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逢年過節(jié),或者是身邊的人過生日,很多人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都會選擇用送禮物的形式。
但是讓人糾結的是——
選擇什么樣的禮物,寫上什么樣的文字,才能真正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尤其是某些禮物背后不僅僅只是心意的問題。
之前教師節(jié),檸檬的一個親戚想要給她小孩的老師送禮物,她發(fā)信息問我關于禮物的賀卡怎么寫,我想著:既然是教師節(jié),賀卡上就寫一下對老師的祝福就可以了。
結果她說:不不能光寫祝福,還要借此機會跟老師交流孩子學習情況,現(xiàn)在讓她糾結的是:這個文字交流是寫在賀卡上,還是另外附一張信紙來寫。
聽到這里的時候,我才知道她送禮物的真正目的。
說直白點,禮物只是一個中間工具。
現(xiàn)在家長也不在意禮物的價錢高低,所以買禮物簡單,難的是如何讓老師看到家長的用心,收了禮物后能夠對孩子多些關注照顧。
我不得不感嘆作為一個老母親的不容易,為了孩子的學習成長可以說費勁心思。
但是另一方面,還是不得不說,時代在變化:
以前的家長孩子,不會在意節(jié)日對老師送祝福的形式,可能說一句節(jié)日快樂,或者自己親手做個小禮物,再附上一句簡單祝福的賀卡,自己表達了心意感到開心,老師感受到學生的用心,收著禮物也覺得很欣慰。
但是現(xiàn)在不管是送禮物、還是收禮物,好像都變成了一件有壓力的事情。
站在家長的角度,會擔心:
萬一自己沒送禮物或者送的禮物不好,會不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呢?
想要自己的孩子被關注,那么該如何讓自己送的禮物更出挑呢?
這不像送禮物給朋友:
因為不帶有目的,所以你只要能夠表達心意就可以,反正朋友都會高興收下。
而對于老師:
更多的家長會抱有一種懇求討好的態(tài)度。
這其實就是在重新體驗小時候的自己面對父母、面對權威的過程,會期待被父母看到,會懇求被父母認可,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會讓別人不開心。
但禮物送出去后,家長會期待回報,期待越高,可能越容易感受到失望憤怒,這樣的心理都會讓送禮物變成了一種對自我的壓力。
而站在老師的角度:
收禮物可能也會開心,開心于自己的工作被得到認可、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xiàn)。
但另一方面,一些昂貴的禮物形式可能會老師覺得被收買,從而產生一些心理負擔。
其實這不僅僅是家長與老師之間存在的現(xiàn)象,職場上、生活中,可能都少不了一些需要送禮物的場合。
當送禮物的目的越不純粹,你的矛盾糾結可能會更多。
有時候多一些簡單,可能煩惱就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