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后氣味濃烈,暫時無法入住,那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入住,這是大部分市民所關心的問題。 去年市民王女士花20多萬元,精心裝修了新房,然而房子放了近半年,還是沒有搬進去。因為每當在新房逗留數小時,王女士就會感覺眼睛酸澀,頭暈胸悶。后來經檢測,屋里空氣質量超標數倍。 這絕非危言聳聽:近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聯合開展了“家裝空氣質量檢測公益活動”。檢測結果同樣令人擔憂,20個批次中共有18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90%。 王女士對檢測結果很不解,家里裝修時所用的建材比如復合板、乳膠漆、油漆、膠水、膩子等樣樣都是正規生產的合格產品,為啥裝修出了一個“不合格”的家呢?裝修誤區: 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吳堅揭開了一個裝修誤區:選用材料合格不等于裝修就能環保。首先,家裝市場材料質量良莠不齊,有的產品即便注明“環保”,也不一定真的環保。作為普通居民,很難在市場上林林總總的“綠色材料”、“環保裝修”中分辨出“偽綠色”、“假環保”。其次,環保材料不是不含有害物質,只是在限量之內,比方說在10立方米的空間內用一張復合板環保不等于用四五張復合板也環保,少量材料達標但累加后就可能超標。室內污染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甲醛主要來源于室內裝飾用的人造板、建筑膠水、家具、布料等;苯主要來源于膠、漆、涂料、黏合劑等產品;二甲苯來源于墻紙、地毯、油漆等;TVOC在墻面漆中含量較多。 室內污染的受害者首先是孕婦、嬰幼兒、兒童、老人和有舊疾的病人,其次就是那些長期處在室內又沒采取防護措施的裝修工人。室內裝修污染造成的疾病主要有呼吸道疾病、皮膚病和白血病。 裝修后首要通風: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有4種治理室內空氣污染的方法,但是即使治理后仍需要通風。每天連續不斷地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實現適時、適地、適量通風,滿足人們日常室內生活所需新鮮空氣,使有毒有害氣體散發出去。 即使在空氣對流非常好的條件下,新居裝修后至少要“晾”2—3個月。裝修3個月后室內空氣質量更貼近實際情況,此時進行環保檢測,可以對新家空氣是否達標,有更準確的了解。 其次,選擇實木材料,選擇品牌家裝公司以及品牌家居建材,從低碳、環保角度理性地選擇,健康裝修同樣可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幾率。 如果急需入住,需要進行專業的室內空氣治理,驗收合格后方可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