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越親密的人,越要保持距離
最近幾年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從環境還是從生活條件上,都有了巨大的改變。包括交通條件的改變,也讓出行變得更加便利。
其實小編本人就很喜歡農村的生活,每次回到村子里,就會坐在村口上和大爺們聊上幾句,他們時不時的蹦出幾句瑯瑯上口的民間俗語,讓人聽得又過癮又迷糊。比如“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這又是為何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兄弟之間在分家的時候,不要挨得太近。
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家中有兩個兒子以上的家庭,父母在子女們都成家之后,就可以選擇一個時機來為兒子分家,包括房屋以及財產的分配,讓他們各立門戶,獨自發展。那為什么兄弟之間不能“為鄰”呢?當然兄弟住在一起肯定是有好處的,畢竟是親兄弟嘛,遇到點什么事也能互相有個照應,而且每天都可以見到面,有啥煩心事也能跟自己的哥哥弟弟傾訴。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往往會導致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或說話不得體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兄弟之間還好,就算是有再多的摩擦,畢竟血濃于水,不會記在心里。但妯娌之間可就不是這樣了,很有可能會因為一句話而記恨一輩子。
其實,不管是兄弟還是朋友,越來往的頻繁,就越容易因為一些事情或話語而發生誤會,從而心生芥蒂,很多村民之間甚至會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所以,一般家里的老人都不會讓兄弟兩住的太近,住的遠了,彼此見面的機會少了,就會越發想念自己的親人,反倒會讓兩兄弟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每次見面都會倍感親切。女兒嫁在本村自然也是有很多好處的,首先回娘家會特別的方便,父母一天天老了,肯定也希望兒女可以陪伴在身邊。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們,老人就會心情開心,心情好了,身體也會倍棒。但是,女兒嫁到本村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我們說嫁在本村受了什么委屈都可以回娘家訴苦,但是,如果總是在娘家面前說婆家的不好,娘家人一生氣,還要去找人家理論,這是會嚴重影響到夫妻感情的。本身就是小兩口自己的事情。如果雙方父母都參與進來,就會讓本來很小的一件事情變得復雜化,甚至會讓矛盾不斷升級。而嫁的遠了,夫妻之間的這些小打小鬧其實并沒有什么,過一會就好了,再多不愉快都會煙消云散。所以,這也是女兒不要嫁在本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女兒嫁在本村,肯定就會經常到娘家蹭飯吃,時間久了,父母有時候也會感到不耐煩,如果幫襯著和父母一起做飯一起洗碗的話還好,如果是每天到飯點了就去吃,吃完拍拍屁股就走人,這樣不僅會給父母造成很多麻煩,而且還會讓旁人說閑話。雖說這句話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但細品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F如今也很少會有分家的現象了,孩子們都在大城市打拼,慢慢的扎根于大城市,并在這里娶妻生子。女孩子同村人結婚的現象也越來越少見了。其實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了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保持距離。哪怕是家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時候,離得太遠,關系就淡了,但靠的太近,又會惹來很多恩恩怨怨。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越是親密的人,越要保持距離。無論是朋友還是家人之間,都要給彼此留一點空間。伴侶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各自的朋友圈子,相處起來也會更加舒適。與長輩之間,保持一點距離,但不需要太遠,只要雙方都能照顧到對方即可,互不干涉,互相尊重。
一個喜歡分享智慧、分享生活,穿越歷史長河,洞察社會本真,人性本色的文字夢想家。專注文學,專注與你分享每一次新發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