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出大事了!美國科學家稱生酮飲食是「災難」,這是真的嗎?丨野獸生活

前幾天,一篇題為《美國科學家:生酮飲食是一種促進疾病的“災難”!》的文章火了。

文章標題非常聳人聽聞,不僅掛著「美國科學家」的名頭,還引用了一篇科研論文,看起來更唬人了。

今天,我們就將這篇文章中的種種誤解逐一掰開、揉碎。

“災難”一文中引用的多項研究,研究原作者是美國杜克大學教授Eric Westman。

Eric Westman教授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在引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時,并沒有尊重研究中的真實數(shù)據(jù)和論文原意。

翻譯如下:

「請注意,這些作者對低碳水飲食、生酮飲食沒有做過任何研究,并且在我看來他們沒有做出科學的總結(jié)。他們曲解Yancy 博士和我的研究成果。在過去,我曾與Nael Barnard 和 Dean Ornish 博士共同列席研討會,他們原本是要探討素食飲食,但在演講中沒有深入的講到他們的研究。卻對低碳飲食(我的演講題目)做出批評。他們并沒有給出充足、更具科學性的信息支撐,這樣糟糕的表現(xiàn)真是讓我沒齒難忘。

我是《營養(yǎng)學雜志》的客座編輯,曾發(fā)表過一些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文章。正如 Gary Taubes 在他最新書籍《支持生酮的理由》中說的那樣,許多醫(yī)生現(xiàn)在在使用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也從中獲益匪淺。」

01

文章觀點不靠譜

在理論邏輯、事實證據(jù)層面,這篇文章至少存在12個錯誤之處。

錯誤1:生酮飲食導致蛋白質(zhì)缺乏

文章認為,生酮飲食使身體將盡可能多的蛋白質(zhì)分配給糖異生,僅將最少的必要量用于組織修復。

實際上,正確生酮低碳水,并不會導致蛋白質(zhì)缺乏,也不會盡可能多的蛋白質(zhì)分配給糖異生,更不會影響組織修復。

  • 首先,生酮飲食推薦吃足夠的肉類、魚類、蛋類、動物內(nèi)臟、優(yōu)質(zhì)脂肪、低糖蔬菜水果和堅果,并不會缺乏蛋白質(zhì)。

  • 其次,人體對糖異生的需求是有限的,身體只有少數(shù)組織必須使用葡萄糖供能,絕大多數(shù)組織器官可以使用脂肪酸、酮體、乳酸等物質(zhì)提供能量。因此,人體對葡萄糖的絕對需求本就不大。

  • 最后,除了蛋白質(zhì),身體還可以利用甘油、乳酸、丙酮酸等底物進行糖異生,即使完全不攝入碳水化合物,也不會影響組織修復。

錯誤2:生酮飲食導致營養(yǎng)不良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可能缺乏維生素、礦物質(zhì)、纖維和在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中發(fā)現(xiàn)的植物化學物質(zhì)。

實際上,正確執(zhí)行的話,生酮飲食不僅不會缺乏任何維生素、礦物質(zhì),反而是真正的高營養(yǎng)密度飲食方案。

這是因為,生酮不限制大多數(shù)蔬菜和低糖水果,生酮飲食要求戒除或限制的是糖、面、米等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此外,維生素、礦物質(zhì)最重要的食物來源是肉類、魚類、蛋類、動物內(nèi)臟、優(yōu)質(zhì)脂肪等,而不止有蔬菜水果。

從「營養(yǎng)密度」的角度來看,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低碳水飲食,富含高營養(yǎng)密度食物。


圖片來源:Dr. Paul Saladino: the Carnivore Code

與文章相反,不少科學研究證實了生酮飲食不會缺營養(yǎng)。例如,2020年10月發(fā)表的一篇高質(zhì)量研究,對長達2年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二度分析。

結(jié)果表明,低碳水飲食并未導致任何營養(yǎng)缺乏。

文章還認為,生酮、低碳水飲食缺乏植物化學物質(zhì),如黃酮和花青素。

實際上,生酮、低碳水飲食并不一定缺乏植物化學物質(zhì)。

首先,生酮、低碳水飲食通常推薦食用天然低糖蔬菜、水果,富含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

其次,黃酮和花青素等「植物化學物質(zhì)」的真實健康益處仍存在爭議,它們并非人體必需營養(yǎng),也并非不可被其他營養(yǎng)成分取代。

這些成分在某些初步研究中顯示出健康益處,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物質(zhì),以及植物中存在的其他成分,可能對人體有害。

錯誤3:生酮飲食損害腸道健康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纖維含量也低,不利于腸道微生物生產(chǎn)的有益健康的短鏈脂肪酸,因此不利于腸道功能。

實際上,正確生酮飲食中,膳食纖維含量不一定低;即使是低纖維版本的生酮飲食,也不一定缺乏短鏈脂肪酸。

正如上面說的,生酮飲食不限制大多數(shù)蔬菜和低糖水果,所以不會影響膳食纖維的攝入。

此外,生酮飲食中產(chǎn)生的酮體,本身可以作為腸道細胞的燃料,可以有效滋養(yǎng)腸道。

而且,正確生酮飲食中,推薦食用天然草飼的黃油、酥油等,本身就富含短鏈脂肪酸。

總之,無論是否有膳食纖維的攝入,生酮飲食都可以為腸道提供優(yōu)質(zhì)的能量。

錯誤4:生酮、低碳水飲食難以堅持

文章認為,長期堅持生酮飲食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食物的選擇有限,但不良反應卻很常見。

實際上,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飲食中,可選食材非常豐富,長期不良反應較少。

文中提及的「食物選擇有限,但不良反應常見」的情況,只在兒童癲癇治療的相關研究中出現(xiàn)。治療癲癇中,患者有著不同的生理情況,同時使用這多種癲癇藥物,與一般人群中不同。

而在其他人群中,研究顯示,生酮、低碳水飲食具有更高的依從性。

2021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前期糖尿病患者群體中,從「可操作性、可持續(xù)性」性來看,生酮飲食遠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低脂低卡、少吃多動」飲食方案。

在傳統(tǒng)干預方案中,僅有13%的患者可以堅持一年;而生酮飲食方案中,有高達80%的患者可以持續(xù)一年,高達75%可以持續(xù)兩年。

2020年發(fā)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群體中,大多數(shù)遵循生酮低碳水飲食的人會繼續(xù)這種生活方式,因為這種飲食不僅十分簡單易行,而且受試者看見了實實在在的健康益處。

錯誤5:生酮飲食減肥無長期優(yōu)勢

文章認為,生酮、低碳水飲食可有效減肥,但只在短期有優(yōu)勢,長期并不比其他飲食效果更好。

實際上,文章中引用的研究,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定義為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小于40%,這種定義并不符合「生酮飲食」標準甚至不符合「溫和低碳水飲食」標準。

發(fā)表在國際頂刊 NEJM 的研究顯示,低碳水減肥效果比地中海、低脂飲食更好。

在該試驗中,低碳水飲食不需要挨餓,最初是極低碳水生酮飲食,逐漸過渡到溫和低碳水飲食;而低脂飲食、地中海飲食都被要求刻意挨餓少吃。

請注意:試驗期長達2年的飲食對照試驗,非常罕見。而在這項研究中, 2年的試驗期內(nèi)都是生酮、低碳水飲食效果更好。

總之,長達2年的對照研究顯示,不挨餓的生酮低碳水飲食,比需要挨餓的地中海飲食、低脂飲食效果更好。

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對比低碳水、低脂肪飲食減肥效果的對照試驗共有67項。

67項試驗中,58項顯示低碳水減肥效果更好,36項具有統(tǒng)計學顯著意義,也就是低碳水減肥效果顯著更好。

那有沒有對照試驗研究顯示「低脂肪飲食比低碳水減肥效果更好」,且具有統(tǒng)計學顯著意義呢?

沒有,一項也沒有。

錯誤6:控制糖尿病,生酮沒有優(yōu)勢

論文認為,在改善糖尿病方面,生酮、低碳水飲食并不比其他飲食策略更有效。

實際上,生酮、低碳水飲食更有利于血糖的改善,通常比其他飲食策略更有效。

2021年,國際頂級醫(yī)學期刊BMJ發(fā)表的高質(zhì)量研究顯示,生酮低碳水飲食可以在短期內(nèi)改善2型糖尿病癥狀。

2019年發(fā)表的一項對照研究已經(jīng)表明,極低碳水生酮飲食療法,可以逆轉(zhuǎn)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效果遠優(yōu)于主流標準療法。

傳統(tǒng)療法中,只有10.5%的患者出現(xiàn)大幅緩解,減少用藥;而在生酮飲食組中,高達54.7%的患者出現(xiàn)大幅緩解,減少用藥。

換句話說,在改善血糖方面,生酮飲食的效果比傳統(tǒng)方法好5倍。

南非醫(yī)學科學家Prof. Tim Noakes 曾將不同的研究做過一個對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有低碳水飲食可能明顯改善或緩解糖尿病,效果遠優(yōu)于高纖維素食或純素食飲食。

2021年8月發(fā)表的一項薈萃分析,覆蓋了8項隨機對照試驗,共有648名受試者參與。

結(jié)果顯示,在肥胖、糖尿病患者中,與主流推薦飲食相比,在減重、降低血糖方面,生酮飲食至少在6個月內(nèi)效果明顯更好。

而在改善血脂(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膽固醇」HDL-C)、減少血糖藥物使用方面,生酮飲食至少在12個月內(nèi)效果明顯更好。


文章作者自己也承認,至少在短期試驗內(nèi),生酮飲食可抑制食欲,促進體重減輕,降低血糖值,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對整體健康指標幾乎沒有負面影響。

錯誤7:生酮飲食增加脂肪肝風險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富含肉類、飽和脂肪,膳食纖維攝入較低,會大幅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風險。

實際上,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低碳水飲食不僅不會導致脂肪肝,反而有助于改善甚至逆轉(zhuǎn)脂肪肝。

人們曾經(jīng)認為,增加飲食中脂肪的攝入量會導致脂肪肝,但這個觀點并不正確。雖然直覺上看,吃更多的脂肪會讓肝臟「變胖」,但我們的身體比這復雜得多。

清華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實際上,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才會讓肝臟「變胖」、發(fā)炎。

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釗課題組發(fā)表的最新綜述文章,通過從近7000篇科研文獻中的臨床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碳水化合物與炎癥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性,并會惡化肝臟脂肪堆積。

2021年發(fā)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與低脂低卡飲食相比,低碳水飲食、5:2輕斷食讓患者發(fā)生了更顯著的改善。

從脂肪變性減少來看,低碳水飲食組減少了9.3%,5:2輕斷食組減少了6.1%,而低脂低卡組僅僅減少了3.6%。


相關文章:
10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保護肝臟

錯誤8:生酮飲食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可以在短期內(nèi)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癥狀,但飲食的營養(yǎng)狀況可能在長期內(nèi)增加健康個體的風險。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酮、低碳水飲食對預防、改善和逆轉(zhuǎn)阿茲海默病具有一定的效果或潛力。

2021年發(fā)表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嚴格的生酮飲食治療阿茲海默病的臨床試驗。

26名被診斷為輕度阿茲海默病的患者,參與了一項隨機交叉試驗。一組吃生酮飲食,另一組吃低脂飲食,6周后兩組互換飲食模式。

結(jié)果表明,生酮飲食組受試者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測試有顯著改善。

我們曾采訪過神經(jīng)內(nèi)科專家夏萌醫(yī)生,夏萌醫(yī)生是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三博腦科醫(yī)院神經(jīng)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

夏萌主任告訴我們:正確執(zhí)行的低碳水飲食,對阿爾茨海默病等腦科疾病的防治都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擊圖片閱讀專訪??

錯誤9:生酮飲食提高心臟病風險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會使部分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從而增加心臟病風險。因為,在作者看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壞膽固醇」。

實際上,正確生酮、低碳水飲食,不僅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反而可能改善心臟健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不一定是「壞膽固醇」。

研究表明,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低碳水飲食,可以預防、改善甚至逆轉(zhuǎn)以下幾乎所有導致冠心病的風險因素。

2008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生酮、低碳水飲食改善了幾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指標,效果比低脂肪飲食更好。

此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不一定是「壞膽固醇」。

研究表明,低碳水飲食導致運動員的膽固醇變化,可能是一個「功能性」的目的。

因為,低碳水運動員訓練量很大,身體需要用更高速率運送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膽固醇、脂蛋白的升高,是為更好地運送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出現(xiàn)的。

2021年,JAMA Cardiology發(fā)表的最新研究顯示,胰島素抵抗才是心臟病的最強危險因素。

該研究顯示:

2型糖尿病,也就是嚴重胰島素抵抗,讓冠心病風險提高 971%;

脂蛋白胰島素抵抗,讓冠心病風險提高 540%;

相比之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僅讓風險提高 38%。

已知胰島素抵抗可能導致血脂異常,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

「LDL-C讓心臟病風險提高 38%」,本質(zhì)上可能也是胰島素抵抗導致的。

所以,LDL-C本身并不一定是「壞膽固醇」,真正應該解決的是胰島素抵抗、慢性炎癥和氧化應激,而不是僅僅降低膽固醇。

對于生酮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前不久,我們專門采訪了心血管專家郗瑞席醫(yī)生,郗醫(yī)生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附屬西苑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

在專訪中,郗瑞席醫(yī)生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低碳醫(yī)學的視角,告訴我們,在低碳水飲食之后,血壓和血糖可以改善得很快,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指標也大大改善。

在低碳水飲食后,部分患者出現(xiàn)膽固醇暫時升高,實際上是一個正常代謝狀態(tài)。

擊圖片閱讀專訪??

錯誤10 :生酮飲食惡化腎臟健康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會對腎臟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

實際上,正確生酮不傷腎,反而保護腎臟。

2021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結(jié)合現(xiàn)有科研文獻綜述,結(jié)合長達7年的臨床實踐數(shù)據(jù),結(jié)果表明:至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于改善腎功能。

關于生酮、低碳水飲食是否「傷腎」的話題,我們專門采訪過腎科醫(yī)學專家王彤醫(yī)生,王彤醫(yī)生是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

王彤主任告訴我們: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低碳水飲食不但不會傷腎,反而對腎臟疾病有改善、甚至逆轉(zhuǎn)作用。

擊圖片閱讀專訪??

來找到王彤主任的病人,往往都是病情最嚴重、甚至終末期的病人。在對這些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生酮飲食效果極好,并且沒有發(fā)現(xiàn)不良后果。

錯誤11:生酮飲食不利于懷孕、備孕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對孕婦和備孕人士是危險的。

實際上,正確生酮、低碳水,不僅可以提升男性性腺功能、提高睪酮水平,還可以防治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些都有利于懷孕、備孕。

對于此問題,我們專門采訪過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主任白文佩教授,白教授也是中國多部生酮飲食專家共識的共同作者之一。

白文佩教授告訴我們: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飲食不僅可以有效減肥,更可以用于治療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大大提高受孕幾率。


點擊圖片閱讀專訪??


文章作者還認為,低碳水飲食與嬰兒神經(jīng)管缺陷的高風險有關。

但實際上,作者引用的研究中,受試者遵循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低碳水飲食」。

作者引用的研究中,使用的是食物頻率問卷數(shù)據(jù),靠問卷調(diào)查確認懷孕前碳水化合物和葉酸的攝入量。這種數(shù)據(jù)并不可靠,受試者遵循的也不是真正的低碳水飲食。

錯誤12:生酮飲食推薦吃「加工肉類」

論文認為,生酮飲食大量攝入紅肉、加工肉類和飽和脂肪,會增加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而蔬菜、水果、豆類、全谷物可以降低這些疾病的風險,在生酮飲食中攝入量降低。

實際上,正確的生酮飲食不推薦大量食用「超加工肉類」,而優(yōu)先推薦吃天然優(yōu)質(zhì)食材。

高質(zhì)量的紅肉、飽和脂肪是健康食材,可以作為生酮飲食的可選食材。但「加工肉類」一般并不在生酮飲食的推薦食譜中。

但是,即使是素食主義者,也可以搭配出適合自己的素食生酮飲食方案。

參考閱讀:素食者如何低碳水飲食?看著一篇就夠了

02

證據(jù)不靠譜

1· 概念混淆

文章中,存在多處概念混淆。其中最嚴重的,是作者將生酮、低碳水飲食定義混淆。

在科學文獻中,生酮飲食每日碳水應在50g以下(碳水供能比<10%),低碳水飲食每日碳水應在150g以下(碳水供能比<30%)。

然而,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獻中,存在大量概念混用的情況,流行病學研究中的「碳水化合物攝入相對較低的飲食」被誤認為是「低碳水飲食」,兩者可能存在天然之別。

例如,文中聲稱「低碳水化合物、高動物蛋白和脂肪飲食的男性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這種飲食方式得分最低的人高37%。」

實際上,該研究中,受試者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均超過總能量攝入的30%,總量也超過150g,不符合「低碳水飲食」的定義,更遠遠達不到生酮飲食的標準。

2· 引用研究質(zhì)量不高

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低質(zhì)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可信度不高。

一方面,是「流行病學研究」引用的數(shù)據(jù)質(zhì)量不高,主要表現(xiàn)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中,使用「調(diào)查問卷」評估食物攝入量,使得數(shù)據(jù)不可能精準。

這樣的方法,無法囊括全部食物,沒有測量食物的克全憑個人記憶回想,不排除有的受試者可能懶得回答,隨意填寫。

例如,作者引用的一項研究中,使用的是食物頻率問卷數(shù)據(jù),估算懷孕前碳水化合物和葉酸的攝入量。

然后,對這樣本就不精準的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學計算,會產(chǎn)生更多的誤差。

例如,文章認為,生酮飲食中的主要食物包括濃縮脂肪、肉類、家禽、魚、蛋和奶酪,所有這些都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

但實際上,優(yōu)質(zhì)脂肪、肉類、家禽、魚、蛋和奶酪等食物并不是糖尿病的原因。

相反,大量研究顯示,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低碳水飲食,可以吃這些食物的同時,降低體重、血糖等指標,降低糖尿病風險。

曲解文獻

文章中,還存在對科研文獻進行歪曲解讀的行為。

論文中引用的多項研究,研究原作者是美國杜克大學教授Eric Westman。

但Eric Westman教授發(fā)現(xiàn),文章在引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時,并沒有尊重研究中的真實數(shù)據(jù)和論文原意。

翻譯如下:

「請注意,這些作者對低碳水飲食、生酮飲食沒有做過任何研究,并且在我看來他們沒有做出科學的總結(jié)。他們曲解Yancy 博士和我的研究成果。在過去,我曾與Nael Barnard 和 Dean Ornish 博士共同列席研討會,他們原本是要探討素食飲食,但在演講中沒有深入的講到他們的研究。卻對低碳飲食(我的演講題目)做出批評。他們并沒有給出充足、更具科學性的信息支撐,這樣糟糕的表現(xiàn)真是讓我沒齒難忘。

我是《營養(yǎng)學雜志》的客座編輯,曾發(fā)表過一些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文章。正如 Gary Taubes 在他最新書籍《支持生酮的理由》中說的那樣,許多醫(yī)生現(xiàn)在在使用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也從中獲益匪淺。」

                                                                 Eric  Westman , Duke University

短期試驗≠長期效果

文章引用的對照試驗,多為短期研究。短期研究無法證明某一種飲食的長期效果。

例如,文中多次引用在Hall等人于2021年進行的一項試驗,持續(xù)時間僅為4周,遵循生酮飲食的時間僅為2周。

眾所周知,生酮、低碳水飲食有一個2.5周左右的適應期。

還沒過適應期,就得出「生酮、低碳水飲食」效果不佳,顯然是有偏見的。

5· 忽視了大量結(jié)論相反證據(jù)

文章忽視了大量與自己結(jié)論相反的證據(jù)。

例如,2021年發(fā)表在Nutrients雜志的綜述研究顯示,生酮飲食不僅可以減肥,還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以及改善腸道微生物組和表觀遺傳等方面具有潛在益處。

再比如,2020年,哈佛大學教授David Ludwig發(fā)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正確執(zhí)行的生酮飲食似乎對普通公眾沒有重大安全問題,可被視為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的一線方法。

此前,我們也撰寫了一些列科普文章,每一篇都是基于大量科學研究文獻,歡迎大家查閱:

25項研究證實:正確生酮減肥,不傷身體

哈佛研究:生酮、低碳水,降低尿酸

9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有益心血管

15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有益大腦

10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保護肝臟

14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保護腸道

31項研究證實,生酮、低碳水飲食有效減肥

超20家三甲醫(yī)院發(fā)布:生酮飲食治療肥胖、糖尿病、多囊《指南》

專家訪談:

專訪郗瑞席醫(yī)生:

生酮、低碳水,防治糖尿病

專訪白文佩教授:

生酮、低碳水,防治女性多囊

專訪李楓醫(yī)生:

生酮、低碳水,防治代謝疾病

專訪殷峻教授:

生酮飲食,是顛覆性的正確飲食

專訪夏萌主任:

正確生酮低碳水,真的很健康

專訪成長博士:

生酮、低碳水飲食讓人更健康

專訪王彤主任:

正確生酮、低碳水改善腎功能

最后的話

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酮飲食有很多好處,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要進行生酮飲食,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執(zhí)行生酮飲食

生酮、低碳水飲食,只是一種追求健康的「可選方案」,而非唯一真理。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健康情況和喜好選擇適合的飲食,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今日互動

低碳生酮之后的你有哪些變化?

參考文獻:

[1] Crosby L, Davis B, Joshi S, et al. Ketogenic Diets and Chronic Disease: Weighing the Benefits Against the Risks[J].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1: 403.

[2] de Koning L, Fung T T, Liao X, et al. Low-carbohydrate diet score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me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1, 93(4): 844-850.

[3] Ludwig D S. The ketogenic diet: evidence for optimism but high-quality research needed[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0, 150(6): 1354-1359.

[4] Tay J, Thompson C H, Luscombe-Marsh N D, et al. Nutritional adequacy of very low-and high-carbohydrate, low saturated fat diets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2-yea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20, 170: 108501.

[5] Dowis K, Banga S. Th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the Ketogenic Diet: A Narrative Review[J]. Nutrients, 2021, 13(5): 1654.

[6] Hall K D, Guo J, Courville A B, et al. Effect of a plant-based, low-fat diet versus an animal-based, ketogenic diet on ad libitum energy intake[J]. Nature Medicine, 2021, 27(2): 344-353.

[7] 白櫟然, 李健, 牛犁天, 等. 生酮飲食干預多囊卵巢綜合征單中心臨床研究的初期報告[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7).

[8] Unwin D, Unwin J, Crocombe D, et al.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following a low carbohydrate diet for type 2 diabet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sis of routine clinical data from a primary care service over 7 years[J]. Current Opinion in Endocrinology, Diabetes and Obesity, 2021.

[9] Dugani S B, Moorthy M V, Li C, et al. Association of lipid, inflammatory, and metabolic biomarkers with age at onset for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J]. JAMA cardiology, 2021, 6(4): 437-447.

[10] Creighton B C, Hyde P N, Maresh C M, et al. Paradox of hypercholesterolaemia in highly trained, keto-adapted athletes[J]. BMJ open sport & exercise medicine, 2018, 4(1): e000429.

[11] Phillips M C L, Deprez L M, Mortimer G M N, et al.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of a modified ketogenic diet in Alzheimer’s disease[J].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2021, 13(1): 1-12.

[12] Gao Y, Hua R, Hu K, et al. Carbohydrates deteriorate fatty liver by activa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J].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021: 1-48.

[13] Suyoto P S T. Effect of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markers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J].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18, 34(7): e3032.

[14] Goldenberg J Z, Day A, Brinkworth G 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and very low carbohydrate diets for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randomized trial data[J]. bmj, 2021, 372.

[15] Public Health Collaboration UK.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Comparing Low-Carb Diets Of Less Than 130g Carbohydrate Per Day To Low-Fat Diets Of Less Than 35% Fat Of Total Calories. https://phcuk.org/rcts/

[16] Shai I, Schwarzfuchs D, Henkin Y, et al. Weight loss with a low-carbohydrate, Mediterranean, or low-fat diet[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359(3): 229-241.

The End

本文??作者

本文 ??? 設計

 71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低碳水飲食:減肥妙方,還是心臟之敵?
中國團隊最新研究:少吃點主食,有利心臟健康
生酮飲食能夠治療肥胖和糖尿病嗎?
減肥:生酮飲食增加心臟病和癌癥風險
【科普營養(yǎng)】網(wǎng)紅減肥大法生酮飲食,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作用
把2型糖尿病“吃”掉(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肇东市| 耒阳市| 竹北市| 鹿邑县| 东兴市| 高邑县| 南木林县| 青神县| 达拉特旗| 台中县| 南郑县| 双辽市| 苏尼特右旗| 汤阴县| 周口市| 宣威市| 河西区| 安平县| 海原县| 麦盖提县| 定陶县| 永善县| 博野县| 庐江县| 江津市| 大洼县| 松滋市| 德钦县| 巍山| 太仆寺旗| 利辛县| 河西区| 银川市| 马边| 务川| 南丹县| 兴城市| 承德市| 容城县|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