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峨眉電影廠籌拍電影《焦裕祿》,準備邀請李雪健出演,但李雪健卻沒有立馬答應(yīng)。
之所以猶豫,一方面是因為剛剛出了電視劇版,焦裕祿這一形象已經(jīng)非常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和焦裕祿在形象上相差較大,李雪健擔心塑造不好這一角色,辜負觀眾的期待。
但導(dǎo)演王冀邢就認準了李雪健,苦口婆心軟磨硬泡,硬是把李雪健給留住了。
為了貼合這一人物形象,李雪健幾乎是豁出了半條命:幾乎頓頓吃清水煮白菜,為了還原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經(jīng)常性熬夜,以此達到人物的消瘦感,兩個月下來硬生生暴瘦了30斤。
這番努力并沒有白費,影片上映后,李雪健的表演受到一片好評,還一舉拿下了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
影片在當時更是引發(fā)了現(xiàn)象級的觀影熱潮,在票價平均3毛錢的情況下,《焦裕祿》斬獲了1.3億的驚人票房,創(chuàng)下當年的票房神話。
01、
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的閉幕式上,有這么一幕至今讓皮哥難以忘懷。
當頒獎嘉賓胡軍念到“李雪健”的名字,臺下的嘉賓全部起立鼓掌,而李雪健非常謙遜地向大家鞠躬致謝。
能夠得到整個演藝圈的尊重和認可,李雪健靠的不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資歷,而是實打?qū)嵉难菁驾敵觥?/span>
把時間向前推移60多年,沒人能想到山東巨野縣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里,這個叫李雪健的孩童,有朝一日會成為受人尊崇的表演藝術(shù)家……
從中學(xué)時期開始,李雪健就熱衷于去各種業(yè)余文藝宣傳隊里當演員,他打心眼里享受表演帶給他的愉悅和滿足。
1978年,24歲的李雪健考入中央實驗話劇院,此時國內(nèi)文藝復(fù)興的苗頭正盛,話劇演出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有著十幾年“戲齡”的李雪健,也在這方舞臺上等來了一個可以發(fā)光的機會。
1980年,團里排演話劇《九一三事件》,但團里很多演員都去了外地演出,林彪這一角色就交給了李雪健來飾演。
盡管是臨時上陣,但李雪健完全沒有絲毫懈怠:不僅在一個月里減重20斤,還不惜自毀形象剃了個光頭。
他還查閱了很多關(guān)于林彪的影像資料,一有時間就在院子里溜達,去琢磨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到了正式演出,李雪健以十分精準的表情和動作拿捏,將林彪演繹得相當出彩,獲得了觀眾的一片叫好聲。
連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都因為李雪健演的林彪太傳神,勾起了動蕩時期的痛苦往事,在最后慰問演員拒絕與李雪健握手,可見其表演功力之深。
《九一三事件》是李雪健表演生涯的,自此開始,他得到了更多的表演機會,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02、
真正讓李雪健被大眾熟知的,還是那部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渴望》。
劇中李雪健飾演老實巴交又對愛情充滿向往的宋大成,在很多觀眾的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當時大街小巷上都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娶妻當娶劉慧芳,嫁人當嫁宋大成”,足以見這一角色有多受觀眾喜歡。
其實宋大成這個角色當初并沒有那么多戲份,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配角;
但出乎導(dǎo)演魯曉威意料的是,李雪健用質(zhì)樸而凝練的表演把這一角色演得極其生動,讓原本單薄的人物漸漸豐滿起來。
就這樣,導(dǎo)演對這個人物進行了重新設(shè)計,為他加了不少戲份,最終成就了這部經(jīng)典電視劇的一個經(jīng)典角色。
很多人也許會問,總是李雪健說演技好,但具體好在哪兒?
在皮哥看來,李雪健在表演上的高明之處,正是在于其高度寫實的細節(jié)處理。
正所謂“見微知著”,有了豐富的細節(jié)堆砌,才能讓人物真實可感,才能在不經(jīng)意間讓角色和觀眾發(fā)生共情。
比如《焦裕祿》里,病榻上的焦裕祿臉色蒼白,合著雙目,向女兒的殷殷囑托令人淚目。
還有《荊軻刺秦王》里的秦始皇,面對即將死去的荊軻,眼中含著淚,顫抖著問“為什么殺我”,聲音里透著憤怒、無奈、恐懼等種種情緒。
即便是戲份很少的小角色,像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里的六叔,一邊擠著笑容一邊小聲痛罵臺上的歌女小金寶,人物八面玲瓏、曲意逢迎的一面已經(jīng)呼之欲出。
在李雪健看來,角色沒有大小之分,每個角色都值得自己付出真摯的情感去詮釋。
即便如今已近古稀之年,身體狀況不太好,但他仍然塑造了不少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嘿,老頭》里的劉二鐵,《老阿姨》里的甘祖昌,尤其是《少帥》里的張作霖,完全將主角文章的光輝掩蓋,賦予這一極為復(fù)雜的歷史人物鮮活的靈魂。
03、
當初憑借《焦裕祿》拿到影帝時,李雪健在臺上說了這么一句話。
“所有的苦和累都讓焦裕祿受了,所有的榮譽都讓一個傻小子得了。”
已經(jīng)功成名就受人尊崇,卻仍然保持著這種謙卑的姿態(tài),放眼演藝圈,這樣的人實在寥寥。
他從沒把自己當成個腕兒來看,別人出個遠門可能一群人前呼后擁,而他就只帶一個工作人員。
在李雪健眼里,他只是個因為熱愛選擇了這份職業(yè)的表演者,而這份熱愛又讓他對于表演看得無比神圣。
即便是在拍戲期間查出得了鼻咽癌,他也要堅持把這部戲拍完: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導(dǎo)致整部戲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
李雪健確實在用自己的生命,在踐行作為一個演員的責任與擔當。
當年李雪健的病情其實并不樂觀,很多人都覺得怕是兇多吉少了。
但就像胡軍在北影節(jié)上說的,老天爺也不舍得讓李雪健這么早就走,把他又給“送”回來了。
痊愈后的他還是擱不下做了快一輩子的表演,他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圈子,繼續(xù)書寫著屬于“老男孩”的演員夢。
當演員這么多年,李雪健沒有鬧過一件緋聞、丑聞,大眾之所以熟悉他,只是因為他所塑造的角色。
當演藝圈都在想著如何走紅,如何上位,如何成為受人追捧的大明星,唯有李雪健不爭不搶,成了這個圈子少有的活得通透,活得自在的人。
有人問過他,什么是最大的幸福?
他的回答特別樸實:每天都有盒飯吃,有盒飯,就代表有戲拍。
這就是李雪健,一個單純的赤子,一個通達的老人。
這樣的人,才配得上“德藝雙馨”四個字,才是所有演員應(yīng)該學(xué)習的榜樣。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quán):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