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
世界最長橋梁鋼絲繩纜吊索
世界首創主纜索股水平成圈放索工藝
世界第一座分體式鋼箱梁懸索橋
世界抗風穩定性要求最高的橋梁之一
舟山群島歷史悠久,古稱“海中洲”,據史考古,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舟山本島西北部的馬岙鎮原始村落的99座土墩中,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海島河姆渡”文化,被譽為“東海第一村”。
建設舟山大陸連島工程,構筑出一條全天候的舟山——大陸通道,使舟山從孤懸海中的島嶼,變成同大陸相連的半島,成為大陸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實現了海島同大陸的連接,對進一步開發舟山海洋資源,推動浙江省、長江三角洲乃至中國經濟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舟山連島工程概況
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由岑港大橋、響礁門大橋、桃夭門大橋、西堠門大橋和金塘大橋等五座跨海大橋及接線公路組成。起于舟山本島,途經里釣島、富翅島、冊子島、金塘島,于寧波鎮海煉化廠西側登陸,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長約50公里,其中橋長約25公里,總投資逾120億元。
該項目分為一期和二期二個階段實施。一期工程包括岑港大橋、響礁門大橋、桃夭門大橋和其間的接線公路。于1999年底動工建設,至2004年底主體工程建設完成,2006年1月1日全部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包括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和其間的接線公路,于2004年5月開工建設,至今尚在建設中。
岑港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岑港大橋跨越岑港水道,連接岑港和里釣島。全橋長為793米,橋面寬22.5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300噸級,通航凈高17.5米,通航凈寬2×40米,主橋為3跨50米的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梁。
響礁門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二座跨海大橋。響礁門大橋跨越響礁門水道,連接里釣島和富翅島。全長951米,橋面寬22.5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500噸級,通航凈高21米,通航凈寬135米,主橋為80米+150米+80米的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引橋為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梁。
桃夭門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三座跨海大橋。跨越桃夭門水道,連接富翅島和冊子島。全長888米,橋面寬27.6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2000噸級,通航凈高32米,通航凈寬280米,主橋為主跨580米的雙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混合式斜拉橋,橋跨布置為48米+48米+50米+580米+50米+48米+48米,主塔高151米。
西堠門大橋—連島工程的第四座跨海大橋。建設中的西堠門大橋跨越西堠門水道,連接冊子島和金塘島。按照工程設計,該橋全長2948米,行車道跨度24.5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30000噸級,通航凈高49.5米,通航凈寬630米,主跨采用485米+1650米+578米的懸索橋方案,該跨徑在目前懸索橋建設中位居世界第二、國內第一。
金塘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五座跨海大橋。該橋起自金塘島,接至寧波的鎮海煉化廠西側。按照工程設計,該橋跨海全長18.5公里,行車道寬度為26米,雙向四車道;設置三個通航孔道,主航道橋采用主跨620米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方案,通航等級為50000噸級,通航凈空高度51米,通航凈寬544米;副航道橋分別采用主跨為186米的連續剛構和主跨為150米的連續梁橋。金塘大橋是繼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后國內第三長的跨海大橋,在舟山大陸連島工程5座大橋中規模最大。
鴨岑段接線工程:
鴨岑段接線公路是連島工程本島的起點段接線工程,全長10.85Km。該段工程經雙橋主線收費站后,路基分左右幅,通過炮臺嶺雙向隧道后合攏,終點與岑港大橋相接。
舟山夜景
五座跨海大橋飛虹橫渡
岑港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岑港大橋跨越岑港水道,連接岑港和里釣島。全橋長為793米,橋面寬22.5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300噸級,通航凈高17.5米,通航凈寬2×40米,主橋為3跨50米的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梁。
響礁門大橋是連島工程的第二座跨海大橋,1999年12月動工建設,2003年4月完工。響礁門大橋跨越響礁門水道,連接里釣島和富翅島,全長951米;橋面寬22.5米,雙向四車道;通航等級為500噸級,通航凈高21米,通航凈寬135米;主橋為80米+150米+80米的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引橋為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梁。
桃夭門大橋
金塘大橋—連島工程的第五座跨海大橋。該橋起自金塘島的小嶺,接至寧波的鎮海煉化廠西側莊俞路。按照工程設計,該橋跨海全長18.5公里,行車道寬度為26米,雙向四車道;設置三個通航孔道,主航道橋采用主跨620米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方案,通航等級為50000噸級,通航凈空高度51米,通航凈寬544米;副航道橋分別采用主跨為186米的連續剛構和主跨為150米的連續梁橋。金塘大橋是繼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后國內第三長的跨海大橋,在舟山大陸連島工程5座大橋中規模最大。項目總投資約77億元。
金塘大橋接線公路
朱家尖海峽大橋西起舟山東港開發區應家灣,東至朱家尖民航機場,建設里程6085.5米,其中大橋長2706米。橋梁總寬12.5米,主橋為76+138+76米連續剛構,截面型式為單箱單室斷面,下部基礎為直徑120cm預應力砼大管樁。在海上主橋兩側設置的54孔引橋為跨徑40m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基礎有直徑120cm的預應力砼大管樁和直徑180cm鉆孔灌注樁兩種型式,兩岸陸上部分引橋為1孔16m和12孔2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該橋于1997年3月開工,1999年3月完工,1999年5月建成通車。
岱山大橋——舟山大陸連島三期工程。籌建中的岱山大橋近期是連接舟山本島與岱山島之間的陸路通道,遠期將成為舟山連接上海跨海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起于定海馬目山東側的斧雙頭,從五虎礁錨地西側通過,跨越灰鱉洋,于岱山島雙合山后沙洋咀登陸,終于岱山島規劃內環公路。因工程規模宏大,擬采取“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方案。
岱山大橋主線工程長約21.5km,其中跨海大橋總長為17.4km,在距離起點約5km處,連接4.1km長白島支線。該橋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 km/h,路基寬度為24.5m,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
根據2005年5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岱山召開的岱山大橋建設現場辦公會議上提出的把岱山大橋作為我市十一五期間的一個重點、亮點,并爭取工程早日動工的要求,以及市委書記張家盟同志提出的岱山大橋工程建設要“依法、加速、科學、省錢、保質、安全、廉潔”的十四字指示,本工程于2005年5月開始進行預可行性研究,2005年9月編制完成了預可行性研究報告,2006年2月組織召開了“預可行性研究專家咨詢會”,根據專家咨詢意見對報告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06年4月完成了《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三期)——岱山跨海大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預可行性研究對西線、中線、東線三個路線方案進行了比選,初步研究結果表明西線(馬目)方案最優。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專題研究工作于2006年7月起陸續展開,重點對西線方案進行專題研究。
創造了多項國際國內建橋史之最
“連島工程能順利推進,科技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至關重要。無論是設計階段,還是施工制造階段,包括工程管理及建成后的大橋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凝結著連島人付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浙江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王昌將說。據介紹,西堠門大橋和金塘大橋技術難度高,規模巨大,創造了多項國際、國內建橋史之最。其中尤以西堠門大橋為甚:世界最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世界最長鋼絲繩吊索、世界首創主纜索股水平成圈放索工藝、世界第一座分體式鋼箱梁懸索橋、世界抗風穩定性要求最高的橋梁之一、中國最長主纜、中國直徑最粗強度最高的鋼絲繩吊索、中國第一次采用直升飛機牽引先導索過海(其中放索系統與直升機分離的模式為國際首創)、中國首先在復雜水文條件海域實施鋼箱梁運輸船舶動力定位等。而金塘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按橋梁新規范體系進行設計的跨海特大橋梁,結構安全度和耐久性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為今后國家新規范的修訂積累了重要實踐經驗;大橋主通航孔橋是全世界在外海環境中建設的最大跨度斜拉橋;全球首創使用鋼牛腿、鋼錨梁組合體系作為斜拉索塔端錨固;成功研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最大跨度、最大承重噸位的兩機同步聯動輪胎式搬運機;60米箱梁架運分離安裝方案效率國內最優、安全系數最高;預制墩身濕接頭技術科研攻關,有效解決了裂縫問題,有關材料、施工工藝及養護措施技術國內領先。
長三角300公里范圍內云集中國三大跨海橋梁工程
中國三大跨海橋梁工程
東海大橋
我國第一座長距離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北起上海蘆潮港,南抵浙江杭州灣小洋山島,全長32.5公里,是連接上海洋山深水港與上海陸域的唯一通道。
東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外海跨海大橋;159米高的兩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橋主塔在國內最高。
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全長約32.5公里,其中陸上段約3.7公里,蘆潮港新大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的海上段約25.3公里,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接段約3.5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設計荷載按集裝箱重車密排進行校驗,可抗12級臺風、七級烈度地震,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東海大橋是上海市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長橋。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經建成的跨海大橋最長的也只有16公里,而東海大橋建設總長32.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橋”。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跨越杭州灣海域,止于寧波市慈溪,全長36公里,成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長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大橋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南起慈溪市水路灣村,北至嘉興市海鹽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鄭家埭村,一頭通向上海,一頭連著寧波.
杭州灣跨海大橋于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建設,計劃于2007年6月26日全線貫通,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2008年奧運會前建成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設北、南兩個通航孔,除南、北航道橋外其余引橋采用30-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大橋兩岸連接線工程總長84.4公里,其中北連接線 29.1 公里,南岸連接線 55.3 公里。大橋和兩岸連接線總投資約160億。
世界十大懸索橋
No. 1 明石海峽大橋(Akashi Kaikyo Bridge)1991米,日本,1998年
No. 2 舟山西堠門大橋
No. 3 大貝爾特橋(Great Belt Bridge)
No. 4 潤揚長江大橋
No. 5 亨伯爾橋(Humber Bridge)
No. 6 江陰長江大橋
No. 7 香港青馬大橋
No. 8 維拉扎諾橋(Verrazano Narrows Bridge)1298米,美國,1964
No. 9 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No. 10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普陀山旅游景點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及慧濟禪寺。
朱家尖島位于舟山群島東南部蓮花洋上,北離普陀山島2.5公里,西與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約2公里,面積為72平方公里。具有集海、沙、石、林、洞于一體的山海自然風光。著名風景區有五連沙景區、白山景區、烏石塘景區、情人島。朱家尖與普陀山一起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如世外桃源的桃花島,與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桃花島正好吻合,現正在規劃興建“金庸武俠文化村”。金庸先生欣聞題詞“碧海金沙桃花島”。著名導演謝晉拍攝電影《鴉片戰爭》時,在桃花島上搭建了外景地定海古城,成為新的旅游景點。
游人若登臨遠眺,近山遠海,詩情畫意,盡收眼底,不禁嘆為如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