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先走一步
父母用他們的愛情建立起家庭,一路含辛茹苦地養育了兒女。待到兒女長大成人,他們卻漸漸老去,越發感到孤獨。除了時間,我們為父母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生命自有定數,父母如果有人先走一步,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父母退休后,社交圈變窄,可以談論的話題更少,能夠傾訴的就是身邊相依為命的老伴。老伴離開,必定受到致命打擊。而此時,除了慢慢走出傷痛,他們更加需要的,就是理解和聆聽。
正如美國電影《關于施密特》里的沃倫一樣,愛妻離去,忍受不了悲傷與孤獨的老人不得已只有選擇獨自開車旅行。“樹怕枯,人怕孤”,作為兒女,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去換位思考:父母喜歡的是怎樣的方式?愛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和完善。捫心自問,忙碌生活中,我們真的無法抽出一點時間留給父母?想想兒時盼著大人回家的急切心情,我們便會了解遠方家中那個“老小孩”是如何地期盼與焦急。
愛,不代表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因為愛,我們反而弄巧成拙讓事情更加復雜。父母與子女同樣如此,尤其那些剛剛失去愛人的老人,更加脆弱敏感。就像《天倫之旅》中老邁的弗蘭克一般,在發現子女們各自隱瞞的生活秘密后,心生猜疑最終病倒。其實,生活中,“大家都很好”。
兒女們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往往“報喜不報憂”地說出一些善意謊言。父母因為不明實際狀況,總是產生一些莫名擔憂。兒女們已不是當年的孩童,他們有自己的路,去經歷,去承受幸福或者悲傷。只要家中父母一句“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會以你為豪”,無論遭遇多少挫折坎坷,他們定會全力以赴!請記住,交流和理解,是愛的最好方式。
同樣,面對喪偶,老人的自我重新追尋也很重要。在老人最為孤獨的時候,身為子女的我們除了陪伴,更要 “分散引領”走出困境。像《櫻花盛開》一樣,老人帶著對妻子的思念,在充滿異國風味的日本找到全新燦爛人生。
我們也許不怕死,卻如此怕老。怕老了就沒人吻我,沒人抱我,沒人愿意與我共舞。無法改變時間流逝,只好延伸它的寬度和厚重。孤獨不會停止,思念會在彼岸繼續,我們要做的,是盡量讓它閃爍更多光亮。
人生規律無法回避。父母中終有一人會先走一步;而生者將承受更多的孤獨、痛苦與哀傷。重要的是——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盡一點孝心。不要在失去的時候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