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花生米和酒。
你有故事,歡迎找我!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在一個家庭中,家庭成員少爭吵、多團結的好處,不言而喻。
但要做到真正的家庭和睦,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生活在一個媽寶男的家庭中,兒媳若是斗不過婆婆,便會極容易受氣。
杜云很不幸,婚前沒看準,婚后才發現,丈夫是個媽寶男,但好在她命硬,也不是個怕事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
01
因為一句話,她讓婆婆無言以對
過節那天,杜云抽中午的時間回了趟娘家,看了看自己的父母,然后給母親塞了1萬元。
母親當即就說:“女兒啊,我不要這錢,你自己拿著,買些好吃的、好喝的,別苦了自己。”
杜云見狀,連連推辭著說到:“媽,你放心,我可不會讓自己受委屈。這1萬塊,你拿著,平日里別舍不得花錢,你要是不拿,就是嫌錢少!”
杜云知道,父母那一輩的人,都過得很命苦,偶爾還會有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所以他們對于錢,也是格外的珍惜,總是攢著,不舍得用。
母親知道,杜云是一片孝心,要是她再拒絕,女兒的心里一定會不好受的,就這樣,她收下錢,然后便歡天喜地地給女兒包粽子。
是啊,杜云這次回家,就是想吃母親親手包的粽子,艾葉將糯米團團圍住,放在水中一煮,然后伴隨著艾葉的清香,粽子熟了,卻也到了要分別的時候了。
杜云提著母親包好的粽子,回到了婆家。
晚飯時,也不知道婆婆從哪聽說了她的事情,便質問她到:“兒媳,過節你給你媽1萬元,為啥沒給我?”
她頓了頓,心平氣和地說到:“我為什么沒給你,你心里沒點數嘛?“
接著,她怕婆婆沒有明白她的意思,又補充到:“你不是管著你兒錢嗎?這過節給錢的活,當然是你得找他啊!”
婆婆聽到兒媳這解釋,頓時啞口無言了,當初的確是她,收了兒子的工資。
02
因為一頓飯,她選擇和丈夫AA制
杜云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選擇AA制,更沒想到的是,這件事還是她主動提的。
不過這件事,卻的確是事出有因,源頭需要追溯到一對耳環上。
那是在杜云和丈夫的結婚紀念日上,丈夫給杜云買了一對很漂亮的耳環,晚些時候,婆婆看到了,心里也很喜歡,她也很想要。
就問了兒媳,杜云也算是看明白了,直截了當地說到:“這對耳環,是你兒子給我買的,你要是想要,讓他給你買唄。”
”這得多少錢啊?“婆婆冷不丁的一問。
杜云也沒多想,淺淺的說到:“據我估計,這應該上千了。”
哪曾想,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把丈夫叫到了她房間,也不知道絮絮叨叨地說了些啥,不過她看到丈夫臉上有一些愁容。
后來,在給丈夫整理衣物的時候,她明白了,他錢包里的工資卡被婆婆收走了,估計他也有過反駁,不然出婆婆臥室時,也不會一臉的無奈。
但他又怎么會是自己母親的對手呢?以前聽他說自己過去的事情時,就感覺他是一個很苦命的人。
她也知道,婆婆這樣做,就是害怕自己兒子吃虧,婆婆也不想想,他兒子給我送了價值1千的耳環,我給他的東西,能差到哪去嗎?
不過這些話,杜云并沒有告訴婆婆,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才不想和婆婆正面發生沖突了。
可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丈夫沒了工資卡,每次出門吃飯,都得是杜云付錢,這哪成呢?她可不想過上坐吃山空的日子。
于是便主動向丈夫提出了AA制,在外吃飯,需要AA,省得她一個人吃了大虧。
因為之前她丈夫有工資卡的時候,兩人吃飯,也是一個人付上頓,另一個人付下頓的,不過,具體金額倒是沒怎么計算過。
結果就是,婆婆就給丈夫每月撥了1000元的生活費,工資一到賬,丈夫的微信就到賬了1000元。
對此,丈夫卻是對杜云越來越好了,雖然他拗不過母親,拿不到全部的工資,但也有了自己的可支配資金,他還是很歡喜的。
小諾有話說
好的家庭關系,自然是家庭成員彼此拎得清身份,識得大體的。
就像是將心比心的道理,你對別人足夠的真誠和友好,對方往往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你,反之亦然。
所以,我們在抱怨別人不公平的時候,也是該自我反思的時候,憑什么對方對你們的態度不一樣,是僅僅因為血緣關系,還是各自不同的做法?
話題:對于兒媳杜云的做法,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看法~
圖/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