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以前,中國電影院線,其實沒有真正權威、標準一致的票房統計。
在此之前,很多大熱影片,都曾有上億人次的觀影記錄,如果票價是今天的標準,都意味著40億以上的驚人票房成績。
比如謝晉導演的創作黃金時期:《天云山傳奇》《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部部觀影人次上億。
比如80年代的頭號明星劉曉慶,她主演的影片,除上述的《芙蓉鎮》外,還有《神秘的大佛》《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等,同樣部部觀影人次破億。而且作為合拍片的《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在當時香港市場,還分別獲得1.2億港幣和1.5億港幣的驚人票房。
1990年引進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創造了超過2億觀影人次,在當時票價0.5元時,總票房破億的奇跡,讓《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家喻戶曉,“80后”們人人會唱。
在中國電影史上,最神話的記錄,當然就是1982年上映,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在票價1毛錢時,拿下1.6億的驚人總票房,在整個八十年代,不知被多少中國人翻來覆去看過了多少遍,
也讓從吳京到王寶強,整整一代少年郎有了“功夫夢”“英雄夢”,從此走上了電影之路。
然而,上述這些電影的票房數據,其實并沒有統一標準,所以眾說紛紜,本文也只采用其中一種說法。
中國電影院線最早有完整確切的票房統計,就是始于1995年。卡梅隆導演,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在內陸市場拿下了1.02億票房。
而同年度的華語片票房冠軍,是那部讓成龍大哥一舉打入好萊塢,躋身“2000萬美金片酬巨星俱樂部”的經典功夫大作《紅番區》,
該片在全球市場獲得8200萬美金收益的同時,在剛剛開放的內陸電影市場也拿下了9500萬票房,對決卡梅隆+施瓦辛格的組合,絕對可以算“雖敗猶榮”了。
真正內陸電影的票房冠軍,是姜文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5000萬票房。在威尼斯電影節捧得影帝大獎,也讓姜文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
中國電影市場的第二個票房冠軍,當然就是那部卡梅隆導演封神之作:《泰坦尼克號》,在全球橫卷18億美金的票房之余,在1998年的內陸市場也拿下了3.6億票房,在當時看來,猶如天文數字。給當時每個中國影人與觀眾的震撼,難以形容,無可比擬。
相比之下,馮小剛導演那時幾千萬票房的各種“馮氏賀歲片”,就已經是每年的國產片冠軍,和好萊塢電影的差距確實如同天鑒。
此刻多少國內的大導名導,還在一如既往地拍攝各種鄉土題材影片,冷門文藝片,一門心思去國際爭獎,因此在票房競爭中一敗涂地,競爭力甚至比不上錄像廳和DVD。各大院線奄奄一息,電影院都不知拆了多少。
以文藝片享譽國際影壇、連獲大獎的張藝謀導演,懷著對中國電影的責任感,不計個人毀譽,拍攝出一部在中國商業電影史上意義無與倫比的《英雄》。
該片不止是在國內獲得的年冠記錄(2.5億票房),占了全年票房總量的1/4,而且以3100萬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北美、日韓等世界各地都登頂票房冠軍,在全球收割票房合計1.77億美元(14.5億人民幣)。從此開啟了華語商業大片時代,真正拯救了整個中國電影,功勛蓋世,惠澤至今。
此后,《功夫》(周星馳),《十面埋伏》(張藝謀),《無極》(陳凱歌),《夜宴》(馮小剛)次第登場,2006年,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將自己保持了4年之久的華語票房記錄,刷新到2.91億。
2008年,從好萊塢歸國的吳宇森,執導又一部兩岸三地眾星云集的大片《赤壁》,將華語片記錄刷新到3.21億。并在同一年,就被馮小剛的《非誠勿擾》(3.35億)刷新。只不過直到此時,連《泰坦尼克》10年前的票房記錄,都不曾打破,也實在很有些“菜雞互啄”的意味。
2009年,兩部好萊塢大片來襲,《2012》(4.65億),《變形金剛2》(4.51億),才刷新了這一記錄。
而中國影壇百余位明星演員,傾力合作的獻禮大片《建國大業》(4.16億),同樣打破前記錄,突破4億大關。乍看起來,我們和好萊塢的差距似乎已經接近了?
2010年,電影史劃時代的一年,又是卡梅隆導演,3D大作《阿凡達》,在全球市場橫卷27.9億美金的總票房的同時,在內陸市場也拿下了再次猶如天文數字的13.3億票房,將此前記錄直接翻了近2倍。
也讓雙雙創造6.7億票房佳績的《唐山大地震》(馮小剛)與《讓子彈飛》(姜文),再次“望洋興嘆”。
2012年,烏爾善導演的《畫皮2》,將華語片票房記錄提高到7億。
誰知才過了幾個月,徐崢拉上王寶強與黃渤兩個好兄弟,自導自演的《泰囧》,一路勢如破竹,連創票房記錄,讓華語票房記錄一舉突破10億大關,提升到12.7億, 此后并將該記錄保持3年之久。
而且,《泰囧》更和此前的《唐山大地震》《讓子彈飛》《畫皮2》形成了集團攻勢,這些全內陸班底制作和主創人員的票房爆款影片,徹底打破了之前港臺明星對華語電影市場持續十年的壟斷地位,內陸演員從此占據電影圈的絕對主導地位。
雖然另一方面,好萊塢大片的票房同樣在更創新高:2014年《變形金剛4》:19.8億,2015年《速度與激情7》:24.2億!
但是中國內陸影人同樣已站到了挑戰好萊塢霸業的起點。此后:2015年:《捉妖記》24.4億。2016年:《美人魚》33.9億。2017年:《戰狼2》56.9億。2021年:《長津湖》57億!
近6年時間,票房冠軍四度易主,已經再無好萊塢大片的身影了。甚至如今的票房榜前十名,國產影片已占其中九席,回首過往艱辛,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