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也是文學,閱讀的一種
近日,公眾號在推文時,都會發一篇廣告,所在位置在次條或是三條,有時候頭條也有,于是有讀者在后臺留言批評,說文學公眾號變成了廣告公眾號等一些不中聽的話。
留言的讀者我大致看了下,都是我不熟悉的名字和頭像,我用鼠標靠著他的頭像看,顯示為未關注公眾號。我想,這些讀者也許是剛巧在其他地方看到了某篇公眾號里的某篇文章后點進來閱讀了,再看公眾號,發現里面有廣告,公眾號名字又叫“文學與人生”,認為文學公眾號只允許發布文學作品,文學外的東西不能攝入,于是,發出了這樣的批評;或此人之前有關注公眾號,只是最近發現公眾號里每天有廣告,出于對純文學的一顆赤誠心,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心里不痛快,發出這樣的批評后取消關注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自然,每個人也有他獨一無二的思想。針對上面問題,我本不想發表任何言語,沉默就是了,因為越是解釋,問題會鬧得越大。只要是對的,堅持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不要被外界人的嘈雜聲音而猶豫不決,影響初衷,失去自我。但我恰好是一個喜歡分析問題和換位思考的人,在讀了這些留言后,我并沒有因為這些不中聽的話而生氣暴躁,相反,我很能理解他們,在理解的同時,我解釋一下我發廣告的理由。在我用理解的態度解釋了我發廣告的原因后,若后面還是有人難以理解,那么,我就只能沉默了,隨他而去。因為,這個世界上,你沒有經歷過我的故事,無論我把故事講得有多么精彩,你也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文學與人生”公眾號創辦于2015年5月24日,目前有粉絲21000多人,98%的粉絲我不認識,他們是通過什么渠道進來后關注的,我一概不知。公眾號從成立到今天,所有工作都是我自己在做,沒有團隊,也沒有幫手。這是一個私人公眾號,與江西刊物《文學與人生》是不同的兩家,公眾號里面所有的文章都不涉及商業,也沒有跟任何刊物合作過(中途有過幾家雜志和權威官方網站負責人看上過里面的文章,想刊登到他們的雜志和官網上,他們的負責人有聯系過我,在經過我的同意并授權后他們有采用一些。刊載在他們雜志上的作品,我有聯系文章的作者,并要求對方給作者郵寄樣刊和發了稿費的),一旦合作,就會有許多條條框框被束縛,我這個人喜歡自由自在,不希望被任何東西綁架,我認為文學也是無拘無束的,像陶淵明、竹林七賢那樣的性格。
創辦這個公眾號時,我完全還處在半癡半傻中,那時的我從廣州到杭州才2個月,在一家網絡公司當文字編輯不到一個星期,主要負責寫稿。一天,負責人說做公眾號的同事請假沒有來公司,叫我自己編輯公眾號,把文章發上去。那時的我不知道公眾號是個什么東西,更別說做了。在我向領導表示我不會做公眾號后,他讓另一位同事示范一遍給我看。就這么看了一遍,我記住了基本流程。
三天后,因各種原因我辭職了。失業后一時間沒有找到工作,閑在出租屋里無所事事,想著在公司里同事教我做的公眾號,想著自己這些年寫了很多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于是,我在僅有的那次接觸公眾號操作的記憶里,再借助百度,笨頭笨腦地試著做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公眾號,取名“文學與人生”。從取名那天起到今天,沒有改過一次名。
公眾號注冊成功后,發表的文章都是我自己的,以現代詩居多,讀者(粉絲)只有幾個,都是我的文友。那時,我連排版都不懂,很長一段時間,文章的排版都很難看。
第一次發表他人的作品是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市委辦公室一個領導的,她是我在一家論壇認識的文友,不知道為什么,她對我特別友好,像親人那樣的好。因為熟悉,又因為她的文章我實在是喜歡,于是,就復制過來發在了公眾號上。推送后,很快就有人留言,一下子粉絲漲了不少。隨后,就有一位寫作非常棒的專業作家投稿給我。我告訴他,作品發在我這里沒有稿費也沒有刊物,你是專業作家,作品寫得這么好,發我這里我不敢要。他說:“我看重的不是稿費,也不是刊登到紙刊上,我看重的是平臺。一個真正的作家除了靠稿費養活自己和家人外,他最在乎的,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傳下去。21世紀是一個網絡時代,嚴肅文學受到了奚落,但真正的文人,文學還是存在的。現在的紙媒,哪怕是權威的官媒,像人民文學、詩刊等,都已經不可能再把真正的好文學傳承下去。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不管他是誰,從事什么工作,都必須跟著時代的潮流走——網絡能藏其他東西,也能藏文學。雖然文學現在不被人重視和喜歡,但以后總會重視和喜歡的——時代的水不管怎么流,最后都得回到主流中去。你的‘文學與人生’公眾號是我欣賞的,里面的文章我都讀了,是我喜歡的。”
他的這番話給了我鼓舞和信心。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對外接稿,也正是因為對外接稿,公眾號里的粉絲才從最初的幾個人逐漸漲了起來,到今天,漲到了20000多。
受童年、少年、青春期的環境影響,我的性格極其寧靜,不擅合群。很多時候在很多地方,我都是一個人。一個公眾號的性格和它的主人的性格很是相像。六年來,我的公眾號沒有團隊,也不做任何宣傳,包括我自己的朋友圈,我都很少分享作品,我始終堅持做我自己。文學是安靜的、高尚的、孤獨的,它只給懂的人看,這個懂的人就是他自己和知音。知音可遇不可求,是勉強不來的。一篇文章發表后,不需要做宣傳,有朋自然會遠來,能讀到它的讀者并堅持讀完,并帶走它或是主動留下來,就是知音。這也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若是一篇文章要到處去宣傳,文學就不再是文學,就變成了商業。(當然,文學也是要推廣的,只是和其他產品推廣的方式不同而已)
盡管這樣,從事文學的人也是普通人,也要衣食住行。孔子弟子顏回也有煩惱——為得到一簞食、一瓢飲、一陋室而煩惱。陶淵明、王維、蘇東坡等文豪也都當過官,王維還當過“偽官”。他們在我們的眼里心里,都是純粹的文人,而他們的主業其實都是政治家,他們之所以這樣,就一個目的——活下去。活下去,就要吃飯穿衣住宿。吃飯穿衣住宿就得有錢。錢,自然就涉及到了商業。政治也是商業的一種。商業自然離不開交易,交易自然離不開廣告。
21世紀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最兇猛的一個詞就是流量變現。流量決定著現代許多從事網絡工作人的生與死。
凡是有公眾號的人或自己雖然沒有,但在從事公眾號工作,或對公眾號有基本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騰訊官方開發出這個軟件,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這跟銀行錢生錢的性質是一樣的。凡是公眾號粉絲達到一定數量的號主,除了具有國家權威及黨政官方的號外,幾乎所有公眾號都有攝入廣告,像《錢江晚報》、《浙江發布》、央視娛樂、財經公號等,他們也接廣告——只有廣告才能讓一個媒體生存下去。
很多人拒絕廣告,痛恨廣告,但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天都是離不開廣告的。廣告也是文學,是閱讀的一種。新聞也是廣告,一個地方發生了事件,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倘若不被記者報道并公開,除了事件發生地的少數人知道外,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那么,在這個信息龐大的時代,這就不正常。盡管有很多的新聞報道了,外面的人都知道了,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但為什么記者還要報道呢?讀者又渴望看到呢?這是因為,人類生存于社會,社會就必須要發出各種各樣的動靜引起反響,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多姿多彩,人活著才會不感到寂寞。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大多數人都活得很痛苦,尤其是最近幾年,受政治影響造成的經濟阻礙,加上疫情影響,很多人失業活得痛苦不堪。生而為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你是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還是仇恨,既然來了,就要對生命尊重,對法律遵守,就得健康并努力地活著。盡管很多時候我們活得痛苦,也不知道活著的意義,但活著的信念始終沒有改變。作為普通人,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有經濟來源,魯迅也說過:“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這就是我的公眾號接廣告的原因——生活受到了威脅,人又必須要活下去,就不得不想辦法找一條活路,剛好有這么一個公眾號,剛好用得上,我為什么不用呢?!
有人說,廣告是騙人的,尤其是金融、投資方面的廣告。這話說得不完全錯,但也不完全對。
我公眾號里的廣告都是從“新榜有賺”官方網站得來的,里面的廣告都是經過騰訊官方檢測許可后投放的,不違法。有人投訴過,但未成功。所以,里面的廣告都是合法、放心廣告。每條廣告發布后有效期是24小時,所有發布規則必須按照廣告方的要求操作,包括標題、正文與排版,以及封面圖片、原文鏈接及發布位置等,若擅自做主更改都視為無效發布。付費標準是按閱讀量來的,且必須保證流量真實,杜絕刷流,否則不予結賬。每個閱讀量單價只有幾毛錢,最高沒有大過一元。廣告文章閱讀的人不多,拿我公眾號說話,頭條除特別情況外,一般不接,接的都是次條及后。次條的閱讀量沒有頭條高,廣告就更甚了,一般在一兩百左右,收入也就是在幾十到一百多塊,這對于在城市里生活的成年人來說,生活過得可想而知。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書,自然,每個人的痛苦也是外人所不知道的,相信你也一定有自己的苦,而我卻不知。所以,我不求每個人都對我理解,但需要的是你在罵人的時候能暫緩一下,換位思考或帶著人性的良知去想想,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就可以了。生活對每個人都不容易,若能想想自己的痛苦,相信你就一定會釋然,就能去原諒和寬恕他人。很多時候,我們不說出來,不解釋,是我們還沒有完全變成祥林嫂,我們不學祥林嫂,是因為我們還給自己留了最后一道忍著眼淚不流出來的尊嚴。
盡管每條廣告都是經過騰訊官方審核后允許投放的,但凡是廣告,不管什么產品,都會含有水分,夸張的元素在里面。廣告不夸張,就沒有吸引力。我們見過電視里的洗發水,化妝品、飲料、酒水等廣告詞及動態圖,就會明白其中道理。尤其是金融投資的廣告,這是風險性最大的廣告,也是被人認為是騙局最嚴重的廣告。前面說過,凡是廣告,就有夸張,金融投資是直接與錢打交道,自然,它的風險系數也最大。買過基金、黃金、股票的人最懂其中玄機,你只能說,它的風險系數比其他產品廣告要大,輸贏在于你和它之間的博弈,而不能說它純粹是給你一夜暴富或是一貧如洗。你在投資前,必須要有足夠的理性思維來分析和行動上的小心謹慎,以及,必須想到最壞的結果,測試自己的心理素質,當最壞的結果出現后,你是否能承受得起。
現代人凡是懂玩手機的,我認為都是聰明透頂的人,關于廣告,尤其是理財投資的,如果你連最基本的真假好壞都不能分辨而上當受騙,我認為,你真的沒必要再活了。一個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掉,你也要彎腰伸手才可能撿得起來。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勞而獲的。我發廣告也必須要手動,一項項地按廣告商的要求來操作規范后,還要有讀者點擊進去閱讀產生了流量才會有收入,而不是看它一眼,錢就進了口袋。
在這里我要說的是,我的公眾號并沒有因為發布廣告而變了質。在眾多文學公眾號里,它仍是一塊純凈的詩意桃源土壤。每日推送的作品,我都是發三到四篇,除一篇是廣告外,剩下的都是與文學藝術相關的,并都保質保量,沒有出現廣告大于文學或全部是廣告而影響你的閱讀與欣賞。
發一篇廣告,只是為了基本的生存,全國電視也都有廣告,中央電視臺還在新聞黃金時間打,所有權威報紙也會有好幾個版面刊登廣告,豆腐塊不到的一個版面,收費還相當地高。如果一個讀者連這點兒都不能給予理解和容忍的話,那么,我只能說,你這個人一定是生活在富有家庭中不懂凡人的疾苦,或是缺失了人性。
有不少讀者多次找我談,說我公眾號里的作品大多數都不錯,建議我出一本文集,叫我通知作者,讓他們先預交訂購書款,并規定必須幾本起訂,否則不予作品刊登,然后,他們幾個讀者贊助一些款項。
讓我找作者要錢出書,這不是我做人做事的本性和風格,我也不敢冒這個風險。我是曾有想過,要是工作穩定,公號每篇的閱讀量都能保證數量,廣告收入起來了,在除了保證基本的生活外,我將廣告收入的錢存起來,等存夠出一本書的時候,來將公眾號里作者的好作品遴選出來,合集出一本有檔次的正版書,贈送給入選作者每人一本,在費用還足夠的情況下,凡是想要的讀者一縷免費贈送,若是費用不夠,就讓他自己出郵費就行了,我絕對不會像其他編輯那樣,要作者自己掏錢購買。但眼前的情況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也不去妄想,更不會草率行動。我特別反感那些辦雜志刊物的主編們,不給作者稿費也就算了,還強迫作者訂購樣書,否則就不給上刊或不寄樣刊,我認為這樣靠花錢上刊的作品,質量能好到哪里去?我也很不欣賞那些為了作品上刊而花錢買通編輯的作者,我認為他們那樣做不僅是對自己作品的褻瀆,也是對自己人格的褻瀆,更是對純文學的褻瀆,他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熱愛文學的人。靠炫耀來出名的人,生前,他一文不值,死后,他寂寂無名。
希望喜歡我公眾號里作品的朋友們,你們能一如既往地喜歡下去,我公眾號里有一篇文章叫“丑陋公號”,是用來專門接受讀者的提問、建議和批評的,歡迎你們去留言。對說的有道理的,我會接受采納,并按你的要求去改正或實行。在這里,也希望你們每天能點開我發的最新廣告并朝后滑動一下,幫增添一個閱讀量。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也希望你們每天的參與與支持,有一天公號真的起來了,經費也有了,就認認真真地出一本書,到那時候,喜歡的讀者,給你們贈送一本,放在書桌上或當做枕邊書。
最后說一點兒,最近有不少讀者在后臺留言“晚安”,我想,他們一定是在找晚安類的作品。在這里一并回答:本人有兩個公眾號,一個就是現在的文學與人生,主要早上推文,里面有一欄目是早安,以詩詞朗誦、解讀為主。還有一個公眾號叫“誰解其中味”,主要晚上推文,以朗誦名人的文章為主;另一篇是晚安,以詩詞歌賦和音樂欣賞為主,都是音頻來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這樣,無論早晚,你都能在我這里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與美,讓你早晚都有著一顆好心情。
如果有一天你取消了關注
不要有太多的不舍
請瀟灑地走
當你在某個角落
某個瞬間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
請記得想起他
里面的某篇文字
某個聲音曾給你帶來過溫暖
你的孤獨就會消失
謝謝你來看過我
陪我度過了那段最寂寞的日子
2021.1.20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