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先生的書法,以雄渾豪邁見長,細細玩味,其樂無窮。唐代大書家李邕(北海)說:“學我者死,似我者俗”,他的話乍看來偏激,實際上是有道理的。我們之所以要學習大師,除了學他們書法的高妙絕倫,更要學他們對書法極為寶貴的領悟,以求更上一層樓。
今天我們學習下沙孟海對5位學生(朱關田、王冬齡、邱振東、陳振濂、祝遂之)的書法建議:
1一般學習書法的人,將一種碑帖學好,就能立得住;對于專業書法家,要求要更高一些,除了把專業技法訓練好之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比如,啟功先生學問功底扎實,就一直得人們推崇,而二三十年代,有些書家名噪一時,后來卻無人問津,這不是技法不夠熟練,而是學問基礎不足所致。
2學習書法,一方面,平時注意多看帖、多臨帖,另一方面,多了解書體變遷歷史,以求增廣見聞,拓寬創作思路。更重要的是,必須及早提升自己閱讀古文和查考古文的能力。
3要有大志,常言道:“抗志希古”,各位不但要趕上老一輩,勝過老一輩,還要同古今名家爭先后。
4凡為學問,貴在轉益多師,同學之間也有很多優點可以學習,相互切磋,必能有所增益。
5我們應該對正楷予以重視,要從魏晉南北朝隋唐典型作品中,選取一、兩種,經常臨寫,典型的就是刻手刻的非常嚴謹的作品,不夠嚴謹的不要學習,只做參考之用。
林散之先生曾說:做學問、搞藝術,說到底都是為了更好地做人。臨帖是學好書法的不二法門,同時,讀書也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要想寫出高雅別致的書法作品,先將自己免俗才是正道,怎么辦?讀書,涵養自己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