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剛開始艾灸,常擔心自己不適合艾灸,或在遇到一些身心變化的時候,懷疑把身體給灸壞了。這篇文章解答你的疑惑,建議收藏反復看哦。
初學艾灸,心里沒譜,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
擔心的事很多,歸結(jié)起來,不外乎是:
1.擔心艾灸對身體有害——是不是給灸壞了?
2.擔心艾灸對身體無益——怎么艾灸這么久還沒恢復健康?
問題有二,那就分兩點說說吧。
艾灸會不會把身體灸壞?
先說第一條,符合規(guī)范的艾灸是不會把人給「灸壞」的。
這里說的規(guī)范的意思是,我們?yōu)槿耸┚闹埃扰袛嗨?她能不能灸,判斷的標準有兩條:
有沒有艾灸禁忌癥(器官移植的病人絕對禁灸)
有沒有灸感(灸的地方很燙,不是在艾灸,是在烤肉)
也就是說,排除艾灸禁忌癥后,如果施灸時,被灸者有灸感,可以放心大膽地灸。
總擔心把人給「灸壞」的朋友,其實是對灸感理解不夠透徹。要知道,灸感不只是灸的地方不燙這么簡單。
你想想看,點燃的艾條溫度很高,跟皮膚距離很近(有時幾乎貼著皮膚),為什么灸的地方?jīng)]感到燙呢?
有時候灸的地方還不變紅,甚至變得更白。
答案很簡單嘛,艾熱跑到別的地方去啦,更確切地說,艾熱被人體主動吸收、并且被人體主動運輸到需要的地方去啦!
這里特別強調(diào),艾熱進入人體的方式是人體主動吸收,主動,意味著人體的神還在,并且能夠指揮身體去獲取能量。
人天生自帶的這位神醫(y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人體,比如你累了睡一覺起來,精力又充沛起來,就是這位神醫(yī)努力工作的結(jié)果。
在它的指揮下,吸收進來的能量(艾熱),能對你的身體有傷害嗎?
我也知道多數(shù)擔心「灸壞」的朋友,是由于灸后的反應太大。
比如本來大便挺正常的,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排出黃金條,艾灸一段時間后反而開始鬧肚子,稍微吃點不干凈的食物就一瀉千里。
已經(jīng)深入學習艾灸的朋友,可能馬上能夠領(lǐng)會到這很可能是排病反應嘛!
如果身邊有熟悉艾灸的朋友,又懂脈診,可以請他/她幫忙診斷一下,就可以下斷言:這是排病反應(此時脈診常可一錘定音)!
普通人遇上大的灸后反應時,該怎么去判斷這是排病反應(往好轉(zhuǎn)方向)還是「灸壞」了呢?
這時候要回到艾灸的根本問題上來,要追溯自己被灸或者自灸時,灸的地方燙不燙?
如果灸的時候,灸感很好,甚至都被灸睡著啦,那此時你遭遇的灸后反應,很有可能就是排病反應。
而如果被灸時,被灸處灼痛,全程依靠堅強的意志力才扛下來的,那不好意思,您這般折騰之后,身體的種種反應,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只知道,烤肉不是灸,烤肉之后,還怎么好意思叫「灸壞」呢?要叫,也得叫「炙壞」,或者烤肉后遺癥,您說是不是呢?
話到此處,想必你也看出來了,只要不胡亂烤肉,踏踏實實地灸,灸進去,是不存在「灸壞」這一說的。
艾灸很久了,怎么還沒恢復健康?
來看第二個問題,艾灸見效慢,該怎么辦?
談這個問題之前,先得說一個關(guān)于灸感的誤區(qū):
很多人嘴里的「沒有灸感」,是沒有熱感——這樣其實局限了灸感的類型,要記住,只有在灸處發(fā)燙時,才能叫「沒有灸感」。
并且,如果你自灸或者被灸能出來「非熱灸感」,也就是被灸的地方一點都不燙,而身體的其他地方出現(xiàn)了痛、脹、麻、癢等感覺時,恭喜你,你的身體很好地利用了艾熱,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病灶。
小病灶沒機會釀成大病,就被身體及時發(fā)現(xiàn),趕出體外啦!
這些「非熱灸感」,表現(xiàn)得越劇烈(已經(jīng)排除艾灸禁忌癥的前提下),說明身體內(nèi)正邪相爭得越厲害,如果能夠一鼓作氣把灸量加上去,艾灸后的效果常常是立竿見影的。
而表現(xiàn)得很平靜的「非熱灸感」,譬如灸處也不燙,但其他地方也沒有熱感或其他感覺,多少給人一種沒撓到癢處的不爽感,自灸的朋友,此時往往容易換地方灸。
換地方灸不是不可以,只是在治病的效率上多少打了折扣。
比如一次艾灸兩小時,能全程守住一個點灸的朋友,身體可以穩(wěn)定地吸收艾熱,不需要做特別的調(diào)整。
而另一位朋友,兩個小時灸了七八個穴位,還沒等身體調(diào)整到穩(wěn)定地吸熱狀態(tài),就又叫身體作調(diào)整,這樣子艾灸的效果肯定很差。
要記住,一次施灸過程中,換點越多,效果越差。
如果是天天灸,最好也做到每天灸同一個點。
這么做的目的,是給身體一個節(jié)奏,類似于三餐定點吃,到了飯點吃飯就香,到了「灸點」灸得就爽。
但堅持這樣的原則,不用特別刻意。我們每天的身體狀態(tài)都不太一樣,譬如昨天不小心淋到雨,有點低燒,平時都是守著肚臍灸的,今天能不能換成灸大椎退燒呢?
這是完全可以,并且是非常提倡的!
我們先要把短期內(nèi)的不適處理好了,身體才有本錢去清理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伏邪」,你說對嗎?
如果同樣淋到雨,也是低燒的朋友,仍然繼續(xù)守著肚臍灸,是不是就錯了呢?會不會這根灸肚臍的艾條,沒有起效,就白白浪費呢?
在此,我想很誠摯地跟大家分享一句話:
沒有一根艾條會是白灸的。
前提當然是,這根艾條是用來灸,而不是用來烤肉。
就像這位每天灸肚臍的朋友,灸肚臍后,感到犯困就沉沉睡去,醒來發(fā)現(xiàn)雖然還有低燒,精神卻好了許多,第二天還是守著肚臍灸,很快低燒也退了,整個人的狀態(tài)完全恢復啦。
你說這是為什么呢?不外乎還是艾熱被人體主動吸收后,人睡得好,本神——這位神醫(yī)工作起來效率高,外來的邪氣最后被清理干凈啦!
最后還得說一點,很多人艾灸的效果不明顯,不是沒有堅持艾灸,也不是沒能夠守住穴位去灸,而是灸后太不注意休息和保養(yǎng)!
像在灸館灸一個下午,然后回去加班到凌晨三點,我只能說:別這么作行不行?
艾灸后保養(yǎng)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睡覺。睡不著?閉目養(yǎng)神也是很好的保養(yǎng)方式。
最忌諱灸后熬夜、鬧情緒、喝冷飲,真這么繼續(xù)作著,那就別整天抱怨為啥灸了那么久,身體狀況還是沒很大的改善吧。
總結(jié)一下:
灸進去最重要:能灸進去,說明身體需要;
灸后反應大,可能是排病;
沒有一根艾條會是白灸的;
要見效快,一靠灸量足,二靠灸后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