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瑞士知名財經期刊——《資產》(《Bilanz》) ,一年一度的《瑞士富豪300強》排名顯示,瑞士最富有的前300位,個人資產已逾十億瑞郎(近70億人民幣)的,已遠超其三分之一。在這些億萬富豪中,有的出身于名門望族,旗下坐擁,享譽世界的工業品牌;還有的,是來自金融行業的翹楚。
近一半的瑞士300強富豪,并非當地人,他們在此定居后,選擇入籍,成為地道的瑞士公民。來自德國的富豪,熱衷在毗鄰地近的瑞士,特別是其南部地區,擇地而居。
在瑞士,各領域的千萬富豪們,生活得遂心而愜意。不妨來認識認識幾位,住在瑞士的,人生贏家。
? 制藥:繼承十億財產的慈善家
安德烈·霍夫曼(André Hoffman),是醫藥帝國——羅氏(F.Hoffmann-La Roche AG,簡稱Roche)繼承人之一。1996年,霍夫曼進駐制藥巨頭羅氏,迄今,他仍處董事會之列。據估算,兩大擁有羅氏繼承權的家族,霍夫曼和奧里(Oeli),總計持有財富,約200億瑞郎(約1381億人民幣)。2004年,安德烈·霍夫曼,成為家族對外發言人。
此外,他還傳承了,父親盧卡斯·霍夫曼的衣缽,積極投身環保事業。近期,安德烈·霍夫曼屢屢登上頭條,因其對“綠色經濟”的公民動議,作出公開表態,并鼎力支持。該倡導截至2050年,屆時,瑞士將減少本國資源消耗量,消耗量只為目前2/3。
? 金融業和化工:從活動家到民眾領袖
克里斯托夫·布勞赫(Christoph Blocher),被視為瑞士人民黨(SVP)主導人物。在黨內,他頗受尊崇,享有盛譽。2003年,他順利入閣瑞士聯邦委員會,該委員會,僅由七人組成。但僅隔四年,他便不幸,在選舉中遭遇罷黜,讓位他人。據財經期刊《資產》述,布勞赫家族總資產,高達70至80億瑞郎(約484億~553億人民幣)。布勞赫家族,在過去的一年,財富增長強勁,成為“一夜暴富”的超級富豪代表。多家媒體披露,布勞赫依靠金融業務,逐步發家致富,但他始終對歐盟,持謹慎、保留態度。
1983年,布勞赫以學生身份,來到瑞士化學品制造巨頭——Ems化學公司(EMS-Chemie),他從法務部的“打工仔”,逐漸晉升,直至首席執行官。此后,又從該公司創始家族手中,購買了多數股份。事后證明,這個舉動極具先見之明,他輕易地將公司,收入囊中。1987年,《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對此評價:通過大宗股票投機,布勞赫家族掌舵的Ems,已不再像化工廠,更像是名目上的投資基金。
如今,Ems化工集團的掌門人之位,已傳給克里斯托夫的大女兒,馬圖洛·布勞赫(Magdalena Martullo-Blocher)。她將如何表現,人們不得而知,但眾所周知的是,該集團的高性能聚合物、特種化學品,正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
? 聚合物產品:擁有1.7萬名雇員的政治家
在媒體眼里,喬布斯特·瓦格納(Jobst Wagner),有一張鮮明奪目的標簽:“布勞赫宿敵”。因為,他曾為了挽救,瑞士與歐盟的雙邊協議,不惜直面挑戰布勞赫,并集結眾人之力,創建了社團——“瑞士利益”(Vorteil Schweiz),是徹底地站在了,這位政界大腕兒的對立面。
此外,瓦格納子承父業,接管了家族企業,聚合物產品集團瑞好 (Rehau AG,德)。據估算,他的個人財富,已逾8億瑞郎(約55億人民幣)。瑞好集團規模很大,其生產廠址,遍及50多個國家,旗下員工逾1.7萬名,主營生產汽車聚合物部件,如汽車外觀部件、封邊、零部件等全方位聚合物。
? 大宗商品交易:大宗交易的“狩獵者”
嘉能可(Glencore),是世界頭號,大宗商品交易商。伊萬·格拉森博格(Ivan Glasenberg),是其首席執行官,兼最大個人股東。多年前,伊萬接觸到了石油交易商馬克·里奇(Marc Rich),這位頗具傳奇色彩,又飽受指摘的石油商,他將自己南非的貿易公司,交由伊萬打理。在這里,伊萬接觸、熟悉了,大宗商品交易的運作規則。
1994年,里奇在美國,受到逃稅指控,被迫流亡瑞士,不得不將股權,全部出售給管理層。伊萬和部分高管,籌資6億美元,買下了里奇的公司,并為其重新命名——嘉能可。截至2011年,嘉能可擁有約500名,擔任關鍵職務的核心員工。首次公開募股(IPO,即企業新股上市,首次面向公眾出售股份),公司就讓一并所有權人,富甲一方。獲利最高的,當屬伊萬·格拉森博格,據估算,他的入股份額,市值高達93億美元(約640億人民幣)。
之后,他正式執掌,嘉能可與礦業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又稱“超達”)的并購。這次交易,使瑞士一躍成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版圖上,舉足輕重的樞紐之一。但嘉能可,常受到外界指摘和非議,因其頻頻被指逃稅、侵犯人權、破壞環境。
? 藝術品變賣:價值百萬的“情感補償款”
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加索,是萬眾仰慕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聲名顯赫的畫家。但在其孫女,瑪蓮娜·畢加索(Marina Picasso)的心中,卻是徹頭徹尾的“渣男”,他拋棄了第一任妻子,也就是瑪蓮娜的祖母,讓這位俄羅斯著名芭蕾舞演員,成為了傷心的婦人。瑪蓮娜把祖父的部分畫作,逐一變賣。在她心里,這位大師一文不名,但他留下的畫,卻讓當時已64歲的自己,躋身瑞士富豪300強。在被出售的畫作中,最著名的,要屬《一位女郎的肖像》(《Portrait de femme》)。這幅畫以祖母奧爾嘉·柯克洛娃(Olga Chochlova)為原型,估價高達6000萬瑞郎(約為4.442億元人民幣)。
與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揮手作別,瑪蓮娜并不覺得肉疼。畢竟,她沒有將家族全部遺產,來個清倉大處理。這位唯一的繼承人,仍擁有近400幅畫作,700張草圖。
瑪蓮娜關于畢加索的記憶,是黑暗的。在2001年出版的,個人傳記中,她用犀利的言辭,將祖父批得體無完膚:“他是自私的禽獸,無法對他的至親,表達絲毫愛戀”。多年來,瑪蓮娜感覺自己,始終生活在,祖父的暴政里。她在書里這樣寫道:“我被這個舉世天才,鉗制束縛,飽受煎熬”。
? 房地產:少時一貧如洗,老來富可敵國
瑞士房地產巨頭眾多,羅伯特·希爾伯格(Robert Heuberger)顯然不是最位高權重的那個。但他憑借94歲高齡,成為了瑞士富豪300強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希爾伯格的名下,約有2000所公寓宅第,其中包括酒店、商場、寫字樓和綜合物業。據《資產》估算,這位最年長的地產商,擁有的個人資產,介于4.5億~5億瑞郎之間(31億~35億人民幣)。
? 賽車:在速度與激情中追逐財富
29歲的體育明星,賽巴斯蒂安·維特爾(Sebastian Vettel),是瑞士超級富豪中,最年輕的一位。這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并非土生土長的瑞士人,他出生于德國,最終選擇入籍瑞士。比賽中,塞巴斯蒂安開足馬力,全速沖刺,在賽車的轟鳴聲中,追逐財富。據估計,他的個人資產總額,高達1.5億~2億瑞郎(10.4億元~14億人民幣)。
不僅如此,塞巴斯蒂安,還是一級方程式賽車領域中,最年輕就斬獲桿位車手、總冠軍、衛冕總冠軍、獲總冠軍次數最多的記錄保持者。2016年,他的基礎年薪就有3000萬瑞郎(約2.1億人民幣),再加上巨額浮動獎金,他榮登2016賽季,F1車手年薪排行榜榜首。除了賽車事業,塞巴斯蒂安還斥資數百萬瑞朗,準備開展私人房地產項目。
? 體育數據:大數據時代的賭博贏家
卡斯特·克爾(Carsten Koerl),是競技體育界里,一位獨具慧眼、運籌千里的制圖師。現年51歲的德籍工程師,是瑞士富豪300強里,新晉的上位者。早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克爾就把,親身創立的博彩公司——“逢賭必贏”(Betandwin)中的股份,清售一空,1.5億~2億瑞郎(10.4億~14億人民幣),被順利轉入他的個人賬戶。他也因此舉,在一夜間,成為億萬富豪。
如今,克爾仍沒有離開老行當,他正經營著一家,名叫“雷達體育”(Sportradar)的公司,為客戶提供體育大數據、體育投注數據。該公司還為全球的媒體、網絡客戶,提供體育賽事現場直播、信息以及內容,以及向歐亞非的莊家、博彩業,提供實時數據。
只要抓住機遇,踏實肯干,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富豪啊!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