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現在在一些古代建筑風格的大門前,常常見到門口一左一右擺放著兩尊石獅子,威風凜凜,這氣派一下子就出來了,我先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石獅子的種類,像是這皇宮門前的叫“北京獅”,胸前有古錢的這叫“獻錢獅”,兩足踏網球的叫“戲球獅”,像是廣東那邊還流行著“潮汕獅”,你見過哪一種?
不過也有人說了,其實中國本土壓根就沒獅子,所以無論是門前的石獅,還是集會上的舞獅,都不是真正的獅子,那獅子的原型是哪來的呢?
現在地球上的獅子,除了動物園中的,那些野外生存的獅子基本都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歷史上,獅子的足跡也曾經遍布歐洲南部、西亞和南亞,特別是獅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印度生存,于是在很多印度的佛教典籍里,有獅子的形象。獅子的形象之所以能傳入中國,或許與印度佛教的傳入有很大關系,像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一頭青獅,普賢菩薩的坐騎是一頭六牙白象,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外形也酷似獅子,獅子和大象在我國本土不那么常見,在印度卻早已被佛教賦予了宗教形象。
我們說獅子曾經在西亞、南亞活躍,獅子曾經因為國家之間的交流傳到了國內,像是西域小國會向中原大國進貢珍奇物件,尤其是張騫出使西域后,打通的文化交流路線,讓神秘的獅子得以進入東方古國,有些是以進貢的形式,有些則是驅趕獅子野獸表演,但是民間極少能見到這種動物,這些獅子被圈養在皇宮城墻內,只供皇親國戚觀賞,據傳說獅子第一次進入國內,那些圍觀的文武大臣第一次見,便將獅子比作是“沒有角的麒麟”。
雖然獅子藏在高墻內,但是獅子的模糊形象還是流傳至了民間,再加上老百姓的神話修飾,有了現在石獅、舞獅的形象,甚至還有人將獅子形容成長著一對翅膀的樣子,民間也有人認為龍生九子的第五子“狻猊”其實就是獅子。
所以一方面是民間對獅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另一方面是佛教的神化崇拜,傳統習俗里的獅子形象就此誕生,雖然在一些文物、舊民俗上總有獅子的蹤影,但是萬萬沒想到它只是個外來進口品,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獅子的傳統習俗么,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