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攻打張征。張征倚仗地勢高而憑據險隘,和李特相持好多天。當時李特和李蕩分成兩個營,張征偵察到李特的營寨空虛,派步兵沿著山繞過去攻打他。李特迎戰不利,羅準、任道都勸說撤退,李特估計李蕩必定會救援,所以不答應,張征的部眾到來的越來越多。李蕩的軍隊卻因為山路狹窄不能前進,李蕩非常勇猛對司馬王辛說:"父親在重圍中,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身穿雙重鑒甲,手持長矛,大聲呼喊著一直向前,連殺十多人。張征的部眾過來相救,李蕩的兵卒也都拼死作戰,張征的軍隊潰敗。
李特想就此回涪城,但李蕩和王辛進言說要乘勝追擊,李特聽從他們的意見,繼續進攻張征,張征突圍逃走。李蕩水陸兩路追趕他,終于殺死張征,俘虜張征之子張存。后來張存領走張征尸體被放回。李特派李驤和李攀、任回、李恭駐軍毗橋,來防備羅尚。羅尚派兵攻打,被李驤打敗。羅尚再派數千人出戰,李驤再次沖垮他們,繳獲大量器物甲仗。梁州(今漢中)刺史許雄派兵攻打李特,被李特沖鋒擊敗。李流進兵駐扎在成都的北面。羅尚派部將張興向李驤詐降,觀察到當時李驤的部隊不到二千人,張興在夜里返回向羅尚報告,羅尚派一萬精兵夜襲李驤。李攀在迎戰時戰死,李驤和將士們逃往李流的營寨,和李流合力回頭攻打羅尚的部隊。羅尚的部隊大亂,敗逃回去的只有十分之一二。接著進兵攻打擊敗羅尚的水上部隊,又占領成都,羅尚占據內城自衛,李特的威勢更加強大,羅尚害怕,派使者求和。當時蜀人感到危險而恐懼,都連結村莊建起營壘,紛紛向李特請降。李家軍橫掃蜀地,軍隊越來越壯大,李特的事業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他的后勤保障和人才儲備都還沒有做的很好,之后就出現了糧食危機,李特一籌莫展,后來將部隊化整為零,派至新歸降的各土堡征糧,李流和李雄都勸李特要持戒備的態度,這些村寨歸降李特無非就是權益之計,騷擾他們容易引起反叛,但李特怒而不聽。此時,朝廷內亂中司馬乂坐穩了中央權力,司馬乂當然也想有所作為的,派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率三萬水軍救援羅尚,宗岱讓孫阜為前鋒,迫近德陽。李特派李蕩、李璜、任臧共同抵御宗岱、孫阜。朝廷救兵如此兇猛,這給了被征糧的村寨反抗的勇氣。更讓羅尚有機可乘,任睿勸羅尚說,可以聯合各村,秘密約定日期,內外攻擊。羅尚聽從他的意見,任睿偷偷溜出城,秘密說服各村,各村全都聽候命令。二月,羅尚派兵襲擊李特的大營,各土堡全都響應,一時間從四面八方沖向李特兵,戰斗持續兩天,李特終因兵少而不敵,收集余下的部眾,退往新繁。羅尚的軍隊撤回時,李特又追擊他們,轉戰三十多里。羅尚又派出大軍迎戰,李特的軍隊慘敗,羅尚斬殺了李特和李輔、李遠,焚燒他們的尸體,將首級傳報洛陽,流民非常驚懼。李特的死給了李家沉重的打擊,好在李家兄弟子侄甚多,他們化悲痛為力量,推薦四弟李流接任大將軍稱號,繼續與朝廷戰斗。
此后孫阜攻占德陽,羅尚派督護何沖、常深進攻李流,涪陵人藥紳也組織義軍攻李流。李流與李驤抵御藥紳,何沖乘虛攻打北營。北營這里氐人符成和隗伯看到李家已經應付不過來了,準備在北營里叛變響應何沖。但就在投降的時候,李特的遺喪,李蕩的母親羅氏披甲上刃,頑強抵抗,被符成手下刺傷一只眼睛,也不退縮。李流在打敗常深、藥紳后及時救援,大敗何沖,符成、隗伯率軍突圍投奔羅尚。李流等人乘勝進攻抵達成都城,羅尚閉城防守,李蕩在追擊時中矛而死。這時中央朝廷人過來了,晉惠帝司馬衷下詔命令劉沈以侍中、假節的身份,統領益州刺史羅尚、梁州刺史許雄等人的軍隊,前往討伐李流。劉沈行軍路過長安,司馬颙覺得劉沈是個難得的人才,應該為己所用,在司馬家族眼里與自己的利益相比益州亂局算個啥,于是留下劉沈擔任自己的軍師,派席薳代替他統軍。雖然李家軍取得了勝利,但是李特李蕩的死,讓李流對前途失去了信心,他與妹夫李含商量投降,卻遭到了李驤與李雄的反對。李流和李含不再與李驤和李雄商量,李流派兒子李世和李含的兒子李胡到孫阜的軍中做人質。李胡的哥哥李離聽到這個消息,急忙騎馬從郡中趕回來,想勸阻卻沒有趕上。李離退回來與李雄商議襲擊孫阜的軍隊,于是兩人一起到流民中去說:“我們過去殘暴地對待過蜀民,現在一旦束手投降,就會成為任其宰割的魚肉,只有同心協力襲擊孫阜,來奪取富貴!”大家都聽從了他們。李雄于是和李離襲擊孫阜的軍隊,把孫阜打得慘敗,這時荊州刺史宗岱在墊江病死,荊州的軍隊就全退走了。李流非常羞愧,為此認為李雄的才能奇異,軍中事務全部都交給李雄處理(李雄是李特的第三子,李蕩的弟弟)。李雄隨后殺死了汶山太守,奪取郫城。李流把根據地遷到郫城,軍糧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蜀地的百姓都修筑土堡據險自守,有的向南進入寧州,有的東去進入荊州,城鎮鄉邑都走空了,沒有人煙。李流的軍隊甚至擄掠不到一點兒東西,兵士部眾都很饑餓,疲憊不堪。范長生是天師道(五斗米)教主,隱居在涪陵地區青城山下,形成了千余戶人家的宗教行政機構,西晉亂世,實際上的自治已經超越了國家行政組織。羅尚的參軍徐輿認為五斗米教是可以利用的人,對羅尚說:“我請求擔任汶山太守,邀請聯合范長生,共同討伐李流。”羅尚不允許,徐輿一生氣,出去投降了李流,李流讓他擔任安西將軍。徐輿前往青城山勸說范長生,讓他給李流資助糧食,范長生接受了他的勸說,李流的軍糧問題,暫時得到緩解,李流的軍隊因此而重新振作起來。九月的時候,李流病重,對眾部將說:“我的哥哥驍騎將軍李驤仁德英明,本來足以成就大事,但是侄子李雄英俊勇武,這大概是上天的選擇,大家以后一起接受他的命令。”于是李流去世后,大家共同推舉李雄為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李雄又派樸泰欺騙羅尚,聲稱自己投降朝廷,可當內應,舉火為號,讓羅尚襲擊郫城。羅尚于是派隗伯率軍攻郫城,樸泰把長梯送出城外。隗伯軍看到火起,爭相攀緣長梯登城。李驤軍早在路旁埋伏,李驤指揮伏兵出擊,大敗隗伯。連夜追擊至成都城下,假呼萬歲,說:"已經取得郫城!"順利進入了成都城,羅尚發覺中計,連忙退至內城守衛。隗伯身負重傷,被李雄活捉。李驤攻打犍為,截斷羅尚運送物資的道路。僵持了一段時間,內城糧盡,羅尚孤身逃至江陽,部下投降李雄。羅尚遣使向朝廷上奏情況,朝廷令羅尚暫統巴東、巴郡、涪陵。羅尚派別駕李興向鎮南將軍劉弘求糧,劉弘的手下不愿意,但是劉弘深明大義說:"天下是一家,互相不分彼此,我現在供給他,就不需要擔心西邊的憂慮了。"于是給羅尚三萬斛米,羅尚靠這些米得以生存,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得到朝廷的資助了,同年,羅尚移駐巴郡。310年,羅尚在巴郡去世,李雄乘機占據了整個益州。李雄認識到蜀中土著的支持對李家事業非常重要。李雄以范長生有名德、為蜀人所重,推舉范長生為君王,以緩和六郡流民與蜀中土著的矛盾。當然這也是的政治秀,范長生自然是不能做這個王的,他充分利用披在身上的道袍,傳達天意,說什么"推步大元五行,大會甲子,獨鐘于李“。于是李雄自稱成都王,任命叔父李驤為太傅,兄長李始為太保,李離為太尉,李云為司徒,李璜為司空,李國為太宰......全是他們一家人。范長生來到成都,拜為丞相,尊稱為范賢。306年,范長生勸李雄稱帝,李雄于是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晏平,國號大成 。成為十六國時期第一個建國的國家。追尊父親李特為景皇帝,母親羅氏為太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