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南大地,處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臨水村莊,依山城郭,處處都酒旗招展。
南朝梁武帝時期建造的無數古寺,還有多少依舊籠罩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一、二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是說,千里江南大地,處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臨水村莊,依山城郭,處處都酒旗招展。一個“綠”字、一個“紅”字,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多姿,姹紫嫣紅,令人心醉。一個“水”字,一個“山”字,點出了江南山水的靜謐與柔美。走在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怎么能不進小酒館喝上一杯呢?
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則反駁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由此可見,古人讀詩之認真,亦可領會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魅力。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說,南朝梁武帝時期建造的無數古寺,還有多少依舊籠罩在朦朧的煙雨之中。“四百八十寺”,點出了南朝梁武帝最后身死滅國的重要原因。這些歷史,早已遠去,但遺留下來的古寺氣息,依舊彌漫在江南煙雨中。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景中寓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唐王朝的深深擔憂,他多么希望祖國能夠長治久安,江南大地永遠太平美麗。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