太平宮。崇寧中,蔡京當國,又降朝請大夫,罷祠,居許州,再復大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許,號潁濱遺老。政和二年,卒。追復端平殿學士。淳熙中,謚文定。三子:遲、適、遜。

蘇隨

《泉州府志》:隨,晉江人。嘉祐二年進士,任博羅令,棄官歸鄉里,號紫云先生。葆神鍊氣,不與俗接,后端坐而逝。

蘇利涉

《宋史·蘇利涉傳》:利涉,字公濟。祖保遷,自廣州以閹人從劉鋹入朝。利涉初為入內內品。慶歷中衛士之變,以護衛有勞,賞激加等。英宗為皇子,利涉給事東宮。及即位,遷東頭供奉官,干當御藥院,遷供備庫使。神宗即位,授達州刺史。歷內侍押班、副都知、轉海州團練使。仙韶院火,營救甚力。卒,年六十四,贈奉國軍節度使,謚勤僖。

蘇寀

《宋史·蘇寀傳》:寀字,公佐,磁州滏陽人。擢第,調兗州觀察推官。遷審刑院詳議、御史臺推直官,知單州,提點梓州益州路刑獄、利路轉運使。入判大理寺,為湖北、淮南、成都路轉運使,擢侍御史知雜事,判刑部。使契丹。還進度支副使,以集賢殿修撰知鳳翔。還,糾察在京刑獄,又出知潭州、廣州,累轉給事中,知河南府,無留訟。入知審刑院,卒。

蘇子元

《宋史·蘇緘傳》:緘子子元為桂州司戶,寇至,邕城陷,緘自焚死。神宗嗟悼,以子元為西頭供奉官、閤門祗候,召對。改授殿中丞,通判邕州。

蘇炳

《萬姓統譜》:炳,武功人。始學于張載,而事二程,卒業。元祐末,呂大忠薦之為太常博士,后坐元符上書,入黨籍,編管饒州。

蘇庠

《尚友錄》:庠,澧州人。以詩名,蘇軾見其《清江曲》云:長占煙波弄明月,謂置《太白集》中,誰疑其非。自是聲名籍甚。時當國者誘以美官,庠笑曰:官自美也,庠亦自美也。紹圣初,徐俯在樞筦力薦于朝,不起。后徙居丹陽,秦檜欲召見,庠曰:我老矣,不忍取賣云壑。卒年八十馀,號后湖居士,有文集行世。

蘇伯材

《尚友錄》:伯材,字延搆,晉江人。紹圣末進士,知潮陽縣,有富民殺其侄女,浼吏密懷白金數百,兩置于前,且白其事,伯材械治之。事連縣佐部使者,以聞,詔褒其能。知韶州憲司吏,執翁源縣,平民為賊,以幸賞賂縣令梁格,使獄死,伯材廉知事狀,以聞于朝,格坐黥海島。伯材有文集《周易解義》三十卷。兄珍、玠,子松俱登第。

蘇煜

《仙游縣志》:煜,字天寵。登元符三年進士第,提舉成都學事,乞便親,移淮東,入為國子司業。知泉、福、建三州,召為禮部侍郎,丐祠。欽宗即位,再以禮部侍郎召適。時多故,乞致仕,加大中大夫、徽猷閣待制,卒。

蘇邁

《宋史·蘇軾傳》:軾子邁,善為文,駕部員外郎。

蘇迨

《宋史·蘇軾傳》:軾子迨,善為文,承務郎。

蘇過

《宋史·蘇軾傳》:軾子過,字叔黨。軾知杭州,過年十九,以詩賦解兩浙路,禮部試下。及軾為兵部尚書,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知英州,貶惠州,遷儋耳,漸徙廉、永,獨過侍之,軾卒于常州,過葬軾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營湖陰水竹數畝,名曰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卒,年五十二。初監太原府稅,次知潁昌府。晚權通判中山府。時稱為小坡。七子:籥、籍、節、笈、篳、篴、箭。

蘇元老

《宋史·蘇轍傳》:轍族孫元老,字子廷。幼孤力學,長于《春秋》,善屬文。軾謫居海上,數以書往來。軾喜其為學有功,轍亦愛獎之。黃庭堅見而奇之,曰:此蘇氏之秀也。舉進士,調廣都簿,歷漢州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政和間,除國子博士,歷秘書正字、將作少監、比部考功員外郎,尋除成都路轉運副使,為軍器監,司農、衛尉、太常少卿。言者論元老蘇軾從孫,且為元祐邪說,不宜在中朝。罷為提點明道宮。未幾卒,年四十七。有詩文行于時。

蘇欽

《泉州府志》:欽,字伯承,德化人。宣和中第進士,除江西帥屬。贛卒叛,為帥漕畫策,平之。知巴州,舊例,有腳乘三千緡,悉以代民輸賦,移閬州,以治最薦得旨再任。未幾,除利州路轉運判官,又條時政五事上之。卒于成都。

蘇洸

《萬姓統譜》:洸,字澄老,仙游人。知臨潁縣,修治述陂,民號蘇公陂。歷官雷州,秩滿,赴闕。進三劄,皆切時務,改新州。民有《何暮》之歌。

蘇為

《萬姓統譜》:為,知邵武軍,政尚清簡,在郡有詩,人所傳誦。后袁轂作守,讀其詩,因為詩云:手掬樵溪塵可洗,恨無雄筆繼蘇為。

蘇符

《宋史·蘇軾傳》:軾卒,高宗即位,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

蘇云卿

《宋史·蘇云卿傳》:云卿,廣漢人。紹興間,來豫章東湖,結廬獨居。待鄰曲有恩禮,無良賤老稚皆愛敬之,稱曰蘇翁,美須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終歲不易,未嘗疾病。披荊畚礫為圃,藝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雖隆暑極寒,土焦車凍,圃不絕蔬,滋郁暢茂,四時之品無闕者。味視他圃尤勝,又不二價,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輸直。夜織屨,堅韌過革舄,人爭貿之以饋遠。以故薪米不乏,有羨則以周急應貸,假者負償,一不經意。溉園之隙,閉門高臥,或危坐終日,莫測識也。少與張浚為布衣交,浚為相,馳書函金幣屬豫章帥及漕曰:余鄉人蘇云卿,管、樂流亞,遁跡湖海有年矣。近聞灌園東湖,其高風偉節,非折簡能屈,幸親造其廬,必為我致之。帥、漕密物色,曰:此獨有灌園蘇翁,無云卿也。帥、漕乃屏騎從,更服為游士,入其圃,翁運鋤不顧。進而揖之,翁曰:二客何從來耶。延入室,土銼竹幾,地無纖塵,案上有《西漢書》一冊。二客恍若自失,默計此為蘇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浹,遂扣其鄉里,徐曰:廣漢。客曰:張德遠廣漢人,翁當識之。曰:然。客又問:德遠何如人。曰:賢人也。第長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馀而才不足。因問:德遠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張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張公令某等致公,共濟大業。因出書函金幣寘幾上。云卿鼻間隱隱作聲,若自咎嘆者。二客力請共載,辭不可,期以詰朝上謁。旦遣使迎伺,則扃戶闃然,排闥入,則書幣不啟,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帥、漕復命,浚拊幾嘆曰:求之不早,實懷竊位之羞。作箴以識之,曰:云卿風節,高于傅霖。予期與之,共濟當今。山潛水沓,邈不可尋。弗力弗早,予罪曷針。

蘇總龜

《泉州府志》:總龜,字待問,德化人。居太學,紹興三十二年試,中上舍優等第一。孝宗登極,恩賜釋褐登第,授衡州教授,累遷參淮東議幕奉祠。有文學,所著有《論語解》《大學儒行篇》,詩文、雜著。

蘇權

《萬姓統譜》:權,字元仲,侍父洸,官濱州,因學于張栻。淳熙中,登第,歷梧州推官,調福州教授,改秩,知馀干縣,終辰州守。有《春秋解》三卷。子國臺,從潘炳講學。

蘇竦

《萬姓統譜》:竦,字廷儀,龍溪人。登慶元第,調肇慶府推幕,有廉介聲。天資好學,凡所未見書,必借閱,或手抄不輟。博通經史,玩心理學,集先儒詩、易、二禮傳,折衷己見,履行純篤,士流慕之。

蘇大璋

《古田縣志》:大璋,字颙之。慶元間進士,除道州教官,以闡明正學為己任。召試館職,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郎。時方嚴偽學之,禁大璋轉對,力言其不可,執政惡之。出知吉州,卒于家。

蘇溥

《海澄縣志》:溥,字淵夫,一字節夫。嘉定庚辰進士,授柳州府教官。用考選及格,知邵武軍光澤縣事,以提刑楮幣無術,為憲司劾罷,再轉宗正簿、簡較廣西、西廳外事、正祠提舉,崇道觀卒。

蘇椿

《萬姓統譜》:椿,大名人。以元帥守許州。時元兵南下,節度使石倫遣提控高圭往斥堠,圭降元,引大兵至城下,使韓壽孫者持檄招降,倫、椿即斬之。既而城陷,椿被擒,元將怒其不屈,殺之,倫亦投井死。

蘇福

《萬姓統譜》:福,潮陽人。幼穎悟絕人,出口成章,若有神助。八歲時,賦月詩,其《初一夜月詩》云:氣朔盈虛又一初,嫦娥應自半分無。都于無處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極圖。年十四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唐書崔氏
“光耀族史”蘇氏歷史上宰相多,你知道幾位?
中華姓氏通史之王姓源流第四章(上)——王氏文化
蘇瓌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庶徵典 卷一百四十九
賈氏列傳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柘荣县| 四会市| 西畴县| 兰坪| 繁峙县| 兴安县| 丰宁| 五寨县| 三河市| 宝鸡市| 伊通| 宾阳县| 桃园市| 义马市| 昌黎县| 通许县| 舟山市| 镇安县| 天台县| 义马市| 古浪县| 怀集县| 乌兰县| 东阳市| 乌拉特前旗| 温泉县| 资源县| 桦甸市| 合水县| 武山县| 山东省| 泉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梁山县| 蕉岭县| 南昌市| 伊金霍洛旗| 滨海县| 保定市|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