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情
原創(chuàng)作者:三公新解\sangong3000
談到人情,相信很多人都會聯(lián)想到關系,恩惠,報答,情債,禮尚往來等詞匯,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些都涉及“互動”的含義。所以,真正的人情,都涉及人情投入和人情回饋的過程,這才算是一個最簡單的“人情組合”,否則,不能形成一個“循環(huán)”,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情關系,或者說,人情關系還沒有結束。當然,現(xiàn)實中,很多時候,這個人情關系是沒有形成“循環(huán)”的,但大家也無所謂,至于為什么會無所謂,這個原因,后面會具體說明。
上面說了,人情有“互動”的含義,也就是禮尚往來,這,需要人情回饋方良好的“記憶力”,就是我們說的,要記住這個人情,同時,這個人也應具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或者“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理念。
為了更好,更容易讓大家理解人情,我們引入”公關”,“幫助”的概念。其實,對普通人而言,或者對大部分人而言,人情,就是小成本或無成本的投資。人情,基本是那種小成本的社會活動或貨幣支出(可以統(tǒng)稱為成本),而且,這個成本對人情投入者在經(jīng)濟方面、社會關系等方面影響甚微,所以,深諳人情的人,很喜歡做人情投入的事,特別是那些舉手之勞的事。雖然說,人情投入者的成本小,但如果有機會,人情回饋者在形成這個人情“循環(huán)”時,他的回報可能是非常非常豐厚的,這也是很多深諳人情的人,喜歡做人情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投入產出比太高了;另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情投入的成本很小很小,如果投入大了,他可以不投入,其實本質就變成了后面會講的公關了。從這個角度,人情的一個特點,就是相對的寬廣性,他基本不是針對特定某個人,而是一批人或一群人,有“廣撒網(wǎng)”的性質,因為,很多時候,人情投入者并沒有想過對方會還這個人情。
在這里,需要重點說明下,產生人情關系的本質原因,是因為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價值認定和評價不同,這點,非常重要。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本人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專家門診,市場上黃牛的掛號費是3000元(涉及性命的,比如腫瘤,心血管類的),這還不一定能夠買到,剛好A得了這個病需要讓這個專家看下,如果晚了還有生命危險,這時,B和這位專家很熟,關系很好,同時,A和B是一個小區(qū)的,互相認識,A又經(jīng)常送B的小孩吃的,還幫忙順路接送小孩,有多次人情交往,這時,A請B幫忙介紹下這位專家,中間插個隊門診下,基本都不會有問題。現(xiàn)在,問題來了,A得到這個門診的機會,從價值角度講,肯定會高于3000元。同時,對B而言,實現(xiàn)A可以插隊門診的機會,成本基本為零,因為基本也就一個電話一句話的事(當然,B欠了這個專家門診一個人情是另一回事,但與A和B的人情循環(huán)無關)。這里,大家想過沒有,如果,前期一次性讓A花3000元給B小孩吃東西,A可能不會這么做,因為成本太高了。但這個門診事件,對A而言,他相當于省下來遠遠高于3000元的錢,甚至有機會,可能30000元他也會向黃牛買,因為不及時,命可能也會沒有了。而對B而言,從表面上,基本沒有成本,就打個招呼而已。就是說,這個門診事件,對A的價值認定可能遠遠高于3000元,但對B的價值認定,可能是0,或遠遠低于3000元,這就是產生人情的根本原因,因為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價值認定和評價不同。反過來,我們這樣假設下,如果讓B花3000元給A去買門診號,B基本也不會同意。總結的講,就是人情投入方一般是低成本的或者無成本的,而人情回饋方在還人情的事物上,對人情回饋方而言,一般也是低成本或無成本的,但對人情投入方而言,卻是高價值或非常重要的,這,就是人情循環(huán)得以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因為是互利的。這種類似的情況和原理,社會上隨處可見,也是《現(xiàn)代人社會化的反應體系》的基本理論依據(jù)之一。同時,這也是很多人樂意去做好事,去做舉手之勞幫助別人的事的原因,當然,大部分好事和舉手之勞是沒有回報的,但成本也很小或基本無成本。反過來,如果這些好事,或這些舉手之勞的事,成本很高(當然,成本高也就不能稱為舉手之勞了,但可以說明本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們就基本不會去做了。講得再廣一點,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好人有人報的說法。(當然,有些人做這些事,完全是出于對自身的一種樂于助人的品質肯定和認可,或者,就是單純的幫助的目的)
上面講了人情的本質,其實就是,低成本或零成本的投資,也正因為成本低,所以,對回報不是很在意或基本沒有回報期待。相比于人情,公關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也搞不清,公關是針對特定人員的,或特定幾個人,最關鍵的是,投入成本高,且一般明確預期需要有回報的,而且,相當一部分是直接的大額經(jīng)濟投入。
利用以上2點,其實,你就可以分析,一些人對你是正常的人情,還是對你進行公關了。這點,在銷售人員身上非常明顯,很多銷售人員,本質就是公關,但他把這個過程做成了人情。當然,現(xiàn)實中,人情和公關是互相交叉的,反過來,如果讓被公關的人認為對方是在公關自己,那么,這個銷售員也是不撤職的,或者是不合格的。
總結,人情的本質是低成本或零成本的投資,人情循環(huán)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在實現(xiàn)人情回饋的過程中,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價值認定和評價不同(不好理解可見文中介紹的案例),而且,人情不針對特定人,是較多人。不同于人情,公關,是需要較大成本投入,且只針對特定人的,且會要求所有回報,但現(xiàn)實中,較難區(qū)分人情和公關,其中,銷售身份的,新建關系的,基本以公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