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對外朗讀了《終戰詔書》。日本在經過了數年苦戰后,不得不向美國投降。
◎ 《終戰詔書》局部
而就在幾年前,日本全國還上下一心,國民都激動的要為天皇陛下和日本帝國獻身,完成八纮一宇的一業。先前的什么「一億玉碎」「七生報國」的昭和男兒畢竟也是血肉之軀,哪里扛得住凝固汽油彈呢?
這些讓人聽了熱血上頭的豪言壯語,終究沒個屁用。不過,隨著美國占領軍的到來,舊日本的一切都變了。
◎ 從精神上摧毀昭和
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其血統在日本綿延千年而未斷絕。盡管在這一千年的歷史中,天皇真正執政的時間顯得相對短小,大部分時間,日本的最高權力都由幕府將軍把持,幕府將軍權勢之大,搞得不少美國人一開始誤以為幕府將軍就是天皇。
可以說,萬世一系的天皇是日本社會穩固的地基,日本民族相信一個神話:天皇是由太陽女神天照大神派來下凡,統治日本這塊神圣土地的,天皇就是日本的象征。
盡管幕府將軍換了一茬又一茬,天皇的地位始終沒有被動搖。曾有傳聞織田信長有過取而代之的想法,不過這個離經叛道的軍閥最后被燒死在本能寺,終于沒有完成自己天下布武的大業。雖然地位穩固,但日本天皇只能當當國家吉祥物,過著枯燥且無聊的生活。
◎ “二二六”兵變
從近代倒幕運動中可見日本天皇國家吉祥物的屬性:倒幕派推翻幕府的統治時,還得借用天皇的名號——「王政復古」「大政奉還」…直到后來“二二六兵變”時的皇道派軍人的說辭——"昭和維新"、"尊皇討奸",本質也是借天皇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可以說,縱觀昭和年代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天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要想使日本走上真正正確的道路,第一步就是推倒天皇這座神像。
◎ 玉音放送
大部分專制國家的的君主都會把自己裝飾成天神的化身,或者是天神的代言人。把君主作為神來崇拜是此類國家政體中的重要環節。
這其中有不少好處,首先加強臣民與君主之間的距離感,這樣他們就會自發的對君主的權力產生畏懼。所以古代的不少君主連臉都不讓人看,聲音也很少有人能聽得到,就是為了營造這種距離感與神秘感。
其次,在于塑造君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把平民和君主割裂為兩個物種,君主是不會犯錯,英明決斷,沒有人類情感的圣人。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日本天皇不是握有實權的專制君主,但是天皇也喜歡這種儀式感。千百年來少有平民見過天皇真容,能親耳聽到天皇「玉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 麥克阿瑟與裕仁合影
1945年9月27日,昭和天皇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美國大使館,拜見了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親切接見了天皇,并與他拍了張合照。
照片中,高大的麥克阿瑟叼著煙嘴,雙手叉腰,充滿自信。旁邊是一臉頹廢無精打采的昭和天皇,神情沮喪。
兩人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使不少日本人感到接受不能:幾十年來政府口中英明神武運籌帷幄,領導日本進行屠美滅英大業的昭和天皇,真容竟然是這副模樣。這使日本人心理受了不小的打擊。
雖然《終戰詔書》仍然保留了天皇的面子,沒有全面否定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不過也承認了日本損失慘重,無力再戰的事實。
而接下來的「玉音放送」事件更是給昭和男兒的心頭補了一刀。
《終戰詔書》這樣寫道:
抑圖帝國臣民康寧、偕萬邦共榮之樂者、皇祖皇宗之遺范、而朕之所拳拳不措也。曩所以宣戰米英二國,亦實出庶幾乎帝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如排他國主權、侵領土者,固非朕志。然交戰已閱四歲、朕陸海將兵之勇戰、朕百僚有司之勵精、朕一億眾庶之奉公、各不拘于盡最善、而戰局必不好轉、世界大勢亦非利我。加之敵新使用殘虐爆彈、頻殺傷無辜、慘害所及、真至不可測。而尚繼續交戰、終非但招來我民族之滅亡、延可破卻人類文明。如斯、朕何以保億兆赤子、謝于皇祖皇宗之神靈哉。是至朕所以使帝國政府應共同宣言也。
當每個普通日本人都聽到了由“人間神”天皇親自朗讀的《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戰敗的消息。連強硬的阿南惟幾聽到錄音后,也只好切腹自殺。
◎ 日本民眾跪在地上,通過收音機收聽天皇的“玉音放送”
◎ 阿南惟幾(1887年2月21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陸軍大將。1939年10月任陸軍次官。1941年4月任第11集團軍司令。1942年7月~1944年12月任第2方面軍司令。先后率部入侵中國、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亞。1943年5月晉上將。1944年年底任航空總監兼航空本部長、軍事參議官。1945年4月在日本敗局已定情況下出任陸軍大臣,力主實施本土決戰,反對接受《波茨坦公告》,拒絕向盟軍無條件投降。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日自殺。
“玉音放送”事件對于日本右翼頑固分子的心理打擊不可謂不大。
而《人間宣言》的發表更是麥克阿瑟導演的重頭戲:此宣言不僅承認了日本戰爭的失敗,更是直接否定了先前風行的日本民族優越理論,承認了日本多年以來進行的戰爭是不義的戰爭。天皇的神性與君權神授的傳統理論也在人間宣言中被徹底否定。天皇不是高高在上的牧羊人,天皇和國民是通過互相信賴,互相敬愛所形成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單靠神話傳說而產出。
“朕和諸等國民是在一起的,希望和你們同甘苦,共進退。朕和諸等國民之間的紐帶,是依靠互相信賴互相敬愛所形成。并非是單靠神話傳說而生出。而說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優越的素質,擁有能擴張統治世界的命運,這種架空事實的觀念,也是無根據的。”
《人間宣言》打破了日本傳承千年的君主神話。天皇不是神,天皇也是人類,和他的國民一樣,沒有神圣之處。天皇的權力源于國民的信任,而不是天照大神。
◎ 日本國憲法
到了1946年的二月,美國就完成了修改日本國憲法的工作。修改憲法算是美國改造天皇的最后一步:從法律層面消滅了君權神授理論。
新憲法由美國法學家起草。這部新憲法和舊憲法比,做出了四點重要的改變:
一、該法改變了傳統上天皇的權力來源。正如《人間宣言》所言,君主權力來源于人民的信任。日本國新憲法中寫道:“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征,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權所在的全體日本國民意志為依據。”
新憲法不僅明確了天皇的權力來源問題,同時也限制了天皇的政治權力。
其中,第三條,內閣對天皇的國事行為的建議和責任:天皇有關國事的一切行為,必須有內閣的建議和承認,由內閣負其責任。
第四條,天皇的權限、天皇國事行為的委任:
1.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并無關于國政的權能。
2.天皇可根據法律規定,對其國事行為進行委任。
◎ 日本國憲法第二章
二、該法剝奪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權利,防止日本再次走上擴張道路。而且在(名義上)廢除了軍隊。
三、廢除了貴族制度與法律特權。日本國憲法第十四條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得以人種,信仰或門第區別對待。同時廢除了日本貴族,也就是明治維新時代《華族令》所定下的華族制度。
四、思想的自由。在昭和時代日本,宗教被用作政府的宣傳工具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神道教,佛教。
神道教在日本政府的政治宣傳中作用重大。盡管在明治維新前神道教不過是日本各地民俗信仰的合稱,但經由日本政府宣傳家的再創作,神道教竟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日本政府宣揚軍國主義的手段。
在倒幕戰爭結束后,日本政府需要利用宗教手段鞏固天皇權威,于是,神道教身為日本傳統民間信仰,便成了宣傳家的首選。首先是將神道教祭祀官方化,使其為宣傳服務。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即是這一政策的產物。同時鎮壓與日本政府口徑不合的宗教。大本教出口直子的女婿譴責戰爭,于是大本教總部在1935年被警察圍攻,隨后有數千名信徒遭逮捕(值得一提的是該教在戰后成立了博愛友愛會)。
而佛教也加入了這場盛會。日本佛教向來魔怔,有戰狂傳統。而在昭和時代,也有不少佛教大師挖空心思,引經據典地為軍國主義辯護。日蓮宗田中智學就鼓吹讓日本統一世界,成為「萬邦朝儀的大戒壇」,「王佛冥合的理想世界」。后又組織國柱會宣揚愛國忠君。
在戰爭正式開始后,各類大師更是活躍起來。宣布要「尊皇尊佛」,「神國必勝」。對于普通士兵,他們宣傳為天皇盡忠就是對佛虔誠,奮勇殺敵正是信仰堅定的體現。后來又有了「大東亞戰爭宗教翼贊會」「興亞同盟」等。他們幾乎被軍方完全掌控,由林銑十郎親任興亞宗教同盟總裁。
◎ 林銑十郎(1876年2月23日-1943年2月4日),日本陸軍大將,日本第33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陸軍大學畢業,留學德國。1930年任朝鮮軍司令官。
在佛教大師與軍方的精誠合作下,大批佛教經典遭到篡改。日本寺院被迫順應大勢,往佛經里大批塞一些“尊皇護國”之類言論。直至戰爭結束,這種亂象方才停止。
為了防止這種悲劇重演,憲法中寫道:
可以說,日本國憲法徹底完成了美國對舊日本思想上的改造。也為日本后續經濟(土地改革,分割財閥),軍事層面的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 結語
不過,美國主導的修憲只是對舊日本改造的開始。麥克阿瑟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日本迎來了千年未有的大變局。
日本在明治天皇手中從一個世界邊陲的落后島國變成了蒸蒸日上的大日本帝國,而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成為了亞洲屈指可數的發達國家。而隔壁的大韓民國就沒這么幸運:歷經數次軍事政變與政治強人的統治,才最終成為正常國家。
可能有人會說麥克阿瑟閹割了日本,讓日本做了美國人的狗,沒了昭和男兒的骨氣。但昭和男兒所謂的骨氣不僅讓日本人吃不飽飯,還發動侵略使鄰國生靈涂炭。
這種“骨氣”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