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月三日,公眾號日更的半年紀念。正是從元月四號,開始了每天一篇。半年來,酸甜苦辣都曾經有過吧。我是幸運的,通過這個公眾號得到的,遠遠大于我的付出。我覺得幾乎可以認為,沒有這個公眾號,我不可擁有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感謝每一個支持過我的朋友,你們的力量才是我可以持續半年日更的動力。
今天的主題是從微信看線上社交的趨勢,一個我很早就想寫但一直不敢動筆的話題。
線上社交,是互聯網改變世界的重要方面。
從此以后,世界范圍內任何兩個天各一方、素味平生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相互了解。從此之后,我們習慣于向身邊人說謊、向陌生人傾訴。從此之后,有一種約會被稱為網友見面。
陌生人這一稱呼被重新定義。過去的陌生人,指的是未曾謀面的所有人。現在的陌生人,不包括未曾謀面但有過網絡聊天的朋友。
在中國,騰訊從互聯網時代的QQ完美跨越至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時至今日,微信成為國民級應用,注冊賬戶數量已經超過十億。
微信公眾號是微信生態圈的重要內容,我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里,享受到了已過風口的公眾號紅利,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幾千關注用戶的內容生產者。由于日更的原因,公眾號累計閱讀人次超過6萬。公眾號的贊賞已經成為我的一個收入來源,當初從未設想過的。在一個極小的范圍內,我已經成為公眾人物,會有很多朋友每天都默默關注我的喜怒哀樂。
在我看來,微信公眾號是微信號和朋友圈的加強版。微信好友最多5000,公眾號關注人數無上限;朋友圈只能發文字+八張圖片或者鏈接,公眾號內容圖片無上限,還可以添加音頻、視頻。
線上社交與線下社交的關系。
線上社交是虛擬的,線下社交更真實。
離開線下社交基礎的線上社交,保質期有限、生存度較低。
從QQ風靡的2000年左右開始,每個人都有過不計其數的網友。請問從未謀面的網友里,有幾個能夠多年保持聯系的?就我來說,QQ時代的好友,聊得投機的恐怕數以百計。到現在幾乎無一還能保持聯系。
當年我大學同學QQ群,熱到每天幾千條聊天記錄。原因不僅僅是我們有一個好群主,而是四年時間的朝夕相處支撐了這樣的吸引力。沒有線下基礎的群,即便用盡氣力,也不可能長時間保持這種熱度。
到了微信時代,線上社交的真實性有大幅提高。因為很多人的微信名是自己公司+真實姓名。這可以理解為社交的O2O,線上、線下的交融。
微信群同樣如此,大家關注度最高的群一定是自己的工作群、家庭群、同事群,而不是由陌生人組成的群。
線上社交的生命周期。
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在我看來,微信已經達到自己的失速點。
注冊賬戶數量達到十億級別之后,未來將難以出現增長。現在幾乎每一個有可能會使用微信的人,都已經有了微信賬戶。僅僅六年前,微信還是少數人使用的工具,甚至一度被媒體冠名“XX神器”。現在從十八歲到八十歲,幾乎人人都有賬號。
商業的流變。背后原因在于人群成長環境的變化。00后不再是微信用戶。我問過身邊一些00后,他們聊天的工具回歸到了QQ。也許對他們來說,微信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的軟件,一點都不酷。在歐美,Snapchat也在取代facebook。
信息極度豐富后,獲取機制失靈。也就是道德經中提到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當我們好友數量不多時,每一個好友的信息我們都會認真閱讀。當我們群數量不多時,每一個群的信息我們都不會放過。但是現在,我們的好友數量太多、群太多了。多即是少,最多即是最少。
過去我曾經在公眾號里調研過朋友們的微信好友數量,得到的答案幾百到幾千。我自己現在一號微信的好友數量已經接近上限了,二號微信早已啟用。
當微信好友上千以后,聊天的內容會多到無法仔細看完。現在每天都會有微信好友跟我交流關于公眾號的內容,我都會一一回復,這可以理解為公眾號運營的一部分,客服工作。
當微信好友上千之后,群的數量大幅提高。總會有很多朋友邀請我們參加各種群。群太多了只好設置消息免打攪。所以現在微信群的信息傳播有效性大大降低,有時發紅包都引起不了更多群友的關注。就500人的群來說,一條消息能夠被50人看到,就算不錯的群了。重要內容只有一對一私聊,才能使得信息被確定獲取。在公眾號的推廣過程中,我對此深有體會。
當微信好友數量上千以后,朋友圈是沒辦法看的。假設三千好友,每人每天發一條朋友圈,看一條朋友圈需要十秒,每天花在看朋友圈上的時間將是八小時。能夠看完嗎?還不說好友里總會有每天幾條刷屏的朋友。我自己的朋友圈已經很少發了,平均一天不會超過一條。只有非常特別的內容,我才會在朋友圈轉發自己的公眾號,比如今天的內容。
總會有一天,微信也會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被下一代社交產品所取代。之前我曾經夢想過基于解決微信社交有效性大幅降低的創業項目,經過一番折騰之后,我選擇了現在這種風險極低的方式。
我現在越來越不喜歡大公司,不喜歡資本驅動模式。在我看來,小而美的公司才是最好的,不會被投資人綁架,才能幸福每一天、不變初心。我現在的方式就是最小的公司,一個人、沒有公司。
社交的未來。
社交是人類最本質、最剛性的需求。人與人的交流中,最稀缺的是信任,最大的成本是建立信任的成本。
在物質需求越來越被滿足之后,商業本身的社交屬性越發凸顯。在未來的商業中,產品和服務不過是篩選用戶群體的媒介。現在很多領先企業就是這么看的,也是這么做的,比如蔚來汽車。
未來的社交必然走向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階段,線下見面、建立信任,線上日常交流。因為沒有線下基礎的線上社交,是缺乏保質期和生存度的。
我們這個公眾號的生日會活動,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讓平時經常看這個公眾號的朋友,有一個相互見面認識的機會。很多新關注用戶,可能還不知道這個打算:重要通知——生日聚會,這一篇的發表時間是1月份,可以說是我的初心之一了。我現在的狀態,有足夠的時間來籌備公眾號生日會,吹過的牛,總不能都不算。
這樣的嘗試,不過是找出可以為我們平淡的生活創造一絲期待的方式,不過是為行將終結的微信帝國尋找一絲續命的奇跡。騰訊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我們應該為騰訊做點什么。
今天開始,公眾號生日會算是正式進入倒計時。接下來會陸續做一些籌備工作,希望感興趣的朋友讓我看到你們的熱情。
12月26日,公眾號生日會,一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場景社交,我和你們不見不散!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話:
如果關注了這個公眾號,那就請定期來看看感興趣的內容。
如果覺得寫得挺不容易,那就請點贊。
如果覺得公眾號的內容有共鳴或者有錯誤,那就寫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