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個大影城相繼暫停營業、全國范圍內假期延長…此前似乎要搭上開往春天的地鐵的影視行業被迫提前下車,剛有“春暖苗頭”的影視股也應聲跌落。
數據顯示,1月23日假期休市前,A股全線下挫,三大指數翻綠,午后滬指跌破30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76.53點,跌2.75%,其中影視板塊多股跌停,包括新文化、當代東方等;鹿港文化、長城動漫、捷成股份、慈文傳媒等公司均出現大幅下跌;港股上市的影視股貓眼娛樂、阿里影業等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影視行業2020年首戰潰敗,在即將進入年報密集公布期間,業績將更加重要。但從近期部分公司的預報情況看,績差股風險將再次顯露。
多數公司預虧,北文預虧最高近25億
1月17,幸福藍海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去年預計盈利550萬元-105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32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1月19日,光線傳媒的2019年度業績預報顯示,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億元-11.5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6.26%-34.46%。
1月20日,萬達電影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3-45億元;
1月21日,華策影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虧損12.90億元-12.95億元,同比下降710.73%至713.10%,去年同期盈利2.11億元;
1月21日,當代東方對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虧損規模為4.5億元-6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16億元有所收窄;
1月21日,捷成股份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凈虧損23.62億元-23.67億元,去年同期盈利9364.48萬元;
1月22日,歡瑞世紀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去年預計盈利虧損4億元-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5億元,同比下滑223.22%-284.83%;
1月22日唐德影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去年預計盈利虧損3700萬元-42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虧損9.27億元;
1月22日,鹿港文化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億元至-8億元;
1月22日,吉翔股份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億至2.15億;
1月22日,華錄百納對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報收1.1億元-1.1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4.2億元;
1月22日消息,文投控股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0萬元至1400萬元;
1月23日,華誼兄弟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預計2019年凈虧損為39.67億元-39.6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0.93億元;
1月23日,新文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6億元~8.65億元;
1月30日,北京文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達到19.5億元-24.5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1月30日,長城影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凈虧損為7億元至9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4.14億元;
1月30日,鼎龍文化對外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5億元-9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2.77億元;
1月30日,慈文傳媒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盈利1.6億元至2.1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0.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在「話娛」觀察的近20份年度業績預告中,只有幸福藍海、華錄百納、文投控股、慈文傳媒四家公司預計實現盈利且業績增長,大多公司的業績延續下挫。
對于業績下滑的解釋,不少公司把原因歸于宏觀經濟下行,行業政策趨緊,競爭環境變化等影響,導致傳統影視內容制作板塊收入出現大幅下滑。
這當中華誼兄弟頗具有代表性,公司在2019年主投主控的爆款影視項目缺失。報告期內上映的影片包括《云南蟲谷》《把哥哥退貨可以嗎?》《小小的愿望》,表現均平平,三部影片總計票房不足4.5億。
2019年雖然公司聯合出品了《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著》兩部高票房電影,但因出品方眾多,華誼的收益空間想必有限。
而有些公司盡管有著爆款加持,但業績表現仍不如想象中樂觀。如光線傳媒在2019年參與投資、發行或協助推廣并計入本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18部,包括《瘋狂的外星人》《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誤殺》等,累計報收總票房138.67億元。其中《哪吒》以超50億元票房位居2019年電影票房總榜的首位。
產出多部爆款電影,讓光線傳媒的電影業務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但因電視劇業務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相對上年少了股權投資的高收益(出售新麗傳媒)等因素,導致公司在2019年同比下降16.26%-34.46%。
商譽減值又是罪魁禍首
而有的公司同樣產出爆款,卻意外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如北京文化2019年全年投資、營銷、發行了《流浪地球》《攀登者》《被光抓走的人》等多部影片。其中《流浪地球》總票房達46億元,位列國產電影票房榜第三。
但北京文化2019年預計虧損19.5億元-24.5億元,其在年報預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暫緩電視劇業務開展,收益大幅下滑,藝人經紀業務受行業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收益下滑明顯。
此外,北京文化全資子公司世紀伙伴在2019年確認收入僅113萬元,較上年下降99.78%。北京文化擬對其期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準備4.4億元,對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000萬元;全資子世紀伙伴、星河文化經營業績下滑,北京文化擬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13.7億元-14.7億元。
因而,商譽減值才是造成北京文化2019年巨虧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國內文化傳媒行業分別發生并購79起、86起、160起和169起,披露總金額已達1195億元。不少影視公司因此擁有了巨額商譽。
事實上,那些在2019年預計巨額虧損上10億的公司,基本上與此前的大規模并購產生的商譽脫不了干系。
圖片來源:財聯社
如捷成股份在2012年至2018年收購了20多家公司,合計高達81.74億元。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商譽高達47.1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預計本期合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6.55億元
萬達電影也在公告中稱,2019年預計虧損33-45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45-55億元。若無計提商譽減值影響,萬達電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2億元。
此外,華策影視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8.4億元,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約1.8億元,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約1.3億元、定龍文化合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4.27億元,長城影視也對其商譽計提減值準備……
商譽減值這只“黑天鵝”讓影視業2019年整體業績欠佳,但目前來看,一眾公司的水逆期遠不止這么簡單。
2020年年初突然襲來肺炎危機讓所有的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業內預測不僅全年票房或出現下滑,節后影視項目的開機拍攝、電影項目的發行宣傳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影視行業恐再遭重挫。
目前,受疫情影響,無錫影視基地、象山影視城、橫店影視城均已關閉,而《大江大河》《有匪》《謝謝你醫生》《傳家》等劇組則紛紛發布了暫停拍攝公告。
不可抗力面前,只能在祈禱中慢慢等待了。
作者 / 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 / 如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