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耳鳴大家可能都清楚,但源于葉天士筆下的所謂“里真氣衰”,是個什么意思?這四個字應該怎么理解,怎么斷句?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彭老的疏注。
〔葉氏醫案存真原文〕
里真氣衰,不能貫通外膜,至聲若甕中,而蛙鳴蚊震之聲不絕。前之流膿水,時令濕熱氣加也。今議補下鎮納收斂方法。
龜膠,磁石,牛膝,牡蠣,遠志,菖蒲,淡菜
膠同蜜丸。
〔疏注〕
喻嘉言《寓意草》說:“陰氣走下竅,而上入于陽位,則有窒塞耳鳴之候。”
今本案說:“里真氣衰,不能貫通外膜,致聲若甕中, 而現蛙鳴蚊震之聲不絕。”
所謂“里真”者,即腎之真氣也。因腎“在竅為耳”,腎氣衰,不能上達貫通外膜,是以陰氣乘虛,至于上竅,亦隔一膜,不能超出竅外,止于竅中,如蛙鳴蚊震之聲不絕也。
《醫經精義》:“凡聲音者,是擊動空氣前成也。耳之辨音,亦以耳竅內之氣為外空氣擊動,故聲傳入耳。”由此可見,所謂耳竅內之氣者,即本案所謂“里真”之氣。
里真氣衰,外界之空氣無以擊動,聲不能傳于耳,故只聞陰氣上逆之蛙鳴蚊震聲也。案中“前之流膿水,時令濕熱氣加也”二句,乃指前第五案“風熱上搏清竅為蒙,濕熱蒸為膿水”之證而言。
今既無時令濕熱之氣交加,故不必議清揚肅上,須議補下鎮納收斂之法,方為正治。因補下則腎氣充,自能貫通外膜;鎮納收斂,則濁陰下降,不復上觸陽竅。然后耳之于聲,亦猶空谷受響,萬籟之音皆聞矣。尚復有蛙鳴蚊震之聲耶?
〔方解〕
此乃手足少陰經之藥。
龜膠咸寒以益腎陰,淡菜甘寒以補精血。
磁石辛寒質重,能降濁氣而益精;牛膝苦酸性平,能收陰氣而補腎。
遠志辛苦,能補心腎,使耳復聰;菖蒲辛溫,芳香開發,最能通竅。
牡蠣咸平以滋水,蜂蜜甘平以和中。
凡藥味“酸咸無升,辛甘無降”。(《本草備要》)
茲辛、甘、酸、咸并用者,因辛甘為陽,“陽氣出 上竅”,故用辛甘之藥以上入陽位,則清陽上升,而清竅空靈矣。
因酸咸為陰,“陰味出下竅”,故用酸咸之藥以下入陰位,則濁陰下降,耳不復鳴矣。
葉氏立此方,真可謂思之熟而慮之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