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馮庸與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

馮庸于1901年出生在奉天。他的父親馮德麟和張作霖同出身綠林,被清朝廷招安后任命為巡防營統領。后來,兩人因奉天權力有了分歧,鬧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最后,張作霖完勝馮德麟。但張作霖念著結拜之情,不忍對馮下殺手,后馮決定轉向商界發展,財富的積累使他成為商界巨富。

1917年,馮庸入北平中央陸軍第二講武堂讀書,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馮庸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響,想為中華崛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0年,馮庸畢業后回到奉天,出任東北空軍少校參謀。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成為少將空軍司令和裝甲軍司令。1926 年,馮德麟去世。不久后,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隨后,東北易幟。一系列的變故發生令馮庸無心再回軍界發展,他認為要想興國,必需先發展工業,要想發展工業,人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決定創辦一所大學。1927年8月8日,馮庸大學正式掛牌,很快就按計劃招滿了五個班的學員,共計180余人。10月1日,學校正式上課。當時只有26歲的馮庸親自擔任了校長。

在馮庸計劃創辦大學時,許多人對馮庸說:“工科學校,用款很多,并且又是大學,個人維持,恐怕不是容易的事,先生既有這樣的熱心,不如募捐,庶見眾擎易

舉,此較容易點”。馮庸說:“我并不是富于教育經驗的。因為社會的混亂,欲以挽狂瀾于既倒,所以破產興學,以改造社會,造成新中國的青年。自己擔負雖重,但佳果未卜,若到社會去捐募,集款雖易倘若成績微渺,我怎樣對得起社會呢?終究不如徹底的犧牲,功罪咸歸一人,心中尚覺安適”。①從這段對話,我們不僅看到了馮庸以家產力學的犧牲精神,也看到了他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馮庸用他父親積累的財富創辦大學,發展教育。他于1927年夏動工建筑校舍,晝夜施工,僅以4個多月的時間,就先后建成了以大禮堂為中心,左側為“忠”字樓,右側為“仁”字樓的主體樓。各種圖書資料、實驗儀器、體育設備應有盡有,圖書館、理化實驗室、游泳池、滑冰場,這些建筑與設備耗費了大量資金,共投入大約150萬銀元,幾乎傾盡了馮家的全部私產。

馮大是民國第一所私立公益性大學,學生們在這里學習知識,不僅不收取學費,吃住也都是免費的。與馮庸的辦學理念相輔相成的是馮大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馮大開始是以工科為主,課程仿照美國大學設置,很多歐美派的教授甚至用英語授課;考試制度極其嚴格,期中和期末都會在學校禮堂舉行會考,考試三門不及格者進行相應處罰;在馮庸的全力經營之下,馮大發展迅速,1931 年達到全盛,已能和張學良主持的東北大學并駕齊驅。

可是九一八事變使馮庸的教育救國夢破滅了。1931年9月21日下午4點多鐘,一隊日本關東軍闖入馮大,他們蠻橫粗魯地命令全體學生立刻離開學校,還毀壞了學校的實習工廠和許多辦公設施,并將馮庸強行帶走,一大批馮大師生撤到北平。日本人勸馮庸投降不成,將馮庸劫持到日本東京。日本人希望馮庸能代替張學良主持東北政局,組織滿洲獨立。對此,馮庸斷然拒絕。10 月 3 日,他在馮大的日籍教授岡部平太的幫助下,終于被釋放。10 月 28 日,他取道香港,回到北平。一回到北平,馮庸即刻投入到馮大復校的工作中。

在洶涌的抗日怒潮中,1931年9月27日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正式成立,并將其 “抵抗日本侵略,共謀收復失地,保護主權”的宗旨布告天下。10月末,東北民眾救國會召開了常委會議,決定組織民眾去南京請愿,要求國民政府出兵收復失地。其中成員主要是東北大學、馮庸大學和民眾團體的代表,他們把名字定為“東北民眾救國請愿團”并推舉馮庸為總指揮。11月10日,請愿團到達南京,提出抗日收復東北失地等8項要求。11日早請愿團列隊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請愿,一直到15時,蔣介石才見了他們。蔣介石托詞搪塞,不做正面回答。之后,各地大中學生紛紛入京請愿,迫于無奈,蔣介石只好以“本主席效忠黨國,早具決心,對于諸生請愿,自可接受,望諸生轉告各同學,安心求學,擁護政府,各盡其職”之手諭,加以安撫,平息學生請愿怒濤。1932年1月,淞滬抗戰爆發。2月上旬,馮庸大學義勇軍120余人在校長馮庸的率領下,“身穿黃呢軍服,肩背紅綢大刀,雄赳赳氣昂昂”的奔赴上海參加抗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義勇軍中的16名女學生組成“女子抗日義勇隊”,馮庸夫人、馮庸大學體育系學生龍文彬出任隊長,她們短發男裝,被當時的人們稱為“現代花木蘭”、“抗日花木蘭”,一時間廣為傳頌。

馮大師生的抗日愛國行動,并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支持。日軍入侵上海的消息傳來時,馮庸義憤填膺,當即決定率義勇軍南下抗日。然而馮大學子們此前沒有參加過實戰,沒有實戰經驗。馮庸先到洛陽請求撥槍械給馮大學子,可是無人理會,又到南京面見軍政部長何應欽,何應欽借口南京無槍械儲存,口頭允諾馮庸到上海兵工廠去領。這支100多人的學生抗日隊伍為了領取槍械一波三折,足以表明國民黨當局對抗日義勇軍的冷落和不重視。2月13日,馮大師生在上海真茹車站下車時,適逢日軍援軍抵滬,在未領到槍械的情況下,為了馬上支援十九路軍殺敵,師生們迎著風雪、手持大刀走上前線。馮庸在戰前的動員中慷慨激昂地說:“本義勇軍這次南來,不辭跋涉,關山千里,援助十九路軍,參加對日作戰,全體戰士,個個抱必死之心,雖槍械至今未領到,同人并不氣餒,故無長槍,亦必以大刀與日寇肉搏,相見疆場。聞日軍作戰,惟持其猛烈的炮火,沖鋒陷陣,非其所一長,最懼我國的大刀隊,故本軍領得槍械后,亦必一試身手,以殲丑虜?!背浞直戆琢丝谷諞Q心。

1932年底,在日軍重兵圍剿下的東北抗日義勇軍主力相繼失利,一部分撤入熱河后又遭日軍圍堵。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在馮庸的帶領下,駐守熱河省凌源縣(今遼寧省凌源縣)。馮庸和義勇軍戰士們露營在凌源街西銅頂子廟,指揮部也設在此處。義勇軍在駐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散發抗日救國傳單、張貼標語、創辦《復巢月刊》,揭露日寇侵略中國的罪行。這些抗日救國的宣傳喚起了民眾的抗日熱情,一些青年主動要求參戰,群眾積極幫助抗日武裝運送軍需物資。

1933年3月1日,日寇騎兵第四旅和第八師團主力與于兆麟第三十旅發生激戰,經過一天一夜的戰斗國民革命軍重創日寇。在第三十旅和增援的二十九旅奮力抗擊下,戰斗持續到13日,敵我雙方都有傷亡。此時,馮庸指揮學生們修筑防御工事,為國民革命軍運送彈藥。日軍于4月3日進攻凌源,由于敵強我弱,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被打散。

為了鼓舞士氣打擊日寇,馮庸創作了《馮庸義勇軍軍歌》。 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參加淞滬抗戰抵達上海時,高唱《馮庸義勇軍軍歌》,受到了上海各界民眾代表的熱烈歡迎。年輕的聶耳也在歡迎隊伍中,他被學生們高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雄武悲壯場面感動。

從熱河抗日前線返回到北平后,馮庸大學的狀況捉襟見肘。馮庸大學是馮庸用私人的財產創辦的,“九·一八”事變使馮庸在東北的產業全部被日偽接手,辦學經費開始入不敷出。馮庸大學的學生大部門是東北流亡青年,隨著東北淪陷和戰亂的原因,他們與家人失去聯系,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再加上參加淞滬、熱河兩次抗戰,馮庸所剩不多的家產都投入到里面,馮庸大學也難以維持,一些教師和管理人員因為薪酬等原因陸續離校。1933年9月,經歷了近6年辦學生涯的馮庸以“國難方殷,前途絕望”和師生告別,帶著張學良贈與他的一萬元生活費,攜夫人到杭州生活,馮庸大學停辦后,學生大部分并人遷校北平的東北大學,少數學生轉人浙江大學、河南大學繼續讀書,中學部學生歸并到北平天壇中學。馮庸大學位于北平原陸軍大學校址的校舍改作東北大學總校校舍。至此,馮庸大學成為歷史名詞。

注釋

① 中國學生社編輯:《全國大學圖鑒(1933年)》。

【參考文獻】

[1] 《抗戰中的馮庸與馮庸大學》 張愷新   中國近現代史及史料研究

[2] 《馮庸大學義勇軍 抗日烽火中燃燒的青春》 孫成德 中國檔案報/2017 年/9 月/15 日/第 002 版

[3] 《馮庸大學及其抗日戰爭時期的教育實踐》 郝春榮 教育科學一九九五年第二期

[4] 《馮庸 張學良鐵哥們的人生傳奇》  人物與歷史

作者簡介:郭美嬌(出生年份—1990),女,漢,籍貫陜西省神木市。職務/職稱[助理館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文博。

標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開通地區走出的抗日英雄
不能分割的百年“東大”與“馮庸大學”
【遼寧抗日錄】李兆麟在遼寧的抗日活動
抗日義勇軍
1931年10月2日-全國民眾反游行示威
誓言無聲—閻寶航:(12)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东乡县| 团风县| 武邑县| 扶绥县| 手机| 鸡东县| 长沙市| 正安县| 漠河县| 康乐县| 教育| 任丘市| 徐州市| 衢州市| 遂平县| 揭西县| 松潘县| 普格县| 天柱县| 文山县| 元阳县| 聊城市| 仙游县| 新沂市| 布尔津县| 固原市| 当雄县| 荥阳市| 东光县| 西昌市| 隆回县| 漳浦县| 盐池县| 夏邑县| 德惠市| 九龙城区| 康定县| 洮南市| 库尔勒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