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環境危機四伏,“鉛”是重大健康威脅之一,尤其是對兒童的威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每年鉛接觸導致了106萬例死亡,60萬例兒童新發智障病例。 在我國,0-6歲兒童的平均血鉛水平為63.15ug/L,平均鉛中毒率達到12.31%,值得警惕的是:兒童血鉛水平在0-6歲期間隨年齡的增長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在1-2歲年齡組兒童血鉛總體水平增長最為明顯。 鉛進入人體后,一般會在大腦、肝臟、腎臟、骨骼等部位蓄積。高濃度接觸會使鉛影響到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昏迷、抽搐甚至死亡。而兒童特別容易受到鉛所帶來的毒性影響,并要忍受嚴重并且持續性健康副作用。
沒有安全的鉛接觸水平
鉛是一種有毒金屬,用途廣泛,如用于生產機動車和儲能鉛酸蓄電池,并用于顏料、涂料、焊接、彈藥、陶瓷釉料、珠寶、玩具和某些化妝品及傳統藥物。 鉛在人體內的任何劑量濃度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低水平鉛毒性對認知和行為也會有著不良的影響,沒有一個所謂安全閾值。 鉛是一種累積性毒素,世界衛生組織提醒:沒有安全的鉛接觸水平。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對于鉛的毒性水平認識不斷提高,以至于美國CDC制定鉛中毒的標準也隨之不斷在變化:
20 世紀60年代鉛中毒上限定為600ug/L,
1970年鉛中毒為400ug/L,
1975年將為300ug/L,
1985年為200 ug/L,
1991年降為100ug/L,
2012年根據兒童血鉛篩查水平的97.5百分位,即50ug/L定為美國兒童血鉛參考水平。 即使血鉛水平不斷的降低,美國兒科學會和CDC仍然強調,目前不存在安全或所謂「無毒」的血鉛水平存在。 鑒于鉛毒對兒童危害的無閾值性以及不可逆性,近年來發達國家及我國政府提出開展「零」 鉛工程(即體內含鉛量為「零」的理想水平)。
無處不在的鉛接觸
作為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其實鉛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可謂無處不在。
1、在新裝修房子里:
市場上一些偽劣油漆、涂料裝飾材料中,會含有高鉛;一些車內裝飾品,也存在高鉛風險。
2、孩子常接觸的日常用品和學習工具中:
比如蠟筆、水彩筆、涂改筆,顏色亮艷的兒童玩具和陶瓷器皿都很可能含高鉛。
3、目前科學已證明的食品中含鉛:
爆米花、松花蛋(制作過程中含有氧化鉛)、用錫焊的鐵皮罐頭等。
4、家庭中必備的日常用品:
比如含鉛的藥品、化妝品、電池。
5、汽車尾氣:
含鉛汽油曾是接觸鉛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現在幾乎所有國家已不再使用含鉛汽油。一些航空燃料繼續使用四乙基鉛,這會使機場周圍的人口有接觸鉛的可能。
6、看身邊是否有化工廠:
污染物會通過空氣和土壤揚塵兩種方式進入體內。疾控專家介紹,近些年來多地密集發生的兒童血鉛中毒事件,都有一個相似的特點:孩子的生活周邊有著含鉛等重金屬類的工業企業分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兒童鉛中毒47%來自于食物,45%來自于室內外塵土,6%來自于飲水,僅2%來源于空氣及其他。 兒童血鉛水平主要受室內外環境、食品、母親等諸多因素影響。消化道是鉛吸收的主要途徑,兒童每日攝入的鉛90%以上由消化道吸收,僅1.5-10%經呼吸道吸收。 因此,爆米花 、皮蛋 、膨化食品 、罐裝食品或飲料及未洗凈的蔬菜等均是含鉛量較高的食物,兒童應少吃或不吃。
血鉛超標的常見癥狀
相比成年人,兒童更容易成為鉛中毒的受害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兒童消化道對鉛的吸收率高達42%-53%,而成人僅為5%-10%,鉛在兒童呼吸道的吸收率也比成人約高出7倍。 鑒于兒童更容易成為鉛中毒的受害者,及早發現才是關鍵,那么兒童血鉛超標的常見癥狀有哪些呢? 1、面色灰白,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不增。 2、暈車,頭暈,頭疼,情緒不穩定。或煩躁不安,有攻擊性行為;或沒精神,易瞌睡。 3、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記憶力減退,學習成績下降。 4、體弱多病,免疫功能低,反反復復地感冒、發燒,易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5、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偏食,有咬吃異物(手指、指甲、玩具)的習慣)。口唇蒼白,口腔異味,齲齒,齒齦有鉛線,地圖舌。 6、手腳麻木、無力,反應遲緩,甲床或掌紋蒼白,膝關節疼痛,肢體運動不協調,笨手笨腳,磕磕碰碰。
由于一旦出現臨床癥狀的鉛中毒,往往提示可能血鉛水平已經比較嚴重了。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建議:在現有條件下,爭取0~6 歲兒童每人均有機會進行至少一次血鉛篩查;同時制定針對鉛污染區高危人群的篩查方案,力爭 0 ~6歲兒童每人每年進行一次血鉛篩查。
預防兒童鉛中毒的方法
鉛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極大危害,對大腦的傷害最為嚴重,會導致智力下降,甚至影響兒童的行為和語言表達能力,包括閱讀、聽力和學習能力等。 對正在發育中的兒童來說,鉛中毒會引起貧血,影響生長發育,損害神經系統,影響認知功能,進而降低幼兒智商,且這種影響難以逆轉,必須高度重視。 那么,作為家長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預防兒童鉛中毒呢? 首先是從“鉛中毒的來源或暴露途徑”入手積極尋找到環境中的鉛污染源,并脫離鉛污染源。這是預防和治療鉛中毒的最關鍵一步。
事實上,血鉛水平在輕度范圍內完全可以通過環境干預,健康教育達到降低血鉛水平的目的。減少鉛在家庭中被吸收的措施:
01
吃東西前和睡覺前洗手洗臉。
02
防止孩子吃食物以外的東西(如灰塵、油漆)。
03
所有表面(地板、臺面、桌面等)都徹底清洗過。這對蹣跚學步的孩子尤其重要,因為他們會在地板上爬或者躺,經常把手放在嘴里。
04
如果住的沒有裝修的老房子,去除房子里剝落的油漆墻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老房子經常用含鉛油漆粉刷的。對于住所進行減鉛處理,在含鉛涂料上涂漆或貼墻紙并不是好辦法,只是控制暴露的臨時辦法而已。在去除墻壁和木制品上的含鉛油漆時,必須佩戴防護設備。
05
對于含鉛的蠟筆等學習工具,不要讓兒童用嘴咬,切斷鉛從口入的直接途徑。
06
不要使用草藥或民間藥物(這些可能含有鉛)。
07
有些陶器表面涂鉛釉層,在不確定是否有鉛釉時,避免用來盛放食物。
08
將食物儲存在玻璃、塑料或不銹鋼容器中,而不是開著的罐頭盒里。
09
使用冷水龍頭(不要用加熱的)里的水做飯和喝水。讓它流幾分鐘,然后再接來使用。
10
提供富含鈣、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以幫助兒童免受鉛的傷害。鐵和鈣已被證明可以幫助保護身體免受鉛與之結合并阻止鉛被吸收或儲存,缺乏鐵可以使身體更容易吸收鉛,而維生素C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鐵,因此將富含鐵元素與維生素C的食物搭配食用很重要。鉛在人體內蓄積,并能影響人體幾乎所有器官系統。接觸鉛會對各年齡組健康造成影響,引起身體長期虛弱。鉛接觸對于兒童尤為有害,因為發育中的神經系統最容易受到鉛中毒影響,即使未引起明顯癥狀和體征的接觸水平也會造成影響。 減少兒童的鉛接觸,讓孩子們遠離潛伏在身邊的無聲息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