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養細胞疾病(GTD)是一組來源于胎盤滋養細胞的疾病,包括良性的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和惡性的侵蝕性葡萄胎、絨毛膜癌、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上皮樣滋養細胞腫瘤及異常非葡萄胎絨毛病變、超常胎盤部位反應、胎盤部位結節(如下圖所示),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和絨癌的相關知識及超聲表現。
圖注: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分類
良性葡萄胎:屬于良性滋養細胞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0.81‰,根據其病理特點及染色體核型不同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的患者,由于滋養細胞過度增生,患者血β-hCG水平明顯升高,甚至可達到80000-100000U/L;但部分性葡萄胎的患者僅有不到10%的患者可出現β-hCG升高。葡萄胎的臨床癥狀可以表現為: · 停經后陰道流血:多在停經后8-12周出現,有時可伴有水泡狀組織排出。 · 子宮異常增大、變軟:子宮增大體積大于停經周數。約有30%左右的患者,由于水泡停止生長或大量排出體外,子宮體積可等于或小于停經周數。 · 妊娠劇吐:由于β-HCG水平異常增高,妊娠嘔吐出現早,且癥狀嚴重,持續時間長。 · 病理表現:滋養細胞呈不同程度增生,絨毛間質水腫,間質血管消失或極稀少。 · 染色體核型: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體核型為二倍體。約90%的完全性葡萄胎源于空卵單精子受精后復制,形成父系二倍體,染色體核型為:46,XX。約10%的完全性葡萄胎為空卵內兩條不同的父系精子受精而成,染色體核型為:46,XY。 ◆ 宮腔內無妊娠囊、胚胎(胎兒)及其附屬物,其內可見大量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的無回聲區,呈“蜂窩狀”,經陰道超聲檢查,可見這些“蜂窩狀”無回聲區呈“葡萄串”樣改變。 ◆ 部分病例,一側或雙側卵巢內可合并黃素囊腫,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卵巢內的囊性包塊,邊界清楚,形態規則,囊壁菲薄囊內可見細帶狀分隔。 ◆ CDFI及PW:宮腔內“蜂窩狀”無回聲區內無血流信號,子宮肌壁內可探及豐富血流信號,PW呈低阻力型。圖注:完全性葡萄胎——宮腔內探及非均質包塊,內可見“蜂窩狀”囊性無回聲區,與肌壁分界清晰
圖注:完全性葡萄胎——宮腔內探及非均質包塊,內可見“蜂窩狀”囊性無回聲區,與肌壁分界清晰,肌壁內可見少豐富血流信號
圖注:完全性葡萄胎合并左側卵巢內黃素囊腫
· 病理表現:滋養細胞呈不同程度增生,絨毛間質水腫,水腫間質內可見血管及紅細胞,這是胎兒存在的重要依據。 · 染色體核型:部分性葡萄胎的染色體核型為三倍體。由單卵雙精子受精,或單卵單精子受精,單精子自我復制而成。 · 超聲表現:部分性葡萄胎除可觀察葡萄胎的“蜂窩狀”無回聲區外,于宮腔內還可見到妊娠囊結構,囊內可有胚胎或無胚胎,胚胎可死亡或存活,但存活胎兒多合并畸形或生長受限、羊水過少等情況。圖注:部分性葡萄胎——宮腔內可見孕囊及卵黃囊,宮腔內另探及一非均質包塊,內見“蜂窩狀”無回聲區
◆ 不全流產合并胎盤水泡樣變:子宮增大不明顯,“水泡”成分較少且不規則,無黃素囊腫,血β-hCG水平不高。 ◆ 胎盤間質發育不良:胎盤間質發育不良屬于宮內正常妊娠時胎盤絨毛干血管擴張、沿絨毛干血管的絨毛高度水腫,呈囊狀擴張并混合有正常絨毛,不伴有滋養細胞增生,其與部分性葡萄胎難以鑒別,主要依靠染色體核型進行鑒別,部分性葡萄胎為三倍體。參考文獻:
1、謝紅寧.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超聲特征與診斷[J].腫瘤影像學,2017,26(03):161-164.
2、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妊娠滋養細胞疾病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9:994-1001
3、王麗娟,李睿歆,林仲秋.2021FIGO《妊娠滋養細胞疾病診治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22,38(2)
4、常才.經陰道超聲診斷學(第3版)
<完>
感謝您的閱讀
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超聲技術與診斷
投稿請加微信:runsecret(備注投稿)
618未來得及享受優惠的,趁出版社還未下架,趕緊來撿漏
比618略貴10元左右,但也很劃算
出版社隨時下架活動鏈接,抓緊撿漏吧
1. 部分文章整理自專業圖書、期刊及網絡,我們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請支持正版圖書,如若覺得侵犯您的權益請直接微信發送給我們或發郵件至515330743@qq.com。
2. 歡迎分享及轉載,轉載請保留所有信息,包括文章來源及整理人員或平臺。
3. 投稿請發送稿件至515330743@qq.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