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圖
閱讀的終極目標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小時候閱讀,可能是基于喜歡看書,一般看些小說、故事之類,屬于趣味性閱讀,不管是武俠還是玄幻,只要有趣、可讀性強,都看得津津有味。這個年紀的閱讀,幾乎全部注意力都是被情節吸引。
再后來,則可能是基于自己所學專業,大部分閱讀都不自覺地匯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
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我們的注意力開始有一點變化,除了注意情節、語言的流暢、修辭等等,我們還會關注整體架構、作者的認知地圖、有失偏頗的觀點等。隨著閱讀水平的提高,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書是同質化的內容,一般的書,已經吸引不了你。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這就是閱讀的終極目標。
如何實現這個終極目標?那就是進行擴展閱讀和主題閱讀。
什么是擴展閱讀?
你讀一本,并順著這本書的內容,找到與這本書相關的其它書籍去做延伸閱讀,這就是擴展閱讀。比如,你喜歡蘇軾的詞,你讀完他的詞,又去了解他的生平,去讀他的傳記……這就行成了一個序列,你對蘇軾的了解越來越立體,他不再是一個站在歷史彼岸供人瞻仰的影子,而是他就在你眼前,在你身邊,象你的朋友,象你的老師,具體而深刻。
另外,擴展閱讀還可以解決你另一個難題:不知道讀什么書好。
很多人在找不到好書的時候,喜歡向別人要書單。
但是,書單這個東西,除非推薦人非常靠譜,他親自看過他所推薦的書,能給你講清楚這本書值得一讀的點在哪里,否則就不要輕信。大家各自所處領域不同,興趣不同,閱讀目的不同,所以,多數情況下,去讀別人的書單是在浪費你的時間。何況有些讀物博主推薦的書單、分享的讀書心得,基本來自度娘,并沒有經過他自己的反芻消化。
真正的讀書分享,應該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你讀了一本好書,分享出體會、感受,別人看了,覺得有意思,產生了興趣,便跟著也去讀了這本書,分享出他的體會與感受,相互印證,分析各自的看法、角度,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而我們在互聯網上找到的書單,通常都不是這樣的。這些書單,充滿了各種目的,完全是運營團隊制作出來,或為了營銷帶貨,或為了獲取流量,不必太迷信。他們自己都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