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業觀察的第091期內容;新朋友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mygc360關注。
行業洞察
在廣州,美觀君采訪了一位大醫美領域知名人士,泛美泓涵創始人、全國大醫美聯盟副主席鄧洪軍教授。
作為從事一線醫學整形美容工作30余年、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他所創立的泛美泓涵國際醫療美容集團,有著許多經典案例被媒體廣為傳播。
但這次,他特別向《美業觀察》透露,旗下的泛美泓涵醫學美容研究院受相關部門委托在做一件事,即作為第三方制定醫美領域的相關標準,為“醫美正道”掃除蕪雜。
美業“行規”陸續出臺,市場在不斷地向標準化行進。
文/美業觀察 Dooing 發自廣州
80%-90%的修復性手術
在互聯網上檢索“鄧洪軍”,廣為傳播的兩個手術案例,是“中國第一人造美女”和“《中國夢想秀》蒙面女孩”。
前者是在2008年11月,鄧洪軍和紅妝醫療美容整形中心楊永成主任為中國“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實施的“美麗再造,魅力升級”手術;而后者,則是去年6月因燙傷毀容而在泛美泓涵得到修復的《中國夢想秀》參賽選手。
鄧洪軍將他的“拿手好戲”歸結為三方面:彌補面部先天不足手術、面部年輕化逆衰老手術綜合設計與實施和失敗手術修復升級。
而據了解,鄧洪軍每年親自主刀的整形手術最多時高達2000余例,在這些大量的整形手術案例中,更多的則是對失敗手術的修復與升級。“每年都有大量的求美失敗者前來請求援助,數量幾乎占到80%到90%?!?/span>
整形美容手術被業界稱為經驗科學,大量的手術案例積累之外,理論和審美的“加持”也不可或缺。而鄧洪軍的一個特點是,“像一個雕塑家一樣”,格外注重精致、完美,注重藝術的境界。
泛美泓涵創始人、全國大醫美聯盟副主席鄧洪軍
醫美標準的評斷維度
鄧洪軍認為,亟需規整的醫美行業,除了做到基本的合法、規范外,在行業標準的制定上,會從機構三個方面的能力水平去評斷。
▌第一個標準體現在其專業隊伍。“所謂專業,是指從學習到實踐,持續多年圍繞一個專題不改變工作狀態和行為。”
從綜合水準上,專業程度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醫療美容、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其具體層級差別體現在,醫生是通過綜合水平去塑造美,還是單純通過器械手段,再或者是憑借藥物。
▌第二個標準是醫療行為的標準,包括服務、流程、環境、醫德等;
▌以及,第三個標準,是對藝術境界的要求——多大程度可以實現顧客的求美之心。
“不要僅僅把這個行業當作專業技術,這個行業是創造人類藝術的平臺。要帶有藝術,帶有觀念,體現出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容貌、形體的藝術作品問世。要創造作品,而不是產品,這很重要。藝術作品是無價的?!编嚭檐娬f。
他表示,相關標準一旦通過,則今后相應資質的審定都將以此為據,也是從受美者(顧客)角度提供了一套業內人士的評判參考。
建議:聚焦細分,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