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
一月尾聲,寒流奔襲而來,氣溫驟降,雨雪侵城。
很多人,正經歷著人生最難熬的冬天。
1月24日,80后創業明星茅侃侃自殺了。
他23歲就出任CEO,身價過億,上過央視,登過《中國企業家》,被稱為IT四少之一。他在極短時間內,一步躍至人生的巔峰。
2017年,因為資金鏈斷裂,茅侃侃賠進了全部身家,也沒能讓公司起死回生。為了不拖累女友,主動提出分手。
走到人生的至暗時刻,他發下一條“我愛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的朋友圈后,揮手告別人世。
整個創投圈,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都不敢相信,整天嘻嘻哈哈的茅侃侃,會以自殺終結生命。
后來大家才知道,他已有長達10年的抑郁癥。
這個年僅35歲的英雄,收獲了無數榮耀,卻也背負了萬千壓力,最終,還是把自己壓垮了。
我們沒權利責問他為何放棄,因為成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誰不是是一邊掙扎著,一邊努力的活下來。
那些看似是“人生贏家”的人,被困在自己的牢籠里,任何一件小事,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朋友圈看起來美好,內心卻早已千瘡百孔
一月初,正在歐洲讀研的小倩寒假回國,見我們第一句話就是,“我準備去看心理醫生了。”
上大學時,小倩總是嬉皮笑臉,最沒心沒肺的那個。出國后,朋友圈都是異國美景,常年在加班的我們,每每只能點個贊,羨慕不已。
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小倩說,朋友圈都是假象,實則在國外的每一秒,都是煎熬。
歐洲物價高昂,為節省開支,一個人住在城郊;
躲在屋子里吃泡面,啃幾十頁頭皮發麻的論文;
教學模式相差太大,與導師難以溝通,已經補考好幾次。下次再不過,就會面臨延畢危機。
從小建立的信心被徹底摧毀,交著巨額學費,不僅沒學有所成,還擔心回國找不到理想工作。
而對學歷崇拜的父母,要求她必須念到博士,光宗耀祖。
一向活潑開朗的小倩,開始整夜失眠,冒出過幾次輕生念頭。幸好,她還能找朋友傾訴,主動求醫。
有多少人,在朋友圈里的生活無盡美好,內心卻早已千瘡百孔。
學業,工作,婚姻,家庭……重重枷鎖在身,誰都沒有更輕松一些。只是我們已習慣將哭聲調成靜音,把苦痛收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我無法感激苦難,但會正視痛苦
2015,在臺灣念書的大陸女孩Nannie, 不幸遭遇八仙塵爆。
那場大火,帶走了15 個年輕人的生命。也讓23歲的她,變成了一個全身 60% 以上皮膚沒有毛孔、全身疤痕的人。
一場意外,幾乎被剝奪掉一切這個年紀應有的美好,人生變得舉步維艱。
撕裂的傷口愈合后,
后半生只能穿長袖長褲,戴假發;
四肢僵硬,不能出汗。
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接受這個事實。她說,我永遠無法感激這一場苦難,但我正視自己的痛苦。
不再緬懷過去,惋惜夢想,而是用盡所有力氣,去支撐起普通生活。比如練習行走和深蹲,試著投簡歷重新回歸社會。
現在的她,已經可以站直,獨自走一小段路,準點去公司上班。
“每個人的生活里總有一些改變不了事情,沒關系,哪怕是一條已經枯萎的路,在路上掙扎去找細微的希望就好了。所有的細小都會匯聚成大,耐心點。”
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人生的苦痛,小到職場失意,大到天災人禍,一旦降臨,我們便無處可遁。但真正的英雄主義,卻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云南留守兒童王福滿,身著單薄衣服,趕幾公里路上學,結了一頭冰花。接受采訪時,他卻開心地說到:“上學冷,卻并不辛苦。”,他堅信,只要用功念書,以后就可以去北京。
杭州縱火案受害人林先生,一夜間失去妻兒四人,巨大的悲痛席卷過后,公正遲遲未來,他卻毅然起身,投身公益,推進高層住宅防火,避免更多家庭步他后塵。
苦痛不值得歌頌,但也無須逃避。
如哲學家尼采所說:“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生命的可貴就在于,只有不放棄,它就有無數種可能性。
越沒有被命運善待的人,越懂得與命運抗衡。最強大不是無畏赴死,而是身處絕境,依然堅信頭頂有光,并為此不斷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