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最近,俞敏洪和他的新東方又上了熱搜,面對這次逆境,我相信俞敏洪最終能夠走出來的,因為逆境是成長的階梯。說起俞敏洪,苗爸還是懷有感恩之心的,特別是模仿他每天堅持閱讀50頁,真的使我受益匪淺。
六月份閱讀了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七月份讀完了她的《天幕紅塵》,當然,期間還通過“樊登讀書會”聽了很多新書。
現在開始讀是清朝沈復的《浮生六記》,其中提到作者妻子蕓牙牙學語時跟父親學《琵琶行》,一學便能背誦。后來憑借兒時背誦《琵琶行》的內容,逐字辨識,學會了識字。
這個故事中再次證明,背誦對于兒童語言啟蒙,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兒童記憶力好,只要重復幾遍,即使不僅解句意,也能夠背誦了。
雖然背誦啟蒙與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相悖,但是卻是經過了中國數千年私塾教育的實踐檢驗,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今天,苗爸要分享的是兩位名家的學習經驗,相信對大家的家庭英語啟蒙教育,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
01
院士袁隆平
有一年,袁隆平院士回母校中央大學附中(現南師附中),一群老師和學生圍著他問:"你覺得在附中上過的哪門課對你影響最大?" 他們本希望聽到生物、地理乃至數理化的答案,以彰顯附中的教育孕育”出了院士。結果袁隆平脫口而出:“體育!在體育課上的鍛煉讓我下地干活不累”。圍觀者追問:"其次呢?” “英語! 因為使我能讀懂外語文獻,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從袁老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在中學時代,他最注重兩件事:第一健康,第二英語。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是身體,一個是視野。
在電影《袁隆平》結尾,袁隆平曾親自出演老年的自己,對外國記者用英語風談論自己的兩大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2017年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上,袁隆平以流利的英文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全程未見停頓和錯誤。
袁老之所以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得益于他的母親華靜女士。華女士曾經在揚州西式學堂念過書,能說一口流利英語,是袁隆平的英語啟蒙老師。
除此之外,1946年6月,袁隆平一家人從重慶遷回漢口。袁隆平轉入漢口的擁有百年歷史的博學中學高一班讀書,總共讀了四年。
博學中學有著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不但英語課由外國老師教,物理、化學這些學科也都由外國老師用英語上課。在博學中學,袁老的英語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由上可知,良好的英文環境,成就了袁隆平流利英語的基礎,尤其是在啟蒙階段。在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很強,我們應該抓住機會,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02
語言大師季羨林
在談論外語學習經驗時,季羨林曾經說:“想要對今天學外語的年輕人講幾句經驗之談。想來想去,也只有勤學苦練一句,這真是未免太寒磣了。然而事實就是這個樣子。這真叫作沒有辦法。”
季羨林是北京大學惟一的終身教授,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在學俄文時,季羨林的老師只教了字母和一些名詞和動詞變化,就開始讓學生們閱讀果戈里的小說《鼻子》,大家天天拼命查詞典,苦不堪言,一個學期下來,就念完了《鼻子》和一本教科書。
在1997年的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欄目,季老寫了三篇《學外語》的文章,其中總結了學外語的三條經驗:
第一,要盡快接觸原文,不要讓語法纏住手腳,語法在接觸原文過程中逐步深化。
第二,天資與勤奮都需要,而后者占絕大的比重。
第三,不要妄想捷徑,外語中沒有“御道”。
通過季羨林的經驗介紹,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勤學苦練+閱讀原著。雖然說這兩點都不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學英語真的沒有捷徑,只要正確的道路:勤學苦練+閱讀原著。
如今,在家庭英語啟蒙教育中,大家已經開始重視原版書閱讀了,從分級閱讀到章節書,再到大部頭的英文原版小說,甚至是科普讀物等,已經成了大多數孩子的閱讀啟蒙路線圖,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03
啟蒙誤區
在家庭英語啟蒙教育的道路上,不少父母會走進這樣一個誤區,喜歡考娃,看一看是不是掌握了,學會了,掌握了多少?無論是單詞、繪本,還是英文動畫片,沒學兩天,就開始測試。
父母應該把自己放在和娃同樣的位置上,不要動不動就考娃,千萬不要形成那種媽提問娃回答的模式,導致孩子非常反感,更別提學英語的興趣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天堅持利用點讀筆點讀,只要有了高質量的輸入,孩子自然就會了,不定什么時候心情一好就說出來了,特別遇到是對應的場景,孩子自然會嘰嘰呱呱說一大堆的。
要去在乎你給孩子輸入了多少地道的音頻和原版書,看一看你的手使用點讀筆點麻了沒有,不要在乎娃學會了沒有記住了沒有,只要不斷重復輸入,孩子一定會給你一個奇跡的。
有的父母會說,學校就是通過經常考試的方式,督促孩子學習記憶的。話是不錯,可是不要忘了,學校的教學方式屬于應試教育,是“唯分數論”的,與此相對應,孩子的學習也是機械性的,被逼無奈的。
而家庭英語啟蒙如果開始得比較早,就會有較多的時間,開展親子互動游戲,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使孩子在玩耍中掌握的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
特別是英語聽說啟蒙,通過TPR親子互動,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練上幾次,孩子就會了,不需要經常考問孩子什么意思。孩子看父母的做示范(邊說英語邊做動作),就明白意思了。
“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支持點讀筆點讀,發音地道,而且都是日常生活場景動作短句,非常實用,孩子一看圖片就明白意思。例如:
Thumb up. 豎起大拇指(贊美寶貝)。
Scratch my hands. 撓撓手。
Tickle your feet. 癢癢你的腳。
如果父母不時地考孩子,就會導致孩子的緊張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厭惡學英語,也就不會積極配合父母的英語啟蒙計劃了。