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100字 / 閱時2min --
上期 [周三]欄目我們介紹了避免批判性思維應用障礙的方法——下定義,這期欄目我們簡單地聊聊批判性思維在論文寫作中的應用。
01.
說起論文,很多人都怕。抹除不了中學語文老師的“叮囑”:
看題看題,要看清楚論題說得是什么?
論點呢?你的論點是什么,是想支持什么還是反對什么?
論據呢?這根本不相干怎么做論據?這哪支撐得了呢?
你看看你這是咋寫的,東一句西一句論證過程一團糟……
那時真是不愛聽,每每被“叮囑”總覺得頭大。現在也是。
不過,現在當我們想要表達一些觀點,或者對某些觀點進行評論時,卻逃不開論文的邏輯。
論文邏輯的本質即是批判性思維在觀點表述中的應用,通常由四部分組成:
a.首先陳述論題-中立、兼具趣味
b.其次表明立場-明確、簡明扼要
c.接著提供論據-相關、真實客觀
d.最后反駁立場-清晰、言簡意賅
02.
到底如何才能把論文寫好呢?
如果從論題角度思考,需要做到中心突出。
開篇陳述論題、表明立場,這是必然。然而這不等于用呆板的語言羅列。比如:
本文將討論批判性思維在論文寫作中的應用
然后逐一羅列論據,對論點進行論證,末了總結一句:
本文討論了批判性思維在論文寫作中的應用
像這樣的陳詞濫調,難以吸引讀者。
你會因為批判性思維而更容易表達觀點嗎?
比
本文將討論批判性思維與論文寫作的問題
更能讓讀者饒有興味地繼續關注這個論題及后面表達者的立場。
03.
如果從論據支撐論點的角度考慮,論證過程要緊扣主題。
為此,各論證要點只能服務于這兩個目的:
a.對所持立場進行說明、解釋、澄清、闡述
b.對持有的相反觀點進行反駁
比如,關于“是否支持養貓”的論題討論。
支持立場的理由可能是:
因為它是最安靜的
反對立場的理由可能是:
它發情期會叫得很刺耳
前者用平時的“安靜”,支持養貓;后者卻用發情期的“尖叫”,反駁前者的“安靜”。
雖然立場不同,但都是緊扣養貓這一論題進行論述的。
04.
論證過程一定要按邏輯順序謀篇布局,且確保結構完整。
在為自己的觀點舉例或澄清時,一定要讓讀者明白你到底在說什么,你給出的語句與你的觀點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如果讀者在通讀文字后依然不知所云——
不知道你說了什么,也不清楚你到底想說什么。
這樣的論證結構就是混亂的,作為論文的結構是不合格的。
反之,明確的觀點、有力的論證、清晰的論證過程,是高質量論文的基礎。
除此而外,我們要充分支持自己的觀點,反駁已知的對立觀點,并對可能反駁自己的觀點展開預先回應。
關于某一論題的論述不可能僅在一篇文字中窮盡,于是就得集中探討它的某一方面,從而完整地論述它。
所以我們說:越是明確地限定話題,就越容易完整地駕馭它。
以上就是我們介紹的批判性思維在論文寫作中的應用。下期 [周三] 欄目我們介紹批判性思維寫作可能陷入的誤區及對策。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