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路上走,有人伸過來了一宣傳單,然后上面寫的是某一書法培訓班,所以今天說說這個。關于要不要學書法這個,大家如果看過大叔往年的文章,大概率知道具體答案。自從小孩上了高年級,感覺老師對孩子寫的字的重視程度加強了,按老師的話說一方面是到時候答卷的內容多,速度要快,如果真的沒把字寫好,到時候機器閱卷就會相當麻煩。這學期來,寫字的質量有所下降,但還是比家長的字好看太多了,所以現在是慶幸當時硬著頭皮去練字了。所以今天簡單的和你聊聊小孩寫書法的那些小事。如果在惠民大叔家長社群中有書法老師的,那請從專業的建議更好啦。關于學書法的文章,隨便一搜索一大把,教育人的話一堆一堆的,你隨便抓一個家長說練字推薦不,不用思考,那絕對是推薦的。學,肯定有必要。但什么時候開始學,得聽聽海淀沁老師的說法:學前的孩子可以從觀察開始,了解書寫姿勢和基本規則,激發書法興趣,打好審美基礎。這個過程需要適時、恰當的引導和糾正。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開始硬筆書法的學習和練習。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只關注書寫成果是否美觀,而是要重點關注書寫過程,特別是筆順問題、書寫姿勢和握筆方式。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可以逐漸從硬筆書法練習轉向軟筆書法學習,不過并不是要求每一個孩子都必須進行軟筆書法技藝的練習,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精力而定,但每一位中高年級學生還是非常有必要學習基本的軟筆書法知識的,這是幫助孩子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和培養審美情趣的過程。
嗯,簡單的說就是:一年級開始學硬筆,然后三年級開始學軟筆。
但可能到高年級或初中,基本上沒時間去碰了。而且一定要學軟筆嗎?也是未必了 ,有興趣你就多學,沒興趣,鞏固之前的硬筆書法成果就行了。
如果你想讓孩子在書法有所成就,那得交給書法培訓老師指導,一般家長也是指導不來的。但如果只是讓孩子把字寫工整,那方法實在太多了。比如說孩子手上的語文課本,里面每個生字都有田字格,而且每個字在田字格的方位都清清楚楚了,只要孩子按著課本練,估計也偏不到哪去。沁老師說:從部編版語文書上的“書寫提示”中就能看出,緊跟課本和課內老師的腳步,孩子便可按部就班地學習到書法的基本要求,循序漸進地提高寫字能力。特別是最基本、也是最不容忽視的書寫習慣。除了課本之外,那有個全能型的語文詳解更是萬能神書,在孩子預習的時候字、詞、定義、擴展、詩歌、造句再加筆畫與練字都在上面,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只要每天把生字練完,堅持三年下來,不優秀都不行。
當你找到外面的專業培訓機構,那培訓機構的老師就會開始準備讓小孩練字,但選什么樣的字體來練才有用呢。培訓班先教隸書,是因為隸書入門最容易,容易出成績呀,培訓班需要業績吸引生源,你懂的。但是隸書入門簡單出門難,孩子一上來只習慣隸書寫法的話,楷書行書就很難學好了,所以這種培訓老師可以果斷舍棄了。
大叔當時也沒考慮那么多,只是看到小區里面有一家書法機構比較近,于是去報名了,那當時是中年級,所以硬筆練的是和課本同步的楷體,軟文練的是歐體,比較秀氣工整。但畢竟練字的時間就一周一次,小朋友在書法課上練過的單字還行,但如果讓孩子去寫個全篇作品,還是欠缺的。在廈門中小學生漢字書寫大賽就參與過,比不上那些專業行家出手的作品。沒辦法,想做到專業,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練的。
如果沒有打算把書法發展成一門技能,練習硬筆就夠了,實用效果看得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