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壯句
如
披/繡闥,俯/雕甍
四美/具,二難/并。
三字一句為壯句,因為字數少,讀的時候氣息足,所以稱壯句。
在辭賦中需要簡短有力的說明或肯定時,常用壯句。我們以后 在在辭賦創作中不能連續使用,宜用在關 鍵處,使其洽到好處。
(二)緊句
如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梓(zǐ) 澤/丘墟。
四字一句為緊句,因為字數較少,且節奏工整,讀的時候氣息 足,且句子短,聲音緊湊,所以稱緊句。
“緊句”使用非常普遍、特別是它在一篇駢 賦、律賦或駢文中, 既可用于開篇發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 段落,或段中、但是忌連用, 否則會顯得文章呆板,少變化 而節奏單一。
(三)長句
如
五字長句:偶圣/則/呈祥,逢昏/則/顯咎。
六字長句:強秦/創其/濫觴,盛漢/盡其/深致。
七字長句:少年/有/長命/之詞,倡女/有/可憐/之調。
八字長句:羽蓋凝/而/軒皇暫駐,風馬駕/而/ 王母欲前。
九字長句:陳涉以閭左/奔亡之師,項梁以全吳/趫 悍之兵。
十字長句:茍順夫/人理/之/父子君臣, 安知夫/云物/之/赤黃蒼黑。
五至九字成句相對偶者為長句,長句它能夠以細膩的筆調去描 寫一些景物與感想, 所以是賦家們非常重視的一種句式。
常用于關鍵部分的前奏與鋪墊,但是一般不在開篇使用 或段首使用。
(四)隔句
隔句:即分句相對駢偶者。中唐后期將“隔” 句細分為“輕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雜隔” 六種。可簡稱為“隔 句對” ,亦有人稱為“分句 對”或“復句對” 。
A.輕隔
輕隔:上 4 字,下 6 字(按現在的說法是前一分句 4 字, 后一分句 6 字。) 如:
(1)君臣相視,方懷累卵之危; 豪杰同謀,未有脫身之計。
(2)莫測其深,含天際之四氣;莫度其 遠,掩人間之眾河。 氣象萬殊, 緬星河而盡列;光輝一道,羅銀漢之靈長。
(3)不貴其豐,乃或薦之以水;不可以 黷,斯用致之于天。
(4)若夫虛寂之士,不以世務為榮;隱 遁之流,乃以閑居為樂。
B.重隔
重隔:上 6 字,下 4 字與輕隔顛倒。
(1)非因不死之藥,豈便長 生;何用返魂之香,自從神化。
(2)或策蹇以長愁,臨川自嘆;或揚 鞭而半醉,繞岸閑行。
(3)霏微墀廡之間,瑤臺月曉;仿佛草 茅之上,玉樹花攢。
C.疏隔
疏隔:上 3 字,下不限多少字。
(1)聳其身,形蜿蜿而莫犯; 舉其首,勢矯矯而靡亢。
(2)舒明耀,符君道之克明;麗九華, 當帝業之嗣九
D.密隔
密隔:上句 5 字以上,下句 6 字以上。
(1)若用之交戰,則摧敵而先鳴; 若用之草圣,則擅場而獨步。(圣字失馬 蹄!)
(2)徵老聃之說,柔弱勝于剛強。驗 夫子之文,積善由乎馴致。
這種句式上句 5 字,下一般 6789 字。
E.平隔
平隔:上下字數不限,但要字數相同。
(1)進紫光而旁射,期游刃 以剸犀;烘赤氣而上沖,愿成形於斬馬。
(2)墳隴寓居,倏焉五葉;桑榆成蔭, 俄將百年。
F.雜隔
雜隔:上 4 字,下 5、7、8 字不限;或下 4 字,上亦 5、 7、8 字不限。 既不符合“輕”隔、 “重”隔、 “疏”隔的我 們都歸在此類,謂“雜隔” 。
(1)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 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上4下7
(2)騰輝於鴛鷺之行,若離若合;委照 於熊羆之旅,或友或群。上 7 下 4
(3)名翚矯翼,如威鳳兮鳴朝陽;時 藿傾心,狀靈芝兮耀中圃。上 4 下 7
(4)桓譚思周於圖讖也,忽焉不樂;張衡術窮於天地也, 退而歸田。上 8 下 4
(5)氤氳瑞色,無孤峰斷陣之嵯峨;搖曳晴空,雜玉葉金 枝之爍爛。上 4 下 8
G.多分隔句
(1)其工者,究精微,窮旨趣,何慚《兩 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 豈謝《三都》于左思?
(2)其色清瑩,其狀冥寞,雖離婁明 目兮未能窮其形;其體浩瀚,其勢渺漫,縱 夸父逐日兮不能 窮其畔。
這種多分隔句使用較少,在以后的創作中,可以隨文而 定,可以“偶爾露崢嶸” , 然不宜多用,做些受累不討好的事。
H.挑擔句
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 “潦水凈而寒潭清,煙光凝而 暮山紫。”之類的一個虛字兩邊是一組三字詞組的叫挑擔句。
真挑擔子句:虛字前后兩個三字詞組為并列的語法結構的七字駢句。如“襟三江”和“煙 光凝”句。 假挑擔子句:虛字前后兩個三字詞組為轉折、遞進、因果等語法結構的七字駢句。如“博一流以立潮頭”。
挑擔句平仄較難,難在容易弄錯平仄于失替或失對。但僅需記 住兩點:
1.節奏點半句中替
2.節奏點一句中對
如博一流句的平仄,仄/中平(替前面的博)以仄(替前面的 流)中平(替前面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