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開完麻醉早會的劉醫生急匆匆趕往腫瘤內科。
腫瘤內科,前幾天收治一個腫瘤晚期患者?;颊叻浅D贻p,但已經發生了骨轉移。尤其是頸椎的轉移,讓她痛不欲生。
這里的精神上扛不住,一方面是對死亡的畏懼,另外也有疼痛折磨的因素。加上大量藥物導致的食不甘味、胃腸道反應,人很快就不行了。
因此,調節精神狀態以及控制疼痛,是抗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一天,劉醫生就聽說這個患者吃了十來片止疼藥。
顯然,這些藥并不是她實際需求的藥。這里面,很可能是焦慮因素主導的。
急忙趕去腫瘤內科,劉醫生是希望用自己的鎮痛技術幫助她。畢竟,控制疼痛最專業的就是麻醉科和疼痛科。
然而,看到了患者后,患者表示不疼了。并且,堅決拒絕使用劉醫生建議的臂叢連續阻滯計劃。
按照她說的,脖子上戴一個泵生活不方便。
其實,劉醫生聽到她這么說以后,當即就想反駁: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你還想什么生活上更方便?不應該首先考慮怎么不遭罪的問題嗎?
最終,劉醫生沒這樣說。他覺得,此時的患者精神是不正常的,她也是可憐的。這樣脆弱的人,不能再傷害她了。
盡管她表示拒絕,劉醫生仍試圖通過講解這個鎮痛操作“如此簡單”以獲取她的認同。
劉醫生解釋到,就是用超聲引導下把一個小管子埋在臂叢神經附近。通過一個止疼泵,來持續不斷的泵藥。
甚至,為了解除她的顧慮,劉醫生還特意強調:只要把泵裝在兜里,完全可以到處溜達。(盡管劉醫生知道她已經不可能再自己行走了)
談到最后,劉醫生近乎激動地說:我沒有提成,不信你可以去行風辦問問。
盡管這樣,她還是選擇繼續口服藥。
帶著無盡的遺憾,劉醫生返回麻醉科,繼續其他工作。當天,他一直看手機,希望內科打來電話,希望她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