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福成股份應是下了極大決心,在轉型道路上邁出了極為關鍵一步。
近日,公司果斷決定擬出售旗下3家公司,徹底剝離養牛和屠宰這兩塊虧損業務,吹響了向殯葬業大步轉型的沖鋒號。
斑馬消費了解到,此次資產出售公司可獲得不低于3億元流動資金、每年減虧1500萬左右,進一步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每股收益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
分析人士認為,下一步福成股份或會在墓地資產的并購上有大手筆。
果斷剝離虧損業務
沉寂4年之后,福成股份(600965.SH)終于又開始了新一輪大動作。
日前,公司發布公告,擬剝離旗下肉牛養殖以及屠宰資產,涉及養殖分公司、屠宰分公司以及澳洲公司。
30年前,李福成在河北三河以7頭牛起家,上世紀90年代成為“中國牛王”。2004年,福成股份(前稱:福成五豐)以養牛和肉牛屠宰加工為主業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養牛第一股”。
公司為何突然要出售這部分資產呢?公告表示,公司在國內的肉牛養殖以及屠宰業務受到京津冀環保升級影響,面臨外遷風險,該行業所處的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且持續虧損,牽制了公司業績的進一步提升。
澳洲公司的經營環境雖未發生重大變化,但在最近幾年內,投入多、產出少,持續虧損。
澳洲公司是福成股份于2015年出資設立,在當地收購了3家農場,起初是為了緩解國內肉牛不足的問題,提升公司產能。
斑馬消費了解到,2013年-2017年養殖分公司業績波動巨大,其中2013年和2014年毛利率為負,今年上半年營收5063萬元,凈利潤虧損210.7萬元。
屠宰分公司最近4年持續虧損,2016年虧損近2100萬元,2017年虧損1491.2萬元,今年上半年營收1.4億元,虧損473.6萬元。
2015年成立的澳洲公司是福成股份首次涉足國外投資,公司投入巨資收購3家農場。到2017年末,累計對澳洲公司的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
高額投入并未帶來相應收益。澳洲公司2016年和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9.2萬元和846.2萬元,凈利潤分別虧損206.7萬元和394.5萬元,今年上半年再度虧損378.8萬元。
殯葬主業或放大招
事實上,目前福成股份的主營業務已發生較大變化,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于殯葬業。
2017年年報顯示,承擔公司畜牧板塊業務的母公司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為128.6萬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2808萬元。
在公司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三河寶塔陵園盈利1.3億元,福成肥牛盈利3436萬元。
在毛利率方面:2017年公司殯葬業務的毛利率為86.8%,且逐年走高;餐飲業毛利率65.5%,總體保持穩定;畜牧業雖占公司營收的6成以上,但毛利率僅為14.25%,利潤貢獻比僅為24%。
公司表示,養殖和屠宰資產出售之后,預計每年可減少虧損1500萬元左右,還能給公司帶來不少于6億元流動資金。虧損資產出售還會進一步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提升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此前,福成股份多次表示要將殯葬業作為公司轉型發展的先鋒,資產剝離正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是公司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同時,更加充裕的流動資金將加速公司在殯葬版塊業務的布局與擴張。
今年是寶塔陵園最后一個業績承諾年,全年要實現歸母凈利不低于1.47億,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實現承諾應無問題;福成肥牛雖沒有爆發式增長,但總體保持穩定。據此推算,虧損資產剝離后,公司全年凈利潤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剝離虧損資產手握資金輕裝上陣,可以在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分析人士認為,剝離資產后福成股份將手握近10億貨幣資金,公司在目前產業基金主導殯葬資產并購的同時,或會加大對行業優質資產的直接并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