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么簡單,就能找到,聊得來的伴。”
2010年,歌曲《沒那么簡單》登上中國臺灣2010年“10大KTV熱門點播歌曲”第一位的寶座,47歲的黃小琥也因此爆紅。
她的嗓音醇美渾厚,充滿故事感,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在黃小琥27歲那年,她已經(jīng)憑借《不只是朋友》拿下第二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以及“最佳錄音獎”,與蔡琴、李宗盛并肩而立。
而在此之前,她的感情經(jīng)歷同樣不簡單。
22歲不顧母親反對嫁人生女,不料所遇非人……
從被生活毒打到翻轉(zhuǎn)自己的命運,她的破局故事,或許值得我們借鑒。
1963年,黃小琥出生于中國臺灣高雄,她從小就愛好唱歌,小學時就開始參加合唱團,19歲開始在夜總會和餐廳駐唱。小時候的黃小琥最不喜歡的人是她的媽媽,因為媽媽對她很嚴厲,總是對她的行為處處限制,以至于她覺得母親并不愛她。與母親關(guān)系不和讓黃小琥養(yǎng)成了非常叛逆的性格,尤其是在感情方面。22歲那年,黃小琥與一位音樂同行相戀,結(jié)果遭到母親強烈反對。面對母親的阻撓,黃小琥沒有去思考那個人是不是真的適合結(jié)婚,而是覺得母親又在限制她,于是在與對方相戀三個月后就閃婚。母親因此氣得與她冷戰(zhàn),而她卻覺得自己終于贏了一次媽媽。 但其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直到任性進入婚姻,才被現(xiàn)實狠狠打了臉。黃小琥的婆婆是個思想傳統(tǒng)的人,她一直覺得女人就應該乖乖在家伺候老公,所以對她“拋頭露面”的演出工作一直不滿。這些思想與黃小琥的價值觀產(chǎn)生非常劇烈的沖突,她一邊要兼顧好工作,一邊還要小心翼翼地處理婆媳關(guān)系。而最讓她失望的,是她發(fā)現(xiàn)丈夫也并不理解她。剛好這個時候她的事業(yè)也遭遇了瓶頸期,內(nèi)憂外患,整天處于非常疲憊的狀態(tài),最后只能無奈離婚。多年后黃小琥在舞臺上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她一定會好好和母親相處。因為結(jié)婚,她和母親冷戰(zhàn)了4年,可在她離婚獨自一人生活的時候,母親卻經(jīng)常帶著她愛吃的菜,獨自坐幾個小時的車去探望她。有一次母親甚至因為著急去看她,在去買票途中發(fā)生車禍,撞斷了腿。為了讓她重新振作起來,母親把自己幾十年攢下的積蓄交給她,幫她渡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回憶起那段日子,黃小琥很后悔,她說自己年輕時太叛逆了。 黃小琥不顧母親反對閃婚的行為,其實是一種“驗證性偏見”。當我們相信某一個信念時,就會千方百計地去找能夠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jù),從而忽視了那些行為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她執(zhí)意要嫁給那個人,不是因為覺得那個人有多適合成為一個好的伴侶,而是因為她太想和母親對著干,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母親是錯的了。都說結(jié)果不會陪你演戲,黃小琥想通過閃婚生女來對抗母親的嚴厲,卻忽略了自己對婚姻和伴侶的真實需求,結(jié)果只能接受現(xiàn)實的毒打。
在婚姻和生活中忽視自己真實需求的人有很多,李若彤就是其中一個。1998年,事業(yè)正當紅的李若彤與大她20歲的富商郭應泉相戀。在這段感情里,她把自己放到極低的位置,一切以對方的需求為主。郭應泉不喜歡她拍戲,她就拒絕了所有機會,盡管她其實很享受演戲的過程。郭應泉不喜歡孩子,她就真的沒有要孩子,盡管她說自己天生很喜歡也很會照顧孩子。甚至,因為郭應泉不想結(jié)婚,兩人一直沒領(lǐng)證。但她的自我犧牲、委曲求全并沒有換來一段白頭偕老的感情,兩人在一起十年后,郭應泉愛上了別人。被男友拋棄,又遇上父親去世,在愛情和親情的雙重打擊下,李若彤陷入了長時間的抑郁之中。回憶起那段經(jīng)歷,李若彤說:“那段時間我覺得我不應該這么做,我把自己整個人完全放棄了,這樣對感情反而更不好,我應該保持自己的工作,保持自我。”我們總以為,在生活中多點關(guān)注他人,少點關(guān)注自己,就能使關(guān)系更融洽,生活更美好。殊不知,當我們忽視自己的真實需求時,生活不僅不會變好,反而會越來越糟糕。因為那些被壓抑的需求,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加倍地擾亂你的心緒,增加你的痛苦。明明不想跟婆婆一起生活,卻因為害怕老公和婆婆不高興而不敢拒絕,最后全家都因為婆媳矛盾而疲憊不堪;明明不想做自己職責范圍外的工作,卻因為害怕影響同事關(guān)系而不敢拒絕,最后成了人人都能欺負的老好人;明明不想?yún)⒓优笥丫蹠瑓s因為怕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只能硬著頭皮去,結(jié)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一方面,是我們所接受的文化塑造了這樣的我們,很多人從小就被教育要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要先關(guān)注他人,再關(guān)注自己。另一方面,我們不敢在關(guān)系里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其實是因為害怕被拋棄。當你覺得別人接受你,是因為你可以為他提供點什么,或者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對你有更多的要求時,你就會害怕去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德芬老師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只有敢面對自己真實需求的人,才會在關(guān)系中覺得舒服,才會在面臨抉擇時懂得如何取舍,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為生活的操盤手。
正如黃小琥自己所唱:“感覺快樂就忙東忙西,感覺累了就放空自己,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那我們?nèi)绾尾拍茏屛磥淼纳钭兂晌覀兿胍臉幼樱蔀樽约喝松牟俦P手呢?人是很容易受影響的,我們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會受世俗眼光的影響。年輕時的黃小琥不惜與母親決裂也要嫁人,是因為她把婚姻當作是擺脫母親約束的方式。但如今她發(fā)現(xiàn)真正能給到她底氣的,是一段好的親密關(guān)系,而不是領(lǐng)證結(jié)婚這個流程。弄明白了這一點,便不再讓自己陷于無意義的糾結(jié)中。她說:“我結(jié)過婚,知道什么樣的關(guān)系適合自己,愛情不一定要建立在婚姻上。兩個人可以多花時間相處,不斷達到默契。”通過書寫和自問自答的方式可以幫助你看清自己的需求。目前在關(guān)系里,你是否真實地在做你自己?表達自己?然后把那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和狀態(tài)寫下來,慢慢地,你就會對自己的需求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了。
事業(yè)和家庭有沖突是很多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導致很多人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被焦慮和迷茫牽著走了。黃小琥從小熱愛音樂,但婆家卻不喜歡她拋頭露面,她也因此陷入糾結(jié)和痛苦之中。好在,她最后看清了自己的真實需求,選擇結(jié)束婚姻,重新開始音樂事業(yè),于是才有了后來那些傲人的成績。對于黃小琥來說,如果當初她選擇婚姻,那是她的一種妥協(xié),但妥協(xié)未必能換來他人的理解,反而會讓她自己攢下很多委屈。舍棄一段內(nèi)耗的婚姻,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也許會有遺憾,但忠于自己,至少內(nèi)心是豐盈的。因此,當需要在兩件事之間做抉擇時,先問問自己想做什么選擇。比如老公要求你辭職回家?guī)蓿銘撓葐栕约菏歉矚g工作,還是更喜歡帶娃?如果你更喜歡工作卻選擇帶娃,那就是在妥協(xié),你的帶娃之路就很難順利。反之,則是在取舍,你就會有更多的能量去處理帶娃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被動背后是無奈和委屈,主動背后是自我掌控感。前者被生活拖著往前走,后者自己把控前進節(jié)奏。人間百態(tài),只要認清自己的真實需求,面臨選擇時做出符合內(nèi)心的選擇,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活的操盤手。你的人生是喜是悲,主動權(quán)其實一直在你自己的手上。愿我們新的一年,都能清晰自己的內(nèi)心,為自己的需求負責,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取舍,過上自己期待的生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