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比較迷信,認為數字和命運息息相關,認為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和一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賈迎春在第二十二回里的制作的燈謎里就有“只為陰陽數不同”這樣一句。
曹雪芹也未能免俗,在《紅樓夢》里,曹雪芹某些數字特別情有獨鐘。
曹雪芹非常喜歡十二這個數字。《紅樓夢》又名《金陵十二釵》,太虛幻境里有“薄命司”正冊,副冊,又副冊等。每一冊里都是十二位女性。薛寶釵所吃的“冷香丸”的藥方里反復出現十二這個數字。
曹雪芹為什么那么喜歡十二這個數字呢?我覺得可能和《易經》有關。在《易經》里,十二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一年有十二個月,十二是陰之大數。《易經》里有“十二辟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十二地支和“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一一對應。
在《紅樓夢》第十九回里,賈寶玉把林黛玉比作“小耗子”;《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里,薛寶釵說過“司馬牛之嘆”;賈元春的判詞里有“虎兔相逢大夢歸”;王熙鳳經常被賈母戲稱為“猴兒”,賈母也講過一個笑話暗諷王熙鳳“吃了猴尿”。可見,“金陵十二釵”正冊里的女性和十二生肖里的動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對應關系。
曹雪芹對四這個數字也很喜歡:《紅樓夢》里有“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賈府有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和賈惜春四位千金;賈寶玉給蕙香改名為四兒;太虛幻境里有癡夢仙姑、鐘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四位仙姑。
這可能和中華文化對“四”這個數字的崇拜有關。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才藝有琴棋書畫四門。而賈元春的丫鬟叫抱琴,賈迎春的丫鬟叫司棋,賈探春的丫鬟叫侍書,賈惜春的丫鬟叫入畫,正好對應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書籍被分為“經史子集”四類,乾隆朝還修成了《四庫全書》。
但是,“四”也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四”和“死”諧音。秦可卿去世的時候,“只聽二門上傳事云板連扣四下”。四兒也因為和賈寶玉同一天生日而被王夫人攆走。
曹雪芹也很喜歡三這個數字:第五回里有“三春爭及初春景”,“勘破三春景不長”,“一從二令三人木”,“一帆風雨路三千”,“將那三春看破”,“蕩悠悠三更夢”;賈探春是三姑娘,生日是三月初三;第十三回里有“三春去后諸芳盡”;第二十五回里一僧一道也告訴賈府眾人,“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復舊如初”。
曹雪芹如此鐘愛“三”這個數字恐怕和《蘭亭集序》有關。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在上巳節,也就是三月初三那一天和謝安等人在紹興蘭亭那里飲酒賦詩,編成詩集《蘭亭集》,《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為《蘭亭集》所作的序。這篇散文文辭雋永,耐人尋味。“茂林修竹”正是瀟湘館的環境,“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和曹雪芹對人生苦短,聚散無常的感慨也十分契合。賈探春在大觀園里成立詩社的時候,在寫給賈寶玉的花箋上也寫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馀脂粉”,而東山也在浙江紹興,是謝安隱居的地方。
道教和佛教都認為有三十三重天。還有一個說法是“三十三重天,離恨天最高”,警幻仙姑就住在“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
當然,秦可卿在臨死之前給王熙鳳托夢的時候說的“三春去后諸芳盡”這句話也告訴我們,賈府在衰敗之前有過三年短暫的,美好的,繁盛的,熱鬧的時光。這三年是曹雪芹心中最溫暖的記憶。
曹雪芹對十三這個數字也頗有感情。第二十五回里,賴頭和尚拿著通靈寶玉的時候,長嘆一聲說道:“青埂峰一別,展眼已過十三載矣!人世光陰,如此迅速,塵緣滿目,若似彈指。”第七十六回里,林黛玉和史湘云詠月,用的韻腳就是“十三元”。
十三這個數字對于清朝人來說,很不吉利。雍正皇帝登基十三年之后駕崩。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后薨逝,乾隆皇帝因此悲痛欲絕,性情大變。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賈府被抄家那一年,曹雪芹正好十三歲,虛歲十四歲。這是不少專家在精心考證過曹雪芹的生卒年之后,已經基本認可的結論。因此,“十三”這個數字,對于曹雪芹來說,有著刻骨銘心的意義。十三歲的時候,曹雪芹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十三歲之前,曹雪芹的生活是花紅柳綠,精致高雅的,十三歲之后,曹雪芹的生活是窮困潦倒的,“舉家食粥酒常賒”。
曹雪芹對“二”這個數字也很鐘愛。賈寶玉是寶二爺;賈璉是璉二爺;大家是在二月二十二日住進大觀園的;賈府有寧榮二府。賈元春的生日是正月初一,薛寶釵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賈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有趣的地方在于,這四個生日正好每個生日相差二十天。比如二十一減去一就是二十。從正月初一到三月初三正好六十天,因為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六十正好是一個甲子。
注意,賈元春,薛寶釵,林黛玉和賈探春正好是“金陵十二釵”正冊里排名前四的人。
曹雪芹為什么如此安排呢?我不是很清楚。我猜測可能和《紅樓夢》的頌女主題有關。畢竟,“二”是偶數,也就是陰數的基本單位。所有的偶數都是“二”的倍數。而陰正好對應女性。
可以說,研究《紅樓夢》里的數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