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chuàng)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每到過年的時候,是家里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候。因為,這一天啊,可以收到家里長輩給的壓歲錢。那么為什么這天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關(guān)于壓歲錢的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傳說有一個叫“祟”的小妖怪,它每年都會在年三十這天夜里跑出來摸小孩子的頭。據(jù)說啊,只要是被這個小妖怪摸到頭的小孩子,就會得一種怪病,智商會下降、行為會退化,變成一個傻子。大人們都很擔(dān)心,就整夜點著火,坐著陪孩子玩不睡覺,為的是“守祟”。相傳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夫妻,他們是老年得子,對孩子格外愛護(hù)。年三十這天就陪著孩子一直玩,孩子就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后又包上,包上了又拆開,就這樣一直玩到睡著。沒想到半夜里小妖就來了,剛要摸孩子的頭,孩子的枕邊竟然閃了亮光,祟就逃跑了。第二天,這對夫妻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村里的人,大家也都學(xué)著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邊上,叫這個為“壓祟錢”,又因為“祟”跟“歲”諧音,后來就演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說的“壓歲錢”了。
第二種說法是來源于古代的“壓驚”。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獸叫做“年”。每到夜里,他都要出來害人,小孩子們很害怕,大人們就用鞭炮聲驅(qū)趕“年”。同時呢,還會給小孩子好吃的讓他們吃,給他們“壓驚”。再后來,人們就用錢代替了零食,到宋朝的時候就有了“壓驚錢”。
到了近代的時候,這個壓歲錢的給法也是花樣百出。有用紅包包一百文銅錢給晚輩,寓意著“長命百歲”;有在紅包里放一枚銀元給已經(jīng)成年的晚輩,寓意著“一本萬利”;到現(xiàn)在有了紙幣以后,有的長輩還會去銀行兌換連號的新鈔票放在紅包里給孩子,寓意著“連連高升”。
不論是怎樣的給法,都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一種期望跟祝福。而現(xiàn)在呢,壓歲錢也沒有之前那么講究了,必須要長輩給晚輩準(zhǔn)備。現(xiàn)在好多晚輩也會給長輩準(zhǔn)備,這其中不僅體現(xiàn)了一種孝順,也體現(xiàn)了一種家人之間的關(guān)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