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行十八首
一
登京口三山感懷
江山第一譽天下,
拾級榮登興滿懷。
近翠流連驚遠黛,
危峰眺望上高階。
逶迤勢銳群巒競,
浩淼奔騰九派排。
勝跡縈心思共樂,
吟詩載酒約同儕。
二
長江留詠
橫呈一水驚澎湃,
緣有源頭天上來。
競棹千帆迎旭日,
弄潮百泳躍擂臺。
隆基數過西陵渡,
棄疾長吟北固哀。
逝者如斯俱往矣,
復興三角涌良才。
三
金山與金山寺
一寺裹山當海潮,
蓮花柳絮鎖僧寮。
峰巒靈動疑三島,
殿角崢嶸起六朝。
梵唄晨昏聽鼓響,
船帆日月看云飄。
參禪悟得菩提理,
人世紛爭萬慮消。
四
詠金山故事
深沉底蘊多佳話,
傳說千年動客吟。
和尚何干男女事,
仆人頗具是非心。
驚魂蘆蕩皆因鼓,
圓夢湯陰未解音。
世上冤緣終有報,
春秋褒貶到于今。
五
甘露寺懷古
東流帶走胭脂計,
江祭長留烈女名。
世上愚氓何庶子,
人間蠢貨有公卿。
火燒赤壁存吳蜀,
血戰夷陵毀約盟。
博弈俱傷休妄作,
一中卡特識輸贏。
六
凌云亭攬勝
亭中落腳似凌云,
一覽江天二目昕。
玄燁豪情留墨寶,
國藩勵志勒摹文。
騰空飄帶長河水,
坐地緘言翠黛群。
巧結因緣真幸甚,
甘為京口獻殷勤。
七
三上北固山
甘露冠嵁仰望遙,
層巒疊翠引風騷。
峰巔片石留三國,
檻外洪波咽六朝。
形勢千重自屏障,
長江四面作兵壕。
登臨幸甚留詩句,
獻與山光狀浪濤。
八
多景樓觀景
且把長江視硯波,
金焦作墨細研磨。
似椽鐵塔權當筆,
如紙藍天堪類羅。
落彩生風添比興,
揮毫疊翠起婆婆。
樽前請許先墮幘,
再理絹縑繪玉柯。
九
祭江亭懷古
恨石猶存事可尋,
楚醪雖滿肯同心。
劉王難吊殉情處,
酒客空喧踶跡涔。
蟹粉豬茸為念悼,
虢亭白帝恨浮沉。
美人豪杰今誰問,
苔蘚何知日漸深。
十
負步焦山吊焦光
象焦對峙扼江口,
凈地藏身釋重輕。
冀濟蒼生尋草藥,
祛除疾苦負山名。
綠筠翠柏隱青瓦,
古木奇藤聽梵聲。
不起三招甘淡泊,
漁樵為計享清平。
十一
站立壯觀臺上
滄浪浩渺奔騰去,
天地壯觀形勢牛。
砥柱好窮千里目,
海門可盡大江秋。
白云頭上飄浮過,
古柏崖邊生發虬。
有幸登臨時蕩氣,
清風明月盡情收。
十二
欣然逛南山
山林城市數京口,
招隱連綿黃鶴山。
笛奏鸝鳴思過往,
云騰霧繞擁安閑。
甘泉流響藏魚影,
古木參天尋鳥蠻。
澗草傳香情欲醉,
浮生幸得寄蒼顏。
十三
圌山獵勝
圌山飛峙大江邊,
嬴政圈耑欲萬年。
險道懸崖奇步步,
澗泉洞穴詫涓涓。
時聞鐵笛鳴云谷,
還聽霓裳奏月筵。
曉霽振衣凌絕頂,
扶桑紅日耀藍天。
十四
寶華山一瞥
峰巒綺麗入奇境,
泉澗幽深藏玉芝。
譽滿東南名戒牒,
聲聞天下寶禪師。
金焦東忽如浮玉,
牛首西迤似奔騎。
漂渺長江醉煙樹,
光明法界令神馳。
十五
第一福地茅山
峰巒起伏擁青翠,
奇洞清泉聽水潺。
漢景三茅先得道,
哲宗四寶再榮顏。
九霄萬福明皇賜,
句曲道宗弘景頒。
抗日船山埋土井,
胸懷敬仰樂登攀。
十六
妙高臺中秋賞月
進山不上妙高臺,
莫怨冰輪拒入懷。
切記中秋晴好夜,
簪花載酒詠詩來。
十七
中泠泉
東流受阻水三曲,
楊子中泠第一泉。
得飲三盅消萬慮,
蓮軀云步賽神仙。
十八
鎮江歸來
吳頭楚尾別南徐,
射水歸來自作廚。
弄墨舞文驅寂寞,
談詩議畫品瓊琚。
一支禿筆風云詠,
三尺吊竿湖海漁。
家國事煩愁永晝,
中秋面月問躊躇。
作者:
陶為祥,筆名老柏蒼松,昵稱老壽星。創作詩詞六千余首,成書五千首,刊《浮生雜詠》《陶為祥詩鈔》各兩冊。部分詩詞散見于書報雜志網絡平臺。
榮獲2016/2017中國詩書畫家創作年會一等獎,第四屆相約北京二等獎,第五屆相約北京一等獎,第七屆炎黃杯二等獎,響水2016
工會杯二等獎,中國文藝名家名作特等獎,詩詞入編《中國文藝名家名作2018年鑒》。邀聘中國詩書畫家網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受聘濱海縣黃海詩社顧問。現任阜寧縣詩詞協會名譽理事。
投稿郵箱3182529240@qq.com
501
掃描或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