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之旅
“壽比南山不老松,福如東海水長流”,是人們對長壽老人的虔誠祝福。長壽,被向往,養生,被推崇,百歲,被期望。抱著對長壽的向往,癸卯年正月二十一日,我親臨巴馬長壽之鄉探求長壽法,探尋養生之道。
步入巴馬長壽中心甲篆鎮平安村巴盤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映入眼簾,只見:獅子山兩山峰巒疊翠,盤陽河清澈見底,歡歌笑語穿屯而過,盤陽河兩岸依山居住著淳樸的壯族村民。
獅子山迎河右岸山上,修鑿了兩處特大的摩崖石刻,近處為“福壽”兩字合在一起的摩崖石刻,壽字在中間,寓意為壽在福中。遠處高達近百米的單體摩崖石刻,堪稱世界之最。兩處特大型號石刻,成為長壽村乃至巴馬地標,聞名于世。
廣西巴馬最大的品牌就是長壽,用數據和事實解讀長壽之鄉。巴馬縣是世界著名長壽之鄉,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是10萬人中應有7位健康的百歲老人,而巴馬全縣人口30萬人,百歲老人94位,百歲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國際長壽鄉標準的近5倍。
廣西巴馬是世界五個長壽鄉之首,甲篆鎮2.58萬人,有百歲老人20位,80至99歲老人有604位,百歲老人占總人口比例是國際長壽鄉標準的近10倍。平安村百歲老人有9位,平安村巴盤屯全屯138戶,545人,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產生百歲壽星11人,目前有百歲老人4人,80至99歲老人20多人,百歲老人占全屯總人口比例是國際長壽鄉標準的31倍多。
巴盤屯地處東經196°51’~107°23’,緊靠北回歸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無霜期337天以上。盤陽河水冬暖夏涼,常維持在17.5°c,小分子團弱堿水含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海拔420米,地磁5.3GS,空氣負離子含量4.5個每立方厘米,日照的8%以上為遠紅外線,相對濕度79%。在這里,肥胖癥、高血壓、高血糖、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發病率低。
深究巡查,巴馬長壽秘訣,有權威人士探究出五個奧秘:
一是有不一樣的地磁。縱橫巴馬南北的母親河——盤陽河處在一條地質斷裂帶上,直接切過地球的幔層,如同一條黃金分割線,將石山和丘陵分割開來,從而形成了很強的地磁場,比一般地區高出一倍多,巴馬人長期生長在較強的地磁環境中,身體免疫力強。
二是有不一樣的土壤。硒被譽為“長壽元素”,“抗癌之王”,而巴馬土壤中的硒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10倍,巴馬百歲老人血液中的硒含量高出正常人的3—6倍,絕大多數巴馬百歲老人都是無疾而終。
三是有不一樣的水。巴馬的水屬于小分子團的弱堿性水,可以活化組織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力。
四是有不一樣的空氣。巴馬屬于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達74.84%,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萬至5萬個,高出部分城市和平原地區十倍到幾十倍。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具有松弛神經、促進睡眠等功效,可以降低人體內的疲勞素。巴馬百歲老人之所以仍能參加勞動,耳聰目明,空氣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是有不一樣的陽光。在巴馬平均日照時間為5小時,而且在高磁場的作用下,有80%的太陽光會轉成被譽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這種遠紅外線能不斷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
天賜巴馬負都城,青山綠水多壽星。
筆者所旅游的長壽地段巴盤屯,世代居住著盤陽瑤人,他們藏身于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的崇山峻嶺之中,屬于避世生存的民族。不與人爭,不與天爭,是盤陽瑤人的精神內核。
除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之外,民風淳樸,積德行善,熱情好客,熱愛勞動,是盤陽人的主題,壽者德仁。
獅子山崗送吉祥,盤陽河水育安康。天天盤陽人,歲歲享平安。
2023年2月13日。
作者:林早強
◆林早強:青巖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