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6年增補專業,確定了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屬于教育與體育大類下的體育類。新增專業適用于高等職業學校(含高等專科學校、其他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專科層次的學歷教育),將于2017年實行。
不知道得到這個消息,內蒙某職業學院上電競中專的學生有沒有萌生退學的想法。在我們第二期開扒的時候,就有自稱相關人士在該職業學院貼吧表示電競專業人已經招滿了。
關于教育部增補電競專業這件事情,正面反應是大于負面的。先不說靠譜和不靠譜的問題,本次教育部增補電競專業就是對電子競技運動的一個肯定,這個是沒的辯的。整件事情在輿情的判斷上還是屬于非常積極的,至少以后電競就是一個專業了,高中生逃課玩游戲也可以說自己是在備戰高考了。(并不)
凡是事情都有兩面性,在那個遙遠年代的歐洲,馬克思爺爺折騰出一個辯證法的東西。曾經的經典題型“用馬克思唯物辯證法來解釋XXX”仍然是很多文科畢業生的噩夢,本次事件在輿論上也相當戲劇,剛開始一堆人沸騰了,然后又來一堆人質疑,然后大家開始冷靜看待,婉如當年做文科題的情況。
其實質疑的還是那些點,“教什么”“誰來教”“怎么教”,和扒一扒第二期里知名漫畫家孫渣提出來的質疑點事一樣的。光整出來一個新專業來,沒有經驗沒有體系光有一個官方認證,的確不是很站得住腳。
當然今天的主題不是這個,既然說了要以一個高中畢業想考入這個專業的學生和這個專業畢業面臨就業的學生的角度,那么這些校長老師們該考慮的問題我們就這樣一帶而過了。
除了上面那些觀點,最近有一個新的質疑觀點非常火爆,那就是“現在大學生都這么不好就業,被那些五花八門的辣雞專業坑的滿地找牙,你從電競專業畢業了你能干什么?”
對啊,從電競專業畢業了能干什么啊?畢竟大多數人上學還是為了以后能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頓頓都能吃上小河蟹,過一下安穩的小日子的。學個傳統體育還能跑的快點跟香港記者談笑個風聲,你去學電競專業最后能干什么呢,賣肉松餅嗎?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補充一點,看到上面說找工作的問題,有些某乎呆慣了的同學可能會習慣性的想“誰叫你不努力學習考了個大專,還它喵是電競的”。所以我們來這里做個假設,假設電競專業并不是只設置了一個大專,而是設立了本,碩,博這一大套,然后我們再接下來談這個問題。
“你學廣告學的?來畫個畫”
“你學制藥工程的?來做個阿莫西林吧”
“你學音樂的?來彈個鋼琴”
“你學電競的?來給我上個王者”
挺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奇怪的腦回路,看到專業名字就展開自動聯想然后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定個調。很久之前在某南宋名將貼吧里就有人針對“電競究竟算不算體育”放了自己的殺手锏。“運動員有一技之長,退役了可以憑借自己的特長混口飯,這叫體育。你電競反應慢了打不了職業賽了連當教練都沒人要,這叫什么體育?”
這次增補電競專業也有人把這個觀點展開了一下,變成就算打游戲打的很好但是找工作還是沒卵用啊。電競畢業又不像會計畢業,你打四年游戲除了打比賽能干啥啊,至少人家會計哪里都需要,打游戲呢?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想一下,電競專業真是打游戲嗎?不止是電競專業,學廣告的真是大街上發傳單的嗎?學新聞的真是香港電視臺里的狗仔隊嗎?學考古的是不是得去盜墓?學歷史的是不是得去穿越?學政治的要是不當個領導人是不是不務正業?
吃包金坷垃冷靜一下,電競專業真是打游戲嗎?
眾所周知,這幾年電競發展的非常迅速,整個產業越來越成熟,吸納的社會工種也越來越多。但是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就是在電競產業體系中很多工種仍然采用傳統產業人才,隨著電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未來肯定會對電競專業人才產生不少的需求。
曾經有次小編參加某電競比賽的報道,由于時間信息出了點問題早到了很久,就跟場館門口的保安大爺聊了起來。保安大爺對這種新興產業很感興趣,我們從電競比賽聊到產業職業,從北京聊到河北省搞比利。中途某大公司人員進進出出,大爺給我指指他們說“我就是覺得電競挺好玩的,但是實在是看不懂,人老了。但是他們,充其量三十多歲,他們也不懂。平時我們在一起抽煙,就跟我說這個工作很無聊,但是沒辦法啊,他們是專業燈光師,沒他們還不行”
所以我想,是不是以后可以有專業的電競燈光師?專門針對電競比賽電競發布會進行系統的學習,來應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同一件事,讓具備同樣專業素質的人來干,懂行的肯定是比不懂行的要做的好。
二次元產業已經給電競起了個頭,現在涉及到二次元業務的公司在相關部門找人的時候也會在學歷啊什么的硬性要求下面加一個熟悉并熱愛二次元。這些經驗都是當年看著市場火熱就帶著傳統專業人才往墻上撞得出來的。二次元是如此,電競更是如此。
所以電競專業還真不一定天天打游戲,如果這個產業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對人才的需求那肯定也是水漲船高。光會打游戲的那不叫電競專業,未來的電競專業應該是涉及管理、傳播、文學、會展、攝影、經濟、法律、心理、營銷、設計,公關乃至生命眾籌等等一系列的多專業交匯的邊緣雜學專業,出來的學生不一定游戲打的多好,但是在電競產業方面,沒有人能比他們更加專業。
本期扒一扒最重頭戲來了,也就是電競專業畢業生職業選擇問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找個好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這點,老司機們草草的整理出了下列電競專業可發展職業,這些職業目前大多由傳統產業人才把控,但是遲早還得讓專業上。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小伙伴們歡迎補充。
會展類:
電競賽事管理 電競賽事執行 電競燈光師 電競賽事策劃 電競裁判 電競賽事場控 賽事主持人 電競賽事運營
營銷類:
電競產品營銷 電競品牌策劃 電競活動策劃
職能類:
電競公共關系 電競獵頭 電競行政 戰隊負責人 電競經濟人 電競精算師
傳播類:
電競新聞編輯 電競賽事文案 電競撰稿人 電競產業媒介 電競專業記者 電競專業攝影師 電競新媒體運營 賽事剪輯師
市場類:
電競客戶總監 電競商務 電競市場總監
教育類:
電競教練 電競專業教師
產品類:
電競產品經理 電競視覺總監 競技游戲設計
戰隊類:
戰隊負責人 戰隊關系維護 戰隊心理咨詢師
直播類:
平臺關系維護 電擊主播 電競直播策劃
其它:
電競專業法務 國際關系負責人(負責國際比賽簽證等一系列問題) 電競翻譯 電競設備采購 數據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