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怎樣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一.對教師的建議 1. 有計劃,有準備 大多數學校采用單元過關——專題訓練——綜合模擬的方法組織中考總復習。第一輪復習一般按教材單元順序復習,在復習過程中閱讀教材,不是對課本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要真正領會教材,從全冊教材的高度來理解審視所學的內容,實現知識之間的溝通和遷移,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絕不可以拋開課本盲目地搞“題海戰術”。第二輪專題復習,通過對知識的整合,梳理出知識間的聯系。鞏固基礎,分塊復習,逐個突破。在立足掌握鞏固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抓住基礎知識,重點內容。以“身邊的數學模型”為中心,將“科學探究”融入到各專題中進行復習。第三輪復習進行模擬訓練,評價總結。模擬訓練宜使用符合我省中考特點的模擬試卷或樣卷。模擬考試后要對考試進行分析評價,找出失分原因,并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相關的專題訓練。通過專題訓練,形成清晰穩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每上一節復習課之前,認真備課,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放任自由。為學生精選習題,精講精練,隨講隨練。 2. 吃透教材,抓住要點 ①《中考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依據,也是中考復習的指揮棒。明確《中考說明》的變化和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復習,這也是決定復習成敗的關鍵。 ②專研《課標》,認真研讀其中的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定會有所收獲。 ③關注課本的實驗和習題,分組試驗,演示試驗和家庭小試驗,進行變化與拓展。 3. 關注中考試卷,數學競賽題 做十套以上中考試題,關注數學競賽題,從中得到靈感與啟發,應用于我們的實際教學中。 二.對學生的建議 1.依據課本,注重基礎 “會用”課本,在具體情景中分析和解決問題。 2. 重視實驗,規范操作 要想得高分,重視實驗是明智的選擇。關注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 3. 聯系實際,活學活用 十分注意數學與社會生產、日常生活及學習過程中和實際聯系 4. 注重探究,多思多想 注重探索科學知識的過程和方法,積極開展探索性學習,在膽假設,敢干探究。結合數學事實進行推理,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又關注了對有關學科學科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的過程,及科學探究的主要步驟和方法。 此外,還需要特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 狠抓數學用語的學習 2) 重視對身邊常見模型的學習 3) 加強對自身思維品質的訓練。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認真審查習題中的關鍵詞,通過關鍵詞回顧與解決解決問題相關的知識點,不斷提高知識運用的水平。 4) 重視對考常見題型的訓練 5)做好糾錯工作。把平時錯題寫成錯題集,發現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把錯的原因進行歸納,為防范錯誤做準備。
?
?今年是我市實行新的課程標準,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的第四年,課程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哪些發展,中考將是驗證他們的一個重要舞臺。可以說,對學生來說,中考是一塊試金石,檢驗他們的收獲;中考也是他們走上人生之路的第一個轉折點,能否打贏這一戰役,關系到學生今后人生之路能否充滿信心地走完,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策略,我在去年初三復習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談一點看法和做法,有不到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以往的復習經驗表明,中考復習時對各類信息做好全面的分析篩選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做好對命題、對學生的分析工作,備課組通力合作、群策群力,這是進行中考復習至關重要的工作。1.認真分析中考命題依據。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的老師首先要認真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認真通讀《考試說明》中的考試范圍、內容及要求,并以此作為自己制訂復習計劃的綱領、準則。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穩定,試卷分為“積累與運用”、“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由于命題趨向的差異,每年的試卷都會有不超出范圍但頗新意的新題型出現,像05年試卷中出現的詩歌賞析體現出形式上的“新”,探究題則結合時事體現了內容上的“新”。所以在復習中,老師應該熟悉考試說明的內容及要求,及時關注社會動態、新聞時事,設計內容形容新穎的題目,拓寬學生的視野。2.根據實際及時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初三語文復習的主體是初三的學生,今年寒假我校對初三學生進行了一次分層問卷調查,結果許多學生都提到期望老師在復習中能夠講清思路,有針對性地進行少而精的講解、練習,不搞題海戰術;教會學生梳理知識結構、抓基礎、抓重點;可以說學生的期望往往說中了教師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向理科學習,根據復習設計好能夠及時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練習,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時及時分析、調整,查漏補缺,對癥下藥。3.以學科為平臺,集思廣益,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做法一:期中期末考試等大型考試過后,用Excel分析全年級試卷得分率,比較班與班之間的得分率的差異,比較班級與年級平均得分率的差異,備課組老師坐下來根據數據反思前一階段的教學得失,介紹自己行之有效的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這樣能有效地檢測教學的得失,老師之間通過討論取長補短,共同分析、思考下一階段努力方向,達到共同進步。做法二:本學期我校推行集體備課制,這次的集備不同以往,它以環中網學科平臺為依托,校長室、督導室根據實際設計教案設計的通用模板,老師參照通用模板進行備課,備課組內進行分工,主備人拿出初步的教案設計,在備課組內向其他老師講解教學設計思路,備課組內共同討論通過后,將電子文本上傳至學科平臺,實踐后各個老師在后跟貼提出實際上課后的建議和意見,主備人根據大家意見寫出教后反思,并進行修改。這樣以網絡為平臺,集集體智慧形成合力,真正實現了共享資源,共同進步,也為今后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今年開學較早,下學期主要進行兩次聯考,一次在四月二十日,一次在五月底,根據進度我大致設計了下面的復習思路。一.三輪系列復習第一輪:專題分類復習針對考試試題內容,按積累運用、現代文閱讀理解、文言文閱讀理解、作文四大塊,按“重點知識梳理與強調--老師例題分析與重點講解--學生練習鞏固--根據學生反饋重點補缺”四個步驟進行整體復習訓練。第二輪:綜合訓練在前一輪復習基礎上,重點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和模擬考試,通過這一輪復習,使學生積累經驗,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輪:中考沖刺的自由復習階段,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查漏補缺,側重于點撥指導,進行知識歸類、考試方法與技巧的個別輔導。下面我將三輪系列復習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一.積累運用積累運用是語文的基礎,在試題中一般占20分左右,這一塊的復習以古詩文背默、課外名言名句積累、修改病句、探究、口語交際、名著閱讀為重點進行小專題復習,但反饋練習還是運用積累運用模擬卷形式進行檢測,這樣學生不會對單一題型的大量練習感到厭倦,老師也可以根據模擬卷的情況(計算得分率做好數據統計,分析比較)及時調整講解的側重點。背誦作為傳統古詩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歷來為語文教學所重視,《考試說明》中批出“繼續加強對詞語的理解運用及名篇名句記誦的考查,強調了背誦的必要,但不是天天默、罰抄,去年我的做法是,先梳理再歸納。在學期一開始下發古詩文五十篇的目錄,并按篇幅和需要掌握的程度分為兩個部分:古詩詞三十四篇,古文十六篇;先過關古詩詞,一般一天三篇(兩短一長),古文一周兩至三篇,周一時我會發下本周默寫計劃表,當天默寫,當天批給學生,并在全班點評本次默寫中出現的重點錯誤,要求在講義上做好重點標注(學生拿到默寫后將自己錯的地方在書上標出)當天重默過關,第三天將前三天默寫中錯誤較多的地方回顧抽默一次,加深學生印象。默寫最重要的是做好統計,確保學生按進度完成,為此我設計了兩份表格,組織那兒有一份登記表,每天默寫過關的在組長那里登記,全班的總體默寫情況過關率在我的總表那兒有顯示,第二輪根據我的總表將過關率較低的篇章重點鞏固一次,這樣一輪下來學生基本上能夠過關。當然學生中也存在個體差異,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對于部分存在問題的學生我采用了自主默寫法,就是對他們個別對待,在確保一定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為這類同學單獨建立一份檔案,每天由這部分學生自選兩篇到我這里來默寫,爭取過關,降低要求,不挫傷積極性,不讓他們放棄。對于課外名言名句積累和理解性默寫,我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在梳理完的基礎上進行歸納,例如每兩天一個小任務,寫幾句抒發愛國情懷的詩句、與思鄉有關的詩句,然后將之在全班進行交流,板書在黑板報一角,通過這樣的歸納,將學生記憶中的許多個點形成一個個面,對內容理解更透徹,記憶更簡捷、更深刻。二.現代文閱讀理解現代文閱讀理解是中考中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學生往往因為閱讀及答題方法的偏差而失分,許多老師和學生在復習中往往感覺把握不大。分析近幾年中考題,我認為可以遵循“整體閱讀,了解內容;找準語句,領會主題;仔細審題,篩選信息;組織語言,落筆答題”這樣一個閱讀步驟。同時要培養學生“抓住主題,在原文中找答案”的答題觀念。現代文閱讀理解的復習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按記敘文、散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文體復習,不同文體的特點是很鮮明的,比如說明文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領會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能力,議論文要求能區分觀點和材料,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第二部分復習主要對不同文體的同一題型進行針對性講解、練習,側重于指導解題技巧。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項能力:(1)整體感知,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自己的獨特的閱讀體會及閱讀情感;(2)能根據語言環境準確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含義;(3)對文章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評價,對文章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體驗。三.文言文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是能理解常用實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理解句段的文意和課文的大意,一般一篇課內,一篇課外,實際上考在課外,功夫在課內。所以要緊扣課本,夯實基礎。具體操作可分三步走:(1)將九年級的古文按篇制訂進度計劃表;(2)將任務分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按照進度整理實詞及重點問題并設計考查試卷;因為是自己整理的,學生記憶反而深刻;(3)教師在學生出卷的基礎上將試卷進行修改對全班進行檢測,針對檢測結果進行重點講解,效果較好。四.作文作文是學生語文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的全面反映。在復習中,我們采取三線并行的方式:一是知識專題輔導--就擬題、審題立意、構思選材、結構布局等方面,一周一個專題,選擇優秀的題目及經典例文對學生進行輔導,開拓思路,讓學生練習。二是儲備素材--提倡拿來主義和創新運用,老師指導學生如何將閱讀積累化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實學生的材料儲備,為中考作文蓄能。三是各類題型集中訓練,就中考作文的經典題型進行寫作方法與技巧的指導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