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在城市發(fā)展趨勢中,超高層項目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標志性建筑,而是需要成為真正的多功能建筑模式,解決當今城市人口密集和用地緊張的矛盾,是城市應對建筑面積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案。
超高層的框架核心筒問題,針對實際碰到的難題和網(wǎng)友提的問題,小編收集了部分內容,計劃分三期選登,今天先來第一期。
【一、為什么超高層核心筒施工要先于梁板及外框柱施工?】
不懂施工 希望懂的人能來回答下
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居中,塔吊置于其間,效率更佳;核心筒先于外框施工有助于減小附著式塔吊對外框結構的影響。2、通過核心筒與外框錯層施工,便于核心筒采用更快捷的爬模施工工藝,進而提高主體結構施工效率。
主要和采用的施工工藝有關系還有建筑的結構,你看到的是核心筒是砼的,外圍是鋼結構的,如果樓板是砼的就沒 ... 實際上,很多外圍采用型鋼混凝土梁的,也是這么做的。與核心筒鋼筋交接挺麻煩的
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居中,塔吊置于其間,效率更佳;核心筒先于外框施工有助于減小附著 ... “減小附著式塔吊對外框結構的影響。”這一條,我覺得沒有意義。怎么也不會影響到外框吧
減小附著式塔吊對外框結構的影響。”這一條,我覺得沒有意義。怎么也不會影響到外框吧 看塔吊的布置吧,如果是外掛在核心筒剪力墻外面,那對外框還是有影響的。如果是內置于核心筒內部的話,那倒是對外框的影響不大。一般不等高施工是考慮外框鋼結構施工滯后一點。
謝謝樓主的分享
這種是要外框梁是鋼梁才行。減小筒體和框架之間的豎向位移差。
1、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居中,塔吊置于其間,效率更佳;核心筒先于外框施工有助于減小附著式塔吊對外框結構的影響。
2、通過核心筒與外框錯層施工,便于核心筒采用更快捷的爬模施工工藝,進而提高主體結構施工效率。
因為:
1、超高層的核心筒一般是采用滑模的工藝進行施工的,如果核心筒后做,外圍比核心筒高,滑模的外架不好架設,滑模無法正常施工了。
2、一般在核心筒中還會設自升式起重機械,在外框架等施工時,核心筒上的起重機械始終是高于外框架的。
滑模施工特別適用于混凝土筒壁結構,亦適用于多、高層墻板結構或框架結構的房屋。它可以大量節(jié)約模板和腳手架,加快施工速度,縮短工期,但需要一套專用機具設備,一次性投資費用高和強迫不間斷施工,對施工精度高,如控制不當,容易出現(xiàn)混凝土拉裂等質量問題
因為核心筒是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受力最核心部件,是主支撐。
是甩出鋼筋,還是預留孔洞?有人有影像資料嗎?
甩筋比較多。彎折隱藏在大模板中。
【三、核心筒基礎的選擇】
大神們!!現(xiàn)有一個工程,在核心筒的地方只有一個角部用樁基,大概5m,但是其他地方都不超過3m,本來說是基礎埋深淺用筏板基礎 ,但是現(xiàn)在一個角上出現(xiàn)這種情況怎么辦???
建議采用筏板基礎,該角部可以局部挖深,采用低標號砼回填或級配砂石回填
采用筏板基礎 局部超深處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處理
核心筒部位要么用整體筏板,要么用整體樁筏基礎,沒有說局部加一兩根樁的。
采用筏板基礎 局部超深處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處理 那這部分回填的混凝土是當做承載地基吧,它的承載力怎么考慮呢
局部做樁可以密一點,當墩基礎使用。
你這個樁是攪拌樁吧,地基處理用的
【四、框架-核心筒的建模問題】
最近正在做畢業(yè)論文,需要對一個44層的框架-核心筒結構建模分析抗震性能,現(xiàn)在遇到了一些問題:1、核心筒的四周是不是必須設置角柱?2、在建模的時候,對核心筒來說,是不是只需要把剪力墻建出來,核心筒里的梁和板都不需要建;對框架,板和次梁需不需要建?3、框架梁和核心筒之間是鉸接還是固結?4、核心筒的連梁能不能用鋼梁? 暫時就這些,求各位前輩解答
個人淺見:1. 沒有角柱也可以,有角柱更好,最起碼抗側和抗扭比沒有角柱更好 2. 核心筒里面的梁板一般都要建模,最起碼不建的話荷載少很多 3. 框架梁和核心筒一般剛接 4. 核心筒連梁用鋼梁的話,如何連接?墻里面塞工字?
按普通的框架剪力墻建模方法即可
個人淺見:1. 沒有角柱也可以,有角柱更好,最起碼抗側和抗扭比沒有角柱更好 2. 核心筒里面的梁板一般都 ... 謝謝你的回復 我想請教一下:1、剪力墻中的角柱在建模時該怎么處理;2、核心筒中的梁和板支撐在什么上面;3、外框架的梁在核心筒的這一端是不是支撐在剪力墻中的角柱上。
強柱弱梁,根據(jù)承載力的傳遞順序,凡遇到的都需要建模。結構就像人的骨架一樣。受力順序:板→梁→柱→基礎
強柱弱梁,根據(jù)承載力的傳遞順序,凡遇到的都需要建模。結構就像人的骨架一樣。受力順序:板→梁→柱→基 ... 剪力墻內遇梁支座處需設置暗柱的。
剪力墻內遇梁支座處需設置暗柱的。謝謝你的回復。還有幾個問題請教一下:1、剪力墻的配筋在端柱的的地方是不是就截斷了;2、能不能在剪力墻的端部埋設型鋼來代替端柱配筋。
謝謝你的回復。還有幾個問題請教一下:1、剪力墻的配筋在端柱的的地方是不是就截斷了;1、你看看11G101平標法就明白了,不是斷了,而是錨入暗柱內了。2、如果因空間尺寸因素不想增加構件截面尺寸的情況下,可以的,就是要比較經(jīng)濟性、可施工性。可以看看鋼混組合結構設計規(guī)范。
1.四角不需要建角柱。2.主次梁和樓板都建出來。3.框架梁和核心筒直接的連接是否為剛接,可看核心筒的厚度是否滿足錨固要求。4.連梁不用鋼梁,假如抗剪不夠的情況下可考慮加型鋼。
【五、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和外框局部半逆作施工工法】
關于逆作法,有幾個問題請教各位高手。1. 一般超高層項目皆采用“框架-核心筒”的結構體系。那么,采用逆作法的項目中,核心筒區(qū)域應該如何施工?因為核心筒的混凝土用量非常大,比起用于支撐樓板的預先打入鉆孔灌注樁的支撐柱(鋼管柱或鋼格構柱),不可同日而語。我看過一些資料,好像在逆作法中,混凝土的核心筒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正做法。那么核心筒區(qū)域的混凝土澆鑄所需要的模板應該如何搭設?難道需要像做地下連續(xù)墻那樣放鋼筋籠和澆鑄砼?2. 在地下部分,核心筒和樓面梁板應該如何連接?是否是像和地下連續(xù)墻連接那樣,用預埋的接駁器來連接?3. 如果核心筒的尺寸很小,(例如8m*8m),那么是否可以仍然把樓面采用逆作法做到地下室底板的高度,然后再從地下室底板開始往上做核心筒。可是如果這樣,地上部分已經(jīng)做好的幾層樓面應該如何與核心筒連接呢?實在不好意思,因為沒有做過逆作法,所以提的問題比較浮淺,讓各位見笑了。
逆作法到目前為止還只是用在一些特殊工程,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畢竟設計都要專門進行 我做過一個大型地下車庫,傳統(tǒng)逆做,選擇逆做是有原因的。上海環(huán)球知道吧,那個工程也設計逆作法,但是他是主樓順做,裙樓逆做。專門在主樓裙樓之間做了深坑圍護。
頂一下 希望有經(jīng)驗的人來回答一下 關注逆作法 頂:victory: 希望有經(jīng)驗的人來回答一下
【六、廣州東塔核心筒先于梁板施工相關問題研究】
下載有效期30天,有興趣者請下載。如有注冊付費等窗口彈出,請直接關閉,文檔可免費下載:
廣州東塔核心筒先于梁板施工相關問題研究-劉永策.pdf:
https://gowc2019.ctfile.com/fs/464839-389968926
【七、超高層組合結構大直徑外框圓柱鋼模板電動輔助安裝施工工法】
下載有效期30天,有興趣者請下載。如有注冊付費等窗口彈出,請直接關閉,文檔可免費下載:
超高層組合結構大直徑外框圓柱鋼模板電動輔助安裝施工工法.pdf:
https://gowc2019.ctfile.com/fs/464839-38996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