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那么,如何預防痔瘡呢?用拍痧法打通經絡,是否能夠調節(jié)痔瘡問題呢?
引起痔瘡的原因
1)飲食不節(jié):主要指饑飽失常和飲食偏嗜。
飲食過多,過飽或食用油膩之品,或大量飲酒及食用辣椒、姜、蔥等刺激性食物,容易生濕積熱,濕熱下注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引發(fā)痔瘡。
2)便秘:久忍大便,大腸積熱,是痔瘡發(fā)病的一個原因。
3)勞累過度:久坐則血脈不行,久行則氣血縱橫,經絡交錯。
久坐久行,勞累過度,使腸胃受傷,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而生痔瘡。
4)外感六淫:
《素問 風論》中有:“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瀉”。《金匱要略》指出:“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可見受風邪、寒邪、熱邪均可發(fā)生痔疾。
古人指出痔因“皆是濕、熱、風、燥四氣所傷,而熱為最多也”之說。《醫(yī)宗金鑒》也有云:“痔瘡形名也多般,不外風濕燥熱源”。
5)婦人妊娠,月經不調:
婦人妊娠,月經不調易致關格壅塞,經血流溢滲漏于腸間,而誘發(fā)痔瘡。
6)遺傳因素:
《薛氏醫(yī)案》中有“痔瘡之癥或稟受脂毒,或母腹中受熱也”。表明痔瘡與遺傳有一定關系。
7)內傷七情: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屬于精神致病因素。中醫(yī)很重視七情致病,因此有喜傷心,怒傷肝之說。喜怒無常,氣血侵入大腸,結積成塊,易生便血。
8)房事過度:
《諸病源候論》中有“諸痔皆由傷風,房事不慎……所致”。
9)體質虛弱:包括稟賦不足和后天失調。
體質虛弱,加之外感風濕,內蘊熱毒,而致氣血下墜,結聚于肛門,易生痔瘡。另外,久病如久瀉、久痢、久咳等易使氣血虧損,氣虛則下陷,表現(xiàn)為腫物脫出、大便出血;血虛則生燥,大便干結可引起或加重痔瘡,血虛同樣可以引起氣虛。
總結上述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飲食不節(jié)、氣血虧虛導致相應的內臟功能失調,出現(xiàn)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出現(xiàn),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現(xiàn)在的醫(yī)療手段,治療的效果也一般,有些人去做手術,處理不慎,還會導致肛瘺的問題。
那么我們看看中醫(yī)的外治法是否能夠管用?痔瘡能否用針灸治療?
痔瘡使用針灸來治療,古來有之。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有針刺治療痔瘡的經驗和穴位記載。而晉代的《針灸甲乙經》云:“痔痛,攢竹主之;痔,會陰主之。”之后歷代醫(yī)家記載有許多治療痔瘡的穴位和方法。且經過當今醫(yī)家證實,針灸對痔出血、脫出、腫痛、肛門下墜都有較好的療效。
臨床上常取燕口、齦交、白環(huán)俞、長強、承山等穴,同時,還可配以二白、三陰交、委中、腎俞、大腸俞、命門、氣海、昆侖、太沖等穴位,治療痔瘡。此外,也可辨證論治,調整配穴。
參考針灸調理的方案,拍痧法打通經絡效果如何呢?
這位群友分享了她的經歷,幾天前,她拍打的小腿后側,結果發(fā)現(xiàn)打通這個部位后,痔瘡癥狀很快就消除了。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經絡原理,看看她拍打的這些部位主要兩個穴位,承山穴和承筋穴的功能,里面都有提及能夠治療痔瘡問題。
這位群友之前的痔瘡問題,短則半個月,長則一個月才能消除。這次消除得快,并非是偶然的。是通過打通了經絡,刺激的內臟氣血的有效運行,直接的調節(jié)了病灶的問題,就能夠讓他在很短時間內消除的癥狀。
當然,要加徹底的把痔瘡問題,是需要疏通更多的經絡,把身體內在的經絡打通,將五臟六腑的功能理順。同時,結合飲食方面的調理,這樣身體內在就不會再形成生成痔瘡的環(huán)境,那么痔瘡這樣就不會再長出來。
用拍痧法打通經絡,就能夠比較快地達成這個目的,具體的操作建議如下:
一、全面打通基礎部位。其中,手臂的外側、手背和食指區(qū)域重點拍透。另外,小腿的后側區(qū)域也要重點的打通。
二、打通整個后背腰部到尾椎骨區(qū)域經絡,重點是大腸腧穴血和八髎穴區(qū)域,尾椎骨區(qū)域。
三、肥膩煎炸食物、酒都盡量減少,因為這些食物在體內消化不充分,最容易產生濕熱問題,正是這些濕熱下注到大腸,形成了痔瘡問題。
越來越多的朋友們認識到,打通經絡就可以有效地防病治病,拍痧法就是一種高效而簡易的打通經絡的方法。一個簡單的拍痧手法,就能夠解決很多大的問題,求人不如求己,把握好“打通經絡,就是治病”這個法則,每個人都能夠自己動手解決很多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