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機的構造
卡片機:
一般指便攜數碼相機,輕巧是特點,一般家用或做普通旅游紀念照!
不可換鏡頭!價格范圍也比較廣,幾百塊到上萬都有!
像素:
像素是衡量數碼相機的最重要指標。像素指的是數碼相機的分辨率。
它是由相機里的光電傳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的,
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一個像素。
對焦、對焦速度、對焦精度:
對焦調節鏡頭,使距離攝象機一定距離的景物清晰成像的過程。
景物所在的點,稱為對焦點,因為“清晰”并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
所以,對焦點前(靠近攝象機)、后一定距離內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
這個前后范圍的總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這個范圍之內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攝到。對焦速度是指在相機位與所拍攝景物之間能確定更加清晰成像的焦距所用時間的快慢,對焦速度越快越有助于抓拍,換句話說,更有助于捕捉到瞬間畫面。
抓拍,快門,快門時滯,快門速度:
對于數碼單反相機來說,光圈大小由鏡頭決定,
而快門速度就成為了機身最重要的曝光參數。
快門速度當然范圍越大越好,當初筆者買美能達α5的時候,
它因為具有最高1/4000秒的快門速度而被稱作“豹速”單反。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入門單反輕易都能達到1/4000秒的快門速度,
而高端一些的機型,都有1/8000秒的快門速度了。
另一方面,最低快門速度也非常有用,當然能支持B門更好。
旁軸:
是旁軸取景式相機的簡稱。由于取景光軸位于攝影鏡頭光軸旁邊,
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旁軸相機可以更換鏡頭,高級的帶有聯動測距機構,但由于旁軸相機自身結構的限制,沒法安裝超廣角或者超長焦鏡頭,所以后來被單反相機取代。
光圈:
在相機顯示屏和鏡頭上看到的1.4,2.8,3.5,5.6,16等數值就是光圈F值,
就是鏡頭焦距和通光口徑的比值,那么很明顯的知道,光圈F值越大,光圈就越小,
那個通光孔就越小,進光量也就越少。
感光度:
在膠片時代,一卷膠片的感光度是固定的,數碼相機在這點上具有優勢,通過機身即可調整ISO感光度。當然這項參數也是范圍越大越好,我們希望它在需要的時候既能高上去,也能低下來。
ISO噪點:
ISO是個國際感光組織的縮寫,在膠片時代我們常常有德國用的DIN和ISO二種單位來表達這膠片的感光度。現在在數碼相機上用的是感光的軟件,它的對光的反應我們也用ISO標準來表達。這也成了我們常說的數碼相機上的感光度。
噪點,是數碼相機里的感光軟件在很快的時間里沒能全部對色彩作一個真實的反應而出現的,在像素上常常成黑色和色彩不勻和的反應。也就成了我們說的在用高ISO牌攝時常常會出現的問題。
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是通過鏡頭、物體和焦點三方的位置發生變化而產生的。
當成像面在水平方向運動的時候,視覺和焦距就會發生變化,
更遠的景物變得更清晰,讓人感覺像物體遞進的感覺。
Live View實時取景功能:
可以以電子取景的方式通過觀察LCD液晶監視器來取景拍攝,
方便拍攝時從不同角度取景,彌補了傳統光學取景的局限性。
背景虛化:
(1)使用長焦端,將變焦倍率設置成最大;(2)背景盡可能設置較遠;
(3)加大鏡頭光圈。(4)使用微距模式,也可以達到虛化的目的。
廣角:
指的是鏡頭的可視范圍,例如人的眼睛,就等于相機48mm焦距的鏡頭,
所以低于48mm焦距的一般都可以稱作是廣角鏡頭,拿上面28-105mm的鏡頭來說吧,
這個28就是廣角端,他照出的相片可視范圍要比105端要廣,適合拍風景,或一些特點場合的大型場面!還有一些超廣角的,照出來的照片呈圓形!可視范圍超過180度!
長焦:
是指的鏡頭焦距,比如,相機鏡頭旁邊標注28-105mm ,那么這個相機近焦端就是28 長焦端視105,焦端數值越大,能拍攝到的距離就越遠,參考下望遠鏡的原理!一般有200以上的焦距都可稱作長焦相機,或長焦鏡頭!長焦鏡頭一般用來捕抓人物特寫,或者野生動物或球場攝影,像足球賽旁邊那些機子上面向個大炮似的鏡頭就是長焦鏡頭
傳感器,CCD,CMOS:
CCD 電荷藕合器件圖像傳感器,它使用一種高感光度的半導體材料制成,能把光線轉變成電荷,通過模數轉換器芯片轉換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經過壓縮以后由相機內部的閃速存儲器或內置硬盤卡保存,因而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數據傳輸給計算機,并借助于計算機的處理手段,根據需要和想像來修改圖像。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MOS和CCD一樣同為在數碼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由兩種感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CCD的優勢在于成像質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藝復雜,只有少數的廠商能夠掌握,所以導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大型CCD,價格非常高昂。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
奧林巴斯的4/3系統 :
使用了較小的CCD,并不是為了降低鏡頭成本,而是一種技術,
這種技術鑒于二個問題: 1,鏡頭的光束成傘狀,對于成像面,中心垂直,邊緣卻有角度,
2,CCD/COMS 對垂直光線效果最好,對斜光線則效率降低, 4/3數碼單反系統有意使用了較小的CCD,充分利用鏡頭中心部分光線,提高了成像質量,克服四周暗成像下降的現象.
全幅相機的致命弱點就是四周暗成像下降了.4/3型感光元件”的對角線尺寸并非是4/3英寸(33.9mm),而是22.3mm。因此所謂4/3并不是直接說明感光元件的實際大小,卻是指包括整個外框在內的感光元件直徑大小。
鏡頭區別:
50mm以下叫廣角鏡,50mm以上叫長焦鏡。
DC的定義:
卡片數碼相機、長焦數碼相機都叫DC,都是傳感器(CCD)不間斷取景,
按下快門后相機截取一張為照片。
各種照片格式的解釋區別:
jpg全名是JPEG 。JPEG 圖片以 24 位顏色存儲單個光柵圖像。
JPEG 是與平臺無關的格式,支持最高級別的壓縮,不過,這種壓縮是有損耗的。
GIF格式的特點是其在一個GIF文件中可以存多幅彩色圖像,
如果把存于一個文件中的多幅圖像數據逐幅讀出并顯示到屏幕上,就可構成一種最簡單的動畫。 BMP(全稱Bitmap)是Window操作系統中的標準圖像文件格式,
可以分成兩類:設備相關位圖(DDB)和設備無關位圖(DIB),使用非常廣。
曝光:
曝光模式即計算機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為多種,包括:快門優先、光圈優先、手動曝光、AE鎖等模式。照片的好壞與曝光有關,也就是說應該通多少的光線是CCD能夠得到清晰的圖像。曝光量與通光時間(快門速度決定),通光面具(光圈大小)決定。
白平衡:
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將白色物體還原為白色”,
對在特定光源下拍攝時出現的偏色現象,通過加強對應的補色來進行補償。
上圖照片均是在日光下拍攝,僅改變了白平衡的設置。
各種白平衡下的照片所產生的偏色顯示出補償時的補色。
單次自動對焦:
必須把畫面中心的對焦點對準你想拍攝的東西,比如人,或者你想要的焦點所在的位置,半按快門對焦,然后不松開,進行畫面構圖。多用于你想自己決定焦點
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
無需先對焦在構圖,只需構圖,對焦,再拍攝而已。
可以自動判斷何處應該是焦點,加以對焦。
自動對焦點:
自動對焦點相關的規格除了點數越多越好之外,對焦點的類型也非常重要,
十字型,甚至是雙十字型對焦點的對焦敏感性比普通的單向感應自動對焦點要好得多比如普通的自動對焦點
連拍速度:
理論上講,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單反相機的連拍速度越快,當然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抓拍到一些重要瞬間。所以連拍速度也是越快越好。但是我們看規格表的時候需要注意,某些機型在低像素數輸出時可以進行非常高速的連拍。
存儲卡:
存儲卡具有體積小巧、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的優點。
同時,由于大多數存儲卡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在不同的數碼產品之間交換數據。
套機:
就是機身+普通標準變焦鏡頭捆綁來賣啊
單機:
就是只有機身,沒有鏡頭。賣單機是因為單反的鏡頭分很多檔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