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雪
文/楊淑琴
昨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里說道“真希望今冬的雪多光顧幾回,讓我對你的愛更多一些”,哪想到晚上七點多鐘竟真的迎來了雪花飛舞。難道蒼天有知,了解我的心思么!不管怎樣,我一想他,他來到了就好。
今年的第一場雪跟往次下雪還都不一樣,往次下雪都是開始小,小雪花或小雪粒先羞羞答答來報到,然后才是大雪光臨。今晚的雪卻是一開始就大大方方地來到了人間,才幾分鐘的光景已是天地一片銀白了,這干脆利落勁兒滿足了人們對雪的盼望與喜愛之情。
夜雪之中胡同里空無一人,路燈的昏黃的光線前映出了片片飛舞的雪花,晶瑩的雪花像輕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地上已被幾寸厚的積雪覆蓋,上面被偶過的汽車留下了深深的轍印,更顯出了雪夜的孤寂與靜美。
夜深了,大地已進入夢鄉,“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的詩句不覺浮現在腦海里,我睡在床上沒聽到折竹聲,但我似乎聽到了大雪從天而降,片片雪花調皮地碰撞著窗棱發出的聲音,聽到了雪花落在大地的“撲簌簌”的聲響,這難以言傳的,美妙的聲響竟然伴著我,讓我沒有吃安眠藥就靜靜入眠了。
清晨,睜開眼睛,覺得今天的屋內比哪天都亮,還在疑惑,一看窗外,原來瓊花飛了一夜,直到現在還在飛揚。心里一陣竊喜,快速穿好衣服來到街上,看到街上、樹上、房上一片潔白,路上連一個腳印都沒有。輕柔的雪花飄飄悠悠落下來,像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落在地上掩蓋了世界的紛擾與有些污穢的本色,還給了世界一個純潔、優雅、恬靜的境域,把人們帶到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童畫般的世界,讓人們獲得了心中所喜歡的寧靜與愜意。
我雙手接住雪花,晶瑩的雪花落在我的手心上,我仔細欣賞它,每一片雪花都是由許多個六角形的晶瑩的花朵簇擁在一起形成的,只是花朵的多少不同而已。從天而降的鵝毛般的雪花該是有多少單個的晶瑩的六角形組成的呀,我不禁對大自然這個造物主充滿了深深的敬意,自然界中的無數傳奇都來自它的手筆,就連大家公認的人類也不例外。沒有自然界這個大前提,就沒有后來的一切,可以這么理解吧!但不要忘了,大自然能夠成就你,也能夠消滅你,所以我們對大自然要懷有感恩、敬畏之心,切不可為所欲為,否則會招來滅頂之災?。?/p>
心里想著大自然的威力,眼睛看著手心上的雪花,雪花慢慢化成了晶瑩的水珠,還原成了它的原狀。
待我再抬頭一看,發現了一樣更可喜的稀罕物——房檐下垂著的一條條冰溜子。它們亮晶晶的自房檐垂下,長的足有一尺多,又是一壯觀的美景。這種景觀只有雪下得足夠大,天足夠冷,不出太陽,能容得雪慢慢化成水,從房檐緩緩流下,才有機會凍成冰,形成冰溜子。這冰溜子說起來跟貴州的織金洞中的鐘乳石倒是有幾分相似。街上旅游的人逐漸多起來了,有的聽口音是來自煙雨江南的小青年。他們見到冰溜子感到十分好奇,他們跳起來掘下一個冰溜子在手中把玩,還有的小孩子咬下一截像嚼冰糖一樣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嚼著,好像十分香甜的樣子。
這種冰溜子還是在我孩提時代下雪時見到過,今天看到了感到十分熟悉與親切,宛如見到了多年未謀面的老朋友,馬上用相機拍下,以作紀念,也許還有機會給同齡人或沒見過的人看看。看到冰溜子,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那時候每當遇上有冰溜子的時候,上學時,爸爸媽媽都會千叮嚀萬囑咐“別在房檐底下走,小心冰溜子掉下來砸破腦袋......”如今這囑咐再也聽不到了,心中不免又是一陣傷感。
忽然感覺這天怎么也像六月小孩子的臉呢,說變就變,剛才還是雪花飛舞一片靜謐,忽然一陣朔風大作,雪花被吹得毫無章法地亂舞,房頂上的積雪被風吹起,霎時風、雪攪在一起,成為團團雪風撲面而來,既像東北在冰封雪凍的冬天常刮的“大煙炮”,又像美洲常出現的“龍卷風”,刮得人睜不開眼睛。這情形真有點兒“北風卷地白草折”的意思,但沒有“千樹萬樹梨花開”,而是把千樹萬樹的梨花給吹跑了一部分。那片片飄舞著的雪花,被狂風裹挾著,不由自主地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地快速墜落,鋪在地上。街上的行人只得頂著風倒著走,我則趕快跑回了家里。
風逞了一陣兇,終于停了下來,那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又自由自在地飛著,舞著。它們是與狂風斗爭的勝者,是激戰后的英雄。大風過后,好像一切經過風的過濾,一切都在升華,變得更加純潔而又美好。我之所以喜歡雪,也不僅僅是因為下雪了可以賞雪,玩雪,而更是因為它的純潔無暇。
回到家里,我忽然想起來,一早朋友們就提醒我別忘了吃餃子,否則凍掉耳朵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想對,今天下雪路滑,萬一摔倒摔傷,既自己受罪也給孩子找麻煩,索性在家里賞雪,包餃子,過個既平安又有妙雪陪伴的立冬吧!
對!就這樣!
2021.11.7立冬 寫于京
圖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