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很長一段時間,對陸游都不太喜歡。
大概是他入選課本的那些詩偏顯嚴肅沉重,總覺得這樣的人活得過于一板一眼,和人多了些距離感;
后來,知道了他又與前妻唐婉那些糾葛,又覺得他是個古代版的媽寶男,好感更是寥寥。
以至于梁啟超說的“亙古男兒一放翁”,總覺得有絲勉強。
然而,近來再看陸游,這句話竟咂摸出點別的感受。
像陸游這樣單純的人,真的是世間難找了。
01
陸游處事簡直一根筋到“不識時務”。
眾所周知,以宋高宗和秦檜為首的南宋朝廷,就沒打算迎回徽欽二宗,收復故地,所以連岳飛都被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除掉。
陸游偏不信這個邪,翅膀還沒硬就天天喊著要北伐,給岳飛唱贊歌。
結果,和秦檜的孫子同一屆參加科舉考試時,前一輪明明第一名,后一輪就生生被除名。
直到秦檜死后,才有機會靠祖上的光輝進入仕途。
按理說,應該謹慎點了吧?
他卻還是老樣。
初次入朝為官,就直接建議皇帝要嚴于律己。
當時宋高宗酷愛珍稀玩物,正在興頭上,被陸游澆一冷水,當然不爽。
陸游卻一點不看領導臉色,繼續諫言,要求罷免皇帝親信之一楊存中。(曾監斬岳飛)
當時金兵南下,主戰派占領上風,皇帝雖被迫妥協,心里卻早已記下一筆賬。
不久,宋高宗趙構禪位給孝宗,自己當個了不必頂事卻仍可掌控朝堂的太上皇。
陸游以為新領導新氣象,又開始慫恿新帝北伐。
可沒想到孝宗是個經不起挫折的,上位初符離集兵敗給了他很大的陰影;
再加上他對高宗很孝順,很多事都會按太上皇的意思來。
陸游非要往上撞,結果就是,皇帝一怒,陸游被一貶再貶。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
不是能折騰嗎?讓你想戰斗都沒有戰場。
02
面對感情,陸游想法又是很簡單。
19歲那年,陸游與唐琬成親。
那是他最心愛的姑娘,兩人青梅竹馬、志趣相投。
陸家家傳的鳳釵是他們情比金堅的信物,無數個紅袖添香的夜晚,他們詩詞相和,寫下了相守一生的誓言。
后來的日子,陸游也有想過他們是不是太相愛了,所以才應了“情深不壽”的讖言。
可是,相愛也有錯嗎?
很不巧,陸游的母親便是如此認為。
望子成龍是所有中國父母的心愿,眼見兒子戀愛腦大過了事業心,本來就容易出問題的婆媳關系,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可陸游沉浸于愛河而不自知,陸母卻已打算好了一切。
成親三年后,陸游的母親以唐琬沒有生育為由,逼著陸游休了唐琬。“速修一紙休書,將唐琬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
面對著老媽與老婆只能選其一的永恒問題,當年還不夠老練的陸游,抱著都不放棄的想法抖了個小機靈。
他一面寫著休書,給老太太交待;一面在外邊搞了所宅院,時時與唐琬會面。以為待到自己金榜提名,定能說服母親,迎唐琬歸來。
結果,老太太聽到風聲,兩人終至相見不能。
兩家人為了家族名聲,讓陸游和唐琬一個另娶,一個他嫁,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十年后,一次偶然,兩人于沈園相遇。
唐琬以別人妻子的名義,讓人贈了陸游一杯酒。
陸游一飲而盡,兩人也并無他言。
目送她離開后,陸游對著一堵粉墻,題下《釵頭鳳》一首:
紅酥手,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誓言還言猶在耳,卻再無來日方長。
此后不久,唐琬染病而逝。
陸游更是用了一輩子去悔恨,去思念。
六十七時,陸游看著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寫下:“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七十五歲時,陸游搬到了沈園附近,寫下:“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八十一歲,他病倒了,只能夢游去沈園: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八十四歲,陸游去世前一年,真的老到要走不動了,為沈園寫下了最后一首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就是陸游,愛上了就是一輩子,失去了就用一生去懷念。
03
其實,陸游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48歲那年,已遠離南宋廟堂的陸游,被貶到四川做著閑官,將任滿失業之際,經人介紹,入了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
王炎是個主戰派,與陸游志同道合;掌著四川兵權的他,終于讓陸游親臨前線的愿望變成了現實。
那是陸游最引以為豪的歲月。
巡視邊防、起草作戰計劃,遇上兩軍小沖突,還曾抽刀上馬。
“獨騎洮河馬,涉渭夜銜枚”
夜雪紛紛時,他騎馬沖入過已被金人占領的渭水;
“鐵衣上馬蹴堅冰,有時三日不火食”
為追擊敵人,即使天寒地凍,他也能憑著一腔熱血,堅持到底。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縱過了很多年,這段軍旅生涯,他依然念念不忘,多次入夢。
可惜,快意恩仇的日子,總是很短暫。
八個月后,作戰計劃被朝廷否決,王炎幕府也就地解散,陸游收復失地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念昔少年日,從戎何壯哉!”
那年他快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紀,卻總覺得自己仍是少年。
04
也正是這樣的心性,陸游始終對這個世界永遠飽含著熱情,即便偶爾也會迷茫。
幕府解散后,陸游也消沉過一段時日。
“夜暖酒波搖燭焰,舞回妝粉鑠花光”,可謂是眠花宿柳,借酒消愁,從正人君子一下子迅速變成了歡場浪子。
放蕩之名聲響到有心人想舉薦他,都被朝廷以“燕飲頹放”之名無情拒絕。
眼見自己都臭名遠揚了,破罐子破摔的陸游,干脆又給自己起了“放翁”這個號。
他還想過干脆不問世事了,甚至還跑到道教圣地青城山專門修道,結果發現自己還是深愛這個世界。
“丈夫生世要如此,齎志空死能無嘆!……姓名未死終磊磊,要與此江東注海。”
他一路走來,一路堅持,不惜不貶,錯失愛情,渭水強渡,散關堅守,是為了躲在劍門關內貪圖安逸嗎?是為了寫詩聊以遣懷嗎?
不是,活著,就要繼續前進,為潛于內心不死的熱情去努力、去奮斗。
53歲這年,鑒于陸游在詩壇上的走紅,朝廷最終還是決定給陸游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到江西擔個實職,主管糧倉、水利事宜。
結果第二年,江西水災,陸游冒著被人彈劾的風險開倉放糧,然后失業5年。
61歲時,“以文治國”的宋朝再次展示對文人友好的一面,又給了陸游一次機會,
希望他在文化事業上為大宋添磚加瓦。
為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還專門讓他到些風景秀美的地方,“嚴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覽賦詠。”
結果陸游任期結束、回京后,第一件事不是回報自己的作品成果,而是連上奏章建議“減輕賦稅、懲貪抑豪”,還給出了北伐的系統意見。
當時主和派掌權,見陸游還是如此“不合時宜”,便讓他再次失業。
其實,他早已是該退休的年紀,讀著書養著貓,鄉間的日子安逸又美好:“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但他從未忘記自己的理想,時刻準備著朝廷的征召。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兩鬢就算已先斑,少年血始終未涼。
1210年,又是一個寒冬的日子,久病于床榻的85歲陸游,堅持寫下了最后一首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自此,鐵馬冰河、驚鴻照影都化作歷史的云煙,隨風而去。
05
丈夫貴不屈,成敗何足論。
陸游一生,上過廟堂,下過疆場,經歷了無數的失望,丟失了僅有的愛情,但他始終堅持自己所想所念、胸懷坦蕩,一生堅持做了件希望渺茫的事,一生愛了個想起就催肝斷腸的人,對家國忠肝義膽,對戀人生死不渝。
朱東潤說:“惟有這樣的愛,才能想起死去五十余年的唐琬,便看到美人的倩影;也才能對危在旦暮的國家,發生無窮的戀慕。”
亙古男兒一放翁,
他不完美,但依然是英雄。
作者:梅小西 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