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以來,趣店、和信貸、拍拍貸等三家公司先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一時間迎來了海外上市潮。
據中國財富網獲悉,除上述三家已披露招股書的企業外,目前陸金所、挖財等幾家公司也在積極籌備海外上市,而凡普金科、資邦金服等公司此前也曾表示有上市意向。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隨著當前監管框架初步確定,互聯網金融機構估值具有了較為明確的空間,是個很好的上市“窗口期”。
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認為,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海外成功上市案例不斷增多的背景下,眾多具備實力的互金企業也將謀求出海上市以拓寬融資渠道,而資本市場對同類公司的容量有限,成功上市企業數量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海外上市成國內互金公司首選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的不斷趨嚴,國內互金機構競爭日益激烈,平臺的獲客成本與合規成本也在增加,因而上市融資成為了緩解平臺生存壓力的有效途徑。
但由于國內對IPO企業在規模、合規經營等方面都設有較高門檻,如利潤方面,主板上市需3年盈利,累計超過3000萬元;創業板上市則需2年盈利,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最近1年盈利,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而目前國內大多數互金公司還正處于燒錢擴大客戶及經營規模階段,能夠滿足上市盈利要求的并不多。
不過,據中國財富網梳理發現,此次赴美上市的3家互金公司,在業績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
▲近期赴美上市三家公司的經營收入和凈利潤 制表:中國財富網
具體來看,截止2017年上半年,拍拍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為17.33億元與10.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0%和2400%;趣店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則為18.33億元與9.7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94%和393%。而和信貸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則分別為1511.3萬美元和889.5萬美元,同比上漲了287%和575%。
雖然這三家公司在業績上表現較為搶眼,但依舊選擇了海外上市。張葉霞指出,在目前國內嚴監管格局下,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處于整改期,平臺的模式和產品存在不確定性,但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中明確規定,不得存在發行人的經營模式、產品或服務的品種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發行人的行業地位或所處的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等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
此外,除國內上市需滿足的一些硬性要求外,薛洪言認為,平臺赴美上市已有成功模式,對于一些急于上市的平臺而言,赴美更具吸引力,但海外上市也并非一帆風順,平臺會面臨著業務模式被當所地理解等難題。
此前已在紐交所上市的信而富創始人王征宇表示,相比以往,如今赴美上市的操作難度正在增加,在業務模式發展上,必須通過大量數據與運營模型讓海外機構投資者相信,這種業務模式是可持續的,而不是短期效應。
扎堆赴美上市背后的風險
近期隨著國內赴美上市的互金平臺增多,業內一些未上市平臺也開始蠢蠢欲動。薛洪言認為,平臺上市首先對于品牌效果的提升較為顯著,尤其是目前國內網貸平臺正面臨著污名化的困擾;其次開辟了公開股權融資渠道,為平臺打開了融資大門,奠定了后期持續發展的資金基礎;第三有利于平臺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同時投資者相應的信任度也會提升。
然而,在眾多利好背后也存在著信息披露、競爭模式等方面的諸多風險。張葉霞表示,海外上市制度為備案制,對IPO材料只進行形式審核,但IPO之后對二級市場監管嚴苛,若企業沒有披露或未及時披露影響公司業務的信息將會導致訴訟,而在海外上市的發行成本及上市后維護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此前已有宜人貸、信而富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后,此次拍拍貸、和信貸和趣店掀起的赴美上市潮,可能會加劇彼此之間的上市競爭,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企業將更被海外市場認可。
業內人士向中國財富網表示,其實國外并不太注重網貸這種金融服務模式,當地已有的金融機構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平臺在海外上市路演期間,很多機構投資者會重點考察公司治理架構是否良好、是否通過技術驅動業務規模化發展,是否通過設立風險備付金承擔信貸壞賬風險等內容。
此外,王征宇表示,海外上市還應小心沽空機構的“威脅”,為避免被海外沽空機構盯上,要向SEC與海外投資機構證明自己屬于純粹的信息中介平臺,不存在暗自承擔壞賬經營風險的職責,因此必須拿出完整財務數據、業務操作架構流程,甚至對每筆信貸合同與資金流向都做好材料儲備,隨時隨地等待核查。
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蠢蠢欲動
在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掀起的赴美上市潮下,已在紐交所上市的宜人貸和信而富,近日股價紛紛創出歷史新高,其中曾以6美元/股發行的信而富,截止10月17日盤中最高漲至12.86美元/股,實現了股價翻倍。
▲
▲信而富股價周線圖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