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嘲“娛樂圈最丑”,卻成李佳琦最火CP:女人極致的魅力,是讓自己快樂!
“我叫金靖,是個快樂的人”,面對鏡頭時,金靖經常這樣自我介紹。
說起金靖,很多人都能想到她夸張搞笑的表演,覺得她是天生的“喜劇人”。她一站到舞臺上,渾身就散發著快樂滿滿的能量,能帶動觀眾一起開心。她與李佳琦的互動,也讓觀眾百看不厭,還頻頻登上熱搜。原生家庭并不十分美好,成績平庸還遭到同學排擠,工作后也經常遭受挫折,但她卻在這樣普通的人生劇本中,一步步成長為內心充滿喜悅,給別人帶去快樂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不如意,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生命課題。她的父親是個殘疾人,腿沒辦法彎曲,母親也離家出走多年。有些同學經常拿她爸爸的腿,來惡意嘲笑她,甚至學她爸爸一拐一歪地走路。加上她成績不好,很胖又不好看,學生時期就不被老師喜歡,還經常遭遇同學的集體孤立。但就在她感到人生灰暗時,爸爸制造快樂的能力點醒了她。對于別人的嘲笑,爸爸好像從來沒有當回事,只是一笑了之,甚至還用夸張的方式,在女兒面前證明自己能跑能跳。他全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就激發起憤怒或敵對的情緒,而是用積極樂觀的視角,重新解構發生的一切。敘事療法認為,人是自己故事的作者,可以主動選擇生活事件中的何者,成為生命的主要故事。你強化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或委屈,就會變成一個“受害者”;但你選擇看到生活中的輕松和有趣,你就會成為一個特別快樂,而且能逗笑別人的人。可以說,講述故事的方式創造了一個人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在與爸爸日積月累的相處中,金靖處事和做人的方式,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她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學著性格活潑一點,說話開心一點,遇到好玩的事情跟同學分享。沒有人會拒絕跟一個快樂的人做朋友,很快,金靖就成功地得到了同學們的接納。雖然經濟不富裕,但爸爸給了她足夠的精神滋養,培養了她一雙發現快樂的眼睛。她曾經很感激地說:“我爸是保證我人格完整的很重要的一個人,他也沒有讓我覺得沒有媽媽這件事情不好。”父母能給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豐富的物質條件,而是給予她一種快樂的能力。這種能力即使在孩子長大以后,也依然能幫助她渡過生命中的各種坎坷和挫折。在各種場合,金靖不介意自嘲自己的身材、身高和長相,將過去的痛苦,都一一化解成了快樂的源泉。金靖的微博名叫“金九粒”,不是因為想給自己取一個時髦或好聽的名字。而是因為臉上長著九粒痣被人嘲笑,于是干脆稱自己為“金九粒”。這與腿瘸的爸爸自嘲自己能跑能跳,幾乎是異曲同工之妙。那些自卑、沮喪、失望的情緒,會在快樂思維的影響下漸漸消散,讓自己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每個人都曾擁有快樂的能力,但在各種挫折或傷害的裹挾下,我們可能變得郁郁寡歡。但你仍然有能力選擇快樂那條道路的機會,學會用全新的視角看待痛苦。影響你的,從來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態度和看法。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生本就美好,值得我們好好去享受。但很多人將時間浪費在痛苦、遺憾、委屈和后悔等負面情緒上,不知不覺虛度了很多時光。但擁有快樂能力的人,即使面對天崩地裂的苦難,也依然能保持自強堅韌的姿態。《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講述了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真實經歷的故事。37歲那年,他在維也納被強行拉上開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列車,之后便在集中營開始了三年之久的嚴酷、痛苦、饑餓和貧困的生活。但是文弱且吃盡苦頭的他,卻比身強力壯的人,更能扛得住集中營的生活。他發現,自己肉體上雖然備受摧殘,但精神上依然可以自由地尋找快樂。他經常仰望星空,想象妻子的音容笑貌;幻想自己站在講臺上,面對觀眾演講。通過這種方式,他超越了當前的苦難,在困頓之中也獲得了內心的快樂。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讓自己快樂始終都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作家汪曾祺一生多次遭受苦難,卻覺得萬物有趣,生活本身是很好玩的。他曾被下放到環境艱苦的農場,而他卻更像是在享受“歸隱田園”的生活。壘豬圈,扛糧食,干農活,但是他也讀書、寫字和畫畫。甚至因為喜歡馬鈴薯,而畫了一本《中國馬鈴薯圖譜》。汪曾祺畫作 | 圖片來源于網絡他說,每個上場的人都是角色,而他的角色,只是專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受戒》中,汪曾祺說到:“我的作品的內在的情緒是歡樂的。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是我們今天應該快樂。”快樂不在外邊,而在于內心。只要你愿意,隨時可以看到它。走出苦難的漩渦,修好一顆堅韌樂觀的心。無論外界多么兵荒馬亂,我們依然可以不受打擾,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心理學家珍妮·西格爾說,當一個人感受不到快樂,那是因為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快樂的能力,只是被曾經的傷痛掩埋了而已。其實,不論過去的經歷多么痛苦不堪,我們都可以做自己人生劇本的主人,把本就蘊藏在生命中的快樂活出來。當你發現自己無法獲得快樂時,一定是因為你的內在有一個阻擋你快樂的模式。放下愁苦的一面,轉變負面的思維模式,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就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那些不被認可和喜歡的,也許只是生命給你帶來的考驗。接納自己有一個不完美的父母,有著平常的外貌,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但你依然有能力從平凡的人生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找到生活的小確幸。學會隨遇而安,接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轉變負面的思維,也許就能順著生命的指引,找到自己人生的寶藏。如果某個負面事件發生后,你很自然地產生了負面情緒,但是思維層面卻可能強迫性掩蓋自己的情緒。但你壓抑的情緒,就像堵塞在心靈通道里的垃圾,遲早會發臭爆發,淹沒我們的身心,阻斷我們啟動快樂的開關。我們可以借由冥想、舞動、瑜伽等方式,釋放自己身體里儲存的負面能量。當負面情緒得到了不斷的釋放和清理,存儲在我們體內的快樂能量,便會不斷地擴大版圖。心理學家尼克·羅斯認為,每個人每天都會和自己發生對話,自我對話的時間可能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我們不能控制已經客觀發生的事,但我們可以掌控如何與自己對話。自我對話的模式,會直接影響我們對事件的感受和解讀。通過改變自我對話,可以培養自己看待問題的積極視角。剛開始練習可能會讓自己不習慣,不舒適,只要你相信會有效,堅持下去這些積極的聲音就會內化成自己固定正面的思維。作家布雷默曾說,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現。希望我們都能從內在挖掘出快樂的能力,于短暫易逝的人生宇宙快樂起舞。參考資料:
《新青年 | 金靖:我沒有想逗笑誰》2021.07.12
人物《彼此》,2021.07.19
《追尋生命的意義》[美]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